教育改革幾乎伴隨教學沒有間斷的進行。而真正成功的改革,應該改過之后幾十年不變,生命力還是極其旺盛,不應該今天也改明天也革,那不是改革,是對改革的歪曲。我們的教育,相當于五千人重復地研究一個課題,而教學也是五千人研究百十左右課題。由于獨立教學,錯誤時無法快速校對,正確時無法百十人共享,是人力資源的浪費,這就是教研和教改方向之錯。
如此說來,教研和教改方向該動了,必須朝有利于教育教學方向動,必須有助于教師互助交流方向動,必須朝資源共享方向動。
我們的教學有幾十年,對于教學該一種比較最佳說法了,而且應該用這種說法培養一代名師進而影響幾代學生,全面提高教學成績同時提高素質。難道這樣不能全面快速提高教師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嗎?
不改變教改和教研方向,學校已無生存之路,沒有學校特色,學校教師就沒有發展之路。
“所謂特色學校就是能出色完成教育任務,在整體上具有獨特性,具備穩定和優秀的個性風貌的學校。不同于一般的制度化、標準化學校。”常年以來,我們總是片面地認為特色學校就是開設幾個特長班,只要學校的特長班辦得有聲有色,那就算是有特色的學校。我認為辦特色學校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意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我們有不少學校為了辦成特色學校,開設了不少興趣班,本來無可厚非,可一旦它被單列開來,影響了正常的教學及學生的身心發展,如果經常占用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那么它將不被家長所接受,還有的學校本末倒置,今天開設這個興趣班,沒幾天又開設那個興趣班,學生東學點,西學點,結果一樣都沒學好。
2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因地制宜
無論你走什么樣的特色之路,都要圍繞學校的辦學理念,任何創新的舉措一定要結合實際,千萬不能盲目跟從,比如課堂座位的擺設,一定要考慮班級的學生人數,排列的形式產生的效果是否有利于教學。記得剛推行新課程改革后,有些教師出外學習,看到人家上課把桌椅擺成圓形,回來也照著樣子學,結果人太多終于擺出來,上課卻沒有起到好的效果。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充分調動師生積極性,做到人人參與
一個有特色的學校一定是真正實現教育是培養人、塑造人和發展人的地方,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很難辦成有特色的學校。當今世界,科技發展迅猛,知識不斷更新,作為“文化的傳承者”,我們需要奮發進取,努力探索,盡快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
一個舉措要真正實施的好必須要從下至上,有配套的制度保障,這樣執行起來情況會更好。因此,要充分動員鼓勵師生發揮他們的能動性,獻計獻策。
在學校特色的形成過程中,要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和條件制約,我認為,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1找準辦學特色的突破口
辦學的獨特性是學校特色的基本屬性,也是學校特色的決定因素。因此,要創造出富有個性特色的辦學風貌的學校,就必須找準突破口,并根據學校的實際尋找最有利于自身發展的最優方式和最佳途徑,形成獨特的辦學思想、辦學內容、辦學策略,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2校長樹立辦學特色觀
陶行知先生指出:”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要想評論一個學校,先要評論他的校長。”一所辦學有特色的學校,必須擁有一位高素質、有特色的校長。這樣的校長,有強烈的特色意識、淵博的文化知識、獨特的教育思想、完善的個性及出色的管理才能,只有這樣才能創辦出具有特色的學校來。
3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教師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力軍,學校育人目標主要是通過教師來實現的。要形成辦學特色,必須有一支與之相適應的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蔡元培先生曾經說過,有特色的教師是學校的寶貴財富。可以說優化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素質、發現教師特長是創建辦學特色的根本所在。
4加強教育科學研究
一個學校要辦出自己的特色,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理論”,用以指導其辦學行為,才能找準學校改革富有特色的主題,確保學校特色沿著正確方向前進。而要形成自己的”特色理論”,就必須加強教育科學研究。
總而言之,要辦好特色學校,必須圍繞在抓好教育教學任務這個中心去實施,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這樣才是名副其實的特色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和發展,是一個長期又艱巨的積淀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創造性的系統工程,不是一蹴而成的,各學校要以督導為動力,努力形成辦學特色,大力推進素質教育。這是也應該是今后幾十年任何教育改革實現的唯一途徑;我們應該樹名師,我們應該辦名校。也因此一定造就廣大教師造福一方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