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班級德育中,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尤為重要。這一部分學生由于家庭的原因,存在性格、行為上的怪異,缺乏自信心和優越感,需要班主任的精心呵護與精心培育。
【關鍵詞】特殊家庭;德育;教育策略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特殊家庭也越來越多。特殊家庭包括父母離異家庭、父母或其中一方過早去世的缺損家庭、有繼父(母)及收養關系的家庭,父母一方或雙方長期外出的家庭。這些來自特殊家庭的孩子,往往性格孤僻,容易自暴自棄,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成績低下,對生活缺少信心,沒有遠大理想和長遠打算,紀律意識差,存在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如果不及時加以引導和教育,勢必造成極大的損失。
一、家庭特殊學生往往存在的問題
1.存在心理障礙
(1)自卑心理。由于家庭原因,他們自感不如人,矮人一等,害怕別人談及家庭之事,生怕老師、同學看不起自己,因而對別人對待自己的態度特別敏感。
(2)孤獨心理。組合家庭的家長常要扮演雙重角色,而這種雙重角色的權威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孩子心理缺少一個理解自己的人。這些學生往往不愿與正常家庭的孩子交往,而喜歡和同類型家庭的孩子交往,在他們身上有較強的同病相憐的傾向。
(3)逆反心理。由于家長本身一些令人不能原諒的錯誤,給孩子造成了心理上的不信任、厭惡和消極的對抗情緒。這種對抗情緒常常在學校中、班級里表現出來,讓老師、同學難以應對。
(4)報復心理。離異家庭的子女在經歷了家庭解體前后的家庭矛盾,心理成熟比較早。當看到別的同學在雙親的呵護下無憂無慮的生活,他們心中有就會產生一種失落感。當自卑、自憐、壓抑、怨恨的心理交織在一起,就有可能通過對他人、對社會的報復來渲泄消極情緒,以求得內心的平衡,很容易發生滋事生非、打架斗毆等過激行為。
2.不良的行為習慣
表現為不誠實,愛說謊;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愛搞破壞;不顧及集體利益,我行我素;有一部分存在小偷小盜現象;有一部分抽煙、喝酒,甚至打架斗毆,稱王稱霸。
3.缺乏愛心和責任心
一部分特殊家庭的孩子,由于自身的經歷和父母的原因,造成了心中缺少愛心和責任心心,不愿意付出,害怕受到傷害,不相信別人。
二、特殊家庭學生的班級德育策略
在對待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上,班主任要動腦筋想策略、花功夫,走進學生心理,了解的心靈世界,找準學生的心理病灶,用愛心為學生療傷,用耐心點燃學生的自信,使學生在班集體溫暖的懷抱中健康成長。
1.為孩子克服心靈的病因
特殊家庭學生性格上的缺陷、不良的行為、學習上的落后,更多的由于心靈的創傷而滋生的。班主任只要找準孩子心靈中的病灶,用愛心去溫暖,用愛心去療傷,就會收獲這些孩子的心靈健康。一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了解學生的心靈,與學生真誠溝通,需要講究藝術。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去引導,學生才會信任你,才會給你實話,才會向你傾訴。二要做好家庭教育的指導工作。很多特殊家庭的家長對孩子教育也苦于無奈,業非常迫切了解孩子,轉變孩子。當老師了解了學生的問題以后,要與家長坦誠的交流,指導家長教育工作,以利于緩解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矛盾。三要切除學生的心靈病灶。教師要做好孩子心靈的療傷工作,引導孩子換個角度思考,引導孩子學會理解自己的父母,引導孩子體驗班集體的溫暖和收獲的喜悅,慢慢地這些孩子就會走出心理障礙,走出心理陰影。針對有的孩子經常表現為上課精力不集中,作業時做時停,課后抽煙、喝酒等等。在于其繼母、本人、同學的交談中,我發現該生厭煩其繼母沒完沒了的嘮叨,心煩意亂,不思上進。為此,我采用雙管齊下的策略,為其療傷。一是暗中指導其家長,要求只發現孩子優點,大為贊賞,對孩子的問題一概不提。二是我與本人談心,幫助孩子分析家長的心情,幫助孩子解決生活、學習困難。這樣孩子心靈的創傷慢慢恢復了,笑容又一次回到了孩子的臉上……
2.讓孩子體驗班級的溫馨
一個溫馨的班集體將會是特殊家庭的學生健康成長的搖籃。為此,在對待特殊家庭的學生上,我們多給予幫助和關心。一要在生活上多關心。每天見面時一個鼓勵的微笑,節假日一個簡單的問候,生日時一份小小的禮物,都足以讓這些孩子感到班級的溫馨,他們自然會投桃報李,以實際行動來回報老師、同學的關懷。二要在學習上多幫助。班主任偏愛這些學生,經常詢問他們學習中的困難;班干部利用業余時間為他們補缺補差。當他們稍有進步時,老師應及時給予表揚,讓他們嘗到成功喜悅,激勵他們不斷進步。三要在心理上多溫暖。及時了解他們心中的苦悶,為他們提供正視現實的方法并提出具體的要求,增強他們的耐挫能力和自理、自立能力。
3.為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
“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為此,在特殊家庭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我們要為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讓孩子大膽的翱翔在自己的理想天空。一要讓孩子承擔一些班級的責任。教育孩子做好班級中的份內事情,體驗到自己就是班級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二要至少發現孩子的一項特長或是優點。發現孩子的優點或是特長,并為其創造展示、發展特長的平臺,使其體會到自身的價值,體會到大家對他的崇拜與欣賞。三要幫助孩子確定自己的理想。結合孩子的特長,幫助其勾畫一個美好的前景,確定一個奮斗目標,監督其為理想而努力,為目標而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