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我國高中的語文教學工作也面臨著轉型的問題。而怎樣提高高中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也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所面臨的課題,眾所周知,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強化學生對文章內容的分析和掌握,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著堅實的基礎。本文就以此為切入點,深刻闡明和分析教師在提高學生散文閱讀能力的教學實踐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并根據這些問題制定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能力;鑒賞能力;朗讀;品味;體驗
新課改推行以來,新的高中語文教材中增加了許多文學性較強的作品,如劉亮程、柯靈和韓少功等大家的散文作品。這是教改的一大亮點。一些學生紛紛表示新增加的散文作品不僅激發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還在一定程度上開闊了視野,增強了他們的語文鑒賞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1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問題
1.1學生只看情節,忽視主旨的把握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又含義雋永。這是散文的獨特魅力。教師在進行散文教學時必須要對學生進行更深層的引導,不能讓學生的興趣只局限于情節表面,而是應該透過情節挖掘出蘊藏在情節深處作者最濃郁的情感,使學生不僅僅是“讀個熱鬧”,從而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作者情感的把握和理解。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重課堂流程的把握,不能讓散文的故事情節沖淡了學生的學習秩序,必須要做到思想的沉淀,才能更好的對文學作品進行更深層的探究。
1.2 受應試教育的束縛,學生缺乏對閱讀的自我感悟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文學作品的學習基本是按照考綱的內容進行的。教師刻意強調文學作品的結果、語言風格,這就使學生的思維產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影響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一些考綱還將某些優秀的散文作品輕易的扣上了標簽,生硬的將主題思想歸入親情、鄉情、人與自然等幾大方面。這都扼殺了學生的自我理解和自我思考。十幾歲的學生還缺乏一定的人生閱歷,對散文中的一些沉重話題不能進行很好的把握,考綱上的思想規劃使學生產生了先入為主的思維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的閱讀和思考的能力。除此之外,一些教師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沒有努力強化作者的主題思想,僅僅是叫學生們畫重點、畫詞語,應付考試試題,這都導致了學生散文閱讀水平偏低。
2合理的教學方案
2.1朗誦吟詠,讓朗讀成為打開“散文”之門的金鑰匙
對于高中語文課堂來說,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非常寶貴的。這就導致了一些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常常忽略了朗誦吟詠的重要性,更多時候只是讓學生匆匆的瀏覽一遍課文,這樣做看似節省了時間,實則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產生很大的消極影響。朗誦就是要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誦讀出來,而少了朗誦的環節,學生對文章情感的把握又從何而來呢?所以教師必須要鼓勵學生將散文誦讀出來。一些學生可能對朗誦產生排斥的想法,不愿讀也不想讀。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引導學生放聲去讀,大膽去讀。從而達到學生對散文整體內容的把握和作者情感的深層感悟。
2.2注重語言的賞析、品味,充分挖掘學生的想象力,展現“散文”之美
在散文教學的過程中,像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表現手法都是教學的重點。怎樣使學生快速、正確的把握這些寫作方法是離不開教師的科學引導的。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鼓勵學生充分的發揮想象力和聯想能力,從而對文章內容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其次,教師要善于將學生的興趣點從文章情節引入到語言表現方面。眾所周知,散文的美主要體現在語言運用上的美。一些優秀的修辭方法、詞匯運用都是作者精神世界的完美表現。學生要將學到的寫作手法積極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來,切實體會作者的內心思想。最后教師還要對文字內容蘊藏的哲理美進行深層次的闡述,有利于學生沖破自身的局限,提高學生理解能力。使散文閱讀充分發揮理想、生命、情感、思維、真理等方面的正能量,給學生們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和啟迪。
2.3加強活動體驗,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散文”素養
活動體驗是導學生圍繞主題進行學習的版塊,結合具體學習的材料,圍繞主題開展多樣化的語文實踐活動,在實踐體驗中,讓學生學會在活動中a思考和探究,從而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其版塊的特點是:強調活動、注重體驗、實踐能力強、形式靈活多樣。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點,開創使學生積極參與的活動,比如,在《相信未來》教學中,采取讓學生結合詩歌的活動,誘導學生閱讀、使其深入了解文本含義的積極性。首先,引導學生自主閱讀課文,并整體感知文本,同時還相互交流閱讀感受,然后,讓學生分組合作改編《相信未來》,并向老師匯報交流小組的創作內容。這樣做使學生對《相信未來》的內涵充分掌握,此時,教師如果再反過來引導學生進行與原文的比較活動,使學生融入詩歌中所蘊含的氣勢和對未來希望的追求。在活動體驗中,讓學生在內容豐富、充滿青春氣息的活動中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從而以提高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楊芳.淺論散文的凝聚點[J].語文學刊,2009(16)
[2]韋瑜.把握散文情感的教學嘗試[J].中學語文教學,2009(06)
[3]徐煥風.淺談散文的“文眼”教學[J].麗水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