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要提高中職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必須有效的進行口語交際教學。本文從教師要改變觀念,尊重賞識學生,創設豐富的情境,策略選擇四個方面出發,探討如何有效的進行口語交際教學。
【關鍵詞】有效;口語交際;教學
在社交和公關場合,能說會道、談吐得體的人,往往能更為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才華,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左右逢源,創造人生的輝煌;而那些不善言辭的、談吐木訥的人,常常使自己處于被動,想辦的事辦不了,影響自己的事業和前程。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大多數中職生口頭表達能力都比較差,無論是交談、講述,還是復述、答問,或者聲音低微,發音不準,吐字含混;或者東一榔頭西一棒,語無倫次;或者手足無措,全無表情。由此可見,加強對中職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勢在必行。作為中職語文老師,理應把培養中職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下面筆者聯系自己的教學實踐來談談如何有效的進行口語交際教學。
一、改變觀念,提高認識
1.正確認識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
很多中職教師熟知教育部頒布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試行)》特別強調口語交際教學的重要性,甚至能背出大綱提出的相應的要求,但卻在實際教學過程由于沒有專門的教材、沒有專門的訓練時間和沒有專門的考核方式,對口語交際教學不重視,采取隨意的態度。因此,教師必須轉變觀念,認識到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時代賦予中職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口語交際技能力,養成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能夠準確、清晰、得體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2.明確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
職校語文課程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傾聽、表達、應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然而在實踐中,重視交際技巧、交際方法、交際策略、交際心理的因素等內容,不重視交際目標的情況大量存在。比如在口語交際《接電話的技巧》教學中如果交際目標偏頗,交際要求不明確,老師會把學生掌握接電話的流程和接電話的注意事項作為教學目標,其結果是學生可能在理論上學會了如何接電話,收獲了接電話的知識,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沒有發展,當然也沒有鍛煉自己所學的接電話的技巧與策略,使學生在口語交際能力方面沒有質性的發展。因此,口語交際教學的目標不應主要定在交際內容方面,更為重要的是語言發展的目標和交際的目標。
二、尊重賞識,激發參與
學生是口語交際學習的主人。作為口語交際課堂主體的中職生卻很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的自卑心理,他們主觀認為自己文化基礎差,知識面窄,說起話來肯定洋相百出,老師和同學肯定要笑話,所以他們用沉默是金的態度應對課堂,以不參與的方式來掩蓋自身的語言交際能力的不足的事實。因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和賞識學生,以此增強學生信心,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1.尊重學生
杜威曾經說過,“尊重的欲望是人類天性的最深刻的沖動”,因為尊重能給人以溫暖,給人以鼓舞,給人以心理上的平衡,使人感到友善,產生信賴感。因此,教師要尊重學生,對學生的緊張、恐慌、害羞、膽怯、自卑等情緒要理解,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這些負面情緒幾乎每個人都有,坦言自己第一次當眾講話的恐懼心理,告訴學生自己是如何戰勝恐懼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鼓勵并引導學生鍛煉當眾說話的勇氣,增強學生的信心,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2.賞識學生
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女士說:“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贊賞”。賞識學生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作為主導者的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通過欣賞和贊揚受教育者的優點,使受教育者自尊、自愛、自強,以激發其學習的動力,從而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受教育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學生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這本身都應該表揚,而學生每一次的進步,教師都應積極表揚,要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學習成果,激發其興趣,樹立其信心。同時對交際中存在的問題不能求全責備,應多一些鼓勵性的評價,讓學生得到富有建設性的反饋信息,以促進學生以后改善提高。因為教師的賞識,學生的信心會增強,參與意識會更強。
三、創設情境,提高興趣
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二字,為此有必要在交際實踐活動中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感同身受中學習說話的技巧和能力。創設情景,就是再現現實生活中的某種說話場景,然后據此讓學生展開談話和交際。
1.根據學生的興趣創設交際情境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要讓學生愿意說,有話可說,話題必須是學生感興趣的。而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要源于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如在教學《口語交際 勸學》時,聯系學生的生活,我們可以設計這樣的情境:背誦古詩文是語文學習中常做的事情,但你的好朋友卻說:“在互聯網時代,那些背誦的內容只要上網一查就知道了,何必去花時間背呢?”聽了這話,你將如何勸說朋友?
2.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設計交際情境
為了讓學生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做得得心應手,我們也可以設計了一些針對性很強的具有專業特點的情景。比如教學《口語交際 勸學》一課中,我們可以給導游班學生設計這樣情境是:①在旅游中,游客,不講衛生,垃圾隨處丟棄,你看見了,你會怎么處理?②在游覽中,游客不分場合吸煙和吃零食,你會怎么勸說?③游客在景點不守秩序,插隊買票,你會怎么說?而給幼師班的學生設計的情境是:①當小班的小朋友哭著不吃幼兒園的飯菜,作為老師,你怎樣耐心地哄他?②當A小朋友搶了B小朋友的玩具,你怎么勸說A小朋友還B小朋友玩具?
3.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口如懸河、滔滔不絕,而在口語交際課堂上卻張口結舌、噤若寒蟬的原因之一是口語交際課上的口語交際缺乏激發學生興趣和思維的環境,因此,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形、聲、色并茂的特殊功能,制作成再現生活情境的課件,讓學生“跳出”課堂,步入指向的目標情境,讓學生在仿真的情境中無拘無束地交談。如在教學口語交際課《面試的技巧》時,可以先播放關于失敗面試的視屏吸引學生的興趣,然后有的放矢,讓學生討論視屏中面試者失敗的原因,總結面試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四、選擇策略,強化能力
1.互動合作,強化能力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環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其基本特點是聽說雙向互動,而不是聽和說的簡單相加,只有交際雙方處于互動的狀態才是真正意義的口語交際。因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在課堂教學中把語言的表達和交流由單一變為多向,讓學生在有一定實踐意義的交際活動中學會交往。口語交際教學的互動方式有:生生互動,指學生與學生之間在課堂上交換思想的過程;師生互動,指師生之間走出師生圈,轉換角色,建立一個平等交流的交際網,教師把自己做為交際活動的組織者,讓學生成為活動的真正主人;群體互動,指學生間的小組合作學習或者全班式的集體討論,甚至走出課堂與人們交流。
2.利用教材,強化訓練
口語交際教學是一項長期性的系統工程,不可能僅依靠幾次口語交際課就能取得實效。因此,教師應利用教材,深挖教材,在每一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都有必要穿插口語交際訓練。如學習老舍的《我的母親》時,可以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母親或則自己最親近的人;學習小說《項鏈》時,可以讓同學們說說馬蒂爾德發現項鏈是假的以后會怎么樣?學習詩歌《致橡樹》時可以讓學生背誦關于愛情的詩歌等等
3.豐富活動,強化能力
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是主渠道。但這還很不夠。語言的實踐,還需要通過大量的課外活動。我們可以利用課外時間,組織朗誦詩歌比賽,講故事活動,辯論賽、讀書會等。通過豐富的語文活動,學生既積累了知識,激發了學生說話的興趣,又強化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總之,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改變觀念,尊重賞識學生,創設豐富的情境,找好教學策略,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學習和訓練,從而最終達到學生愿說、敢說、會說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梁榮照.《口語交際的內涵及其訓練》.《教育實踐與研究》
[2]李建南等.《口才交際的藝術》.中國青年出版社
[3]《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