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方劑學教改實踐中探索出“方歌教學法”、“分段式教學法”、病案模擬訓練法等教學方法, 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值得進一步完善與推廣。
【關鍵詞】中醫方劑學;教改;思考
方劑學是中醫藥理論體系的重要基礎課程,創新方劑學教學體系,搞好方劑學教學改革,提高中醫藥人才的培養質量,是擺在所有方劑教師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我們經過近幾年的探索與實踐,總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劑學》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1強化記憶,堅持運用“方歌教學法”
1.1 自編教材,提前開設《方歌導讀》課程
方劑歌訣是中醫初學者必須熟悉的基礎方、代表方或常用方的誦記歌訣。目前國內院校都對方劑學課程提出了背誦方歌的要求,與《方劑學》課程開課同學期同步完成。我們組織編寫了教輔材料《方歌導讀》,在《方劑學》課程開課的前一學年即開設 18 學時的《方歌導讀》選修課程,主要涉及重點方劑的方名釋義、方歌解析與注釋等內容,旨在啟發、指導學生如何背誦方歌,解讀方劑歌訣,使其對重點方劑有個初步的認識。考核的重點在于對方歌的背誦,這將減輕二年級《方劑學》正式課程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生學習方劑的興趣與效率,提高考試通過率。
1.2 強化記憶,方歌背誦督導與抽查
我校方劑學教研室在教學實踐中非常重視方歌的吟誦與理解,形成了“導讀——背誦——抽查——考試”相結合的“方歌教學法”。首先,方歌導讀方法如前所述;其次,采取在每堂課上隨機抽查部分學生當場背誦方歌的手段,督促其一改過去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產生積極背誦方歌的驅動力;再次,采取兩段式考試方法,要求學生在期末課程結束后,先進行方歌背誦的過關考試,成績合格者方可參加《方劑學》課程的期末考試;最后,根據實習醫院反饋,許多同學方藥基礎不扎實,常常無法根據帶教老師要求開具成方, 我們采取在學生畢業實習前再次要求其強化背誦、記憶方歌,進行一次實習前方歌考核,通過后方準許進入臨床實習。
2深入淺出,靈活運用“三段式教學法”
2.1 彰顯幽奧,務求詳盡
在本課程開課之初,采用傳統教學方法,透徹講解《方劑學》的基礎知識;詳析要求掌握與熟悉的重點方劑,從方名、沿革、組成、功效、主治、立法意旨、配伍意義與特點,到臨床應用與使用注意等均逐一剖析;但講解語言要生動, 力求幽默趣味,富有感染力,以激發學生學習方劑的興趣,激勵學生求知的欲望, 明確學習方劑學的重要性。本階段重視培養學生明確《方劑學》所應該掌握的核心內容是什么,且初步掌握方劑學的學習方法。
2.2 循循善誘,啟迪互動
當學生初步掌握了方劑學的基本知識與學習方法之后,則采用邊講邊議、誘導啟發的方法。先由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講清本章章節的輪廓及來龍去脈, 指出重點、難點、疑點。然后指導學生思考、自學、討論,并讓學生及時提出問題,當即加以解答,在課堂上形成教師邊講邊議,學生人人動腦,踴躍發言的互動式教學氛圍。
2.3 自學提高,督導答疑
當學生具備了本學科的自學能力時,則進入學導式教學階段。即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總結答疑為輔,由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為中心而轉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方法。該法以一章為一個單元,首先說明教學大綱對本章節的要求,以及本章節的教學計劃與教學進度; 同時根據本章節的特點提出必須具備的教學參考書; 其次布置自學內容、要求、作業。作業完成后交老師批閱。最后由老師有針對性地總結,精講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闡明教師的見解。
3病案實訓,提高臨證遣藥組方能力
引入病案教學,活躍課堂氣氛。采用教師臨床處方經驗講述與學生典型案例分析兩種形式。通過典型病案的分析討論,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 鍛煉學生辨證思維能力,拓展思維空間,使其運用理論時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方劑學的濃厚興趣,堅定其學好方劑學的信心。另外, 在全校范圍內開設《怎樣開好中藥處方》選修課,配合學生病案實訓的開展。
4開展方劑實驗, 深化對課本內容的認識與理解
我校已經編撰《方劑學實驗指導》,根據不同專業、學時,增設《方劑學》實驗課。通過實驗,可以驗證方劑學中的一些基本理論和方劑的功效,以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與理解該方的內涵實質。不但有助于闡明方劑的作用機制,剖析藥物的配伍關系,提高對方劑立法組方理論的認識,還可以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5開設選修課程,拓寬知識范圍,彌補教材不足
我們根據方劑學教學內容的專業選擇性,即根據不同專業特點針對不同專業學生授課有所側重,選擇相適宜的選修教材,在課堂教學各個環節上體現更專業化、個性化的教學目標。另外,我們還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不同章節內容以及學生的反饋情況,在課堂上靈活地穿插運用提問興疑法、對比鑒別法、系統歸納法、圖表解析法、多媒體技術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在課程結束前讓學生以不記名方式評估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與優缺點,并對方劑學的教學提出建議與要求,以利改進,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熊洪艷,奏竹,張勝.方 劑 學 教 學 改 革 探 討[J].中醫雜志,2007, 48(4):368~369
[2]樊巧玲.關于方劑學教學改革的思考[J].中醫教育,2000,19( 6) : 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