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對應用性專門人才的培養給予了高度關注,高職高專英語教育作為高職高專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職高專教育改革的前沿陣地。本文對現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就英語教學理念和方法的改革展開了探討,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本文認為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應該著重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其中教學方法改革主要是在教學對象、教學方式、教學內容、教學考核四個方面進行改革。
【關鍵詞】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
我國經濟及社會的快速發展為高等職業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尤其是近年來,在政府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政策的引導下,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模上取得了歷史性突破,其招生數和在校生數均已占據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批急需的各類應用性專門人才,為我國的高等教育大眾化作出重要貢獻。我國的高職高專英語教育從完全照搬本科教育到改革探索適合高等職業教育的英語教學路子,經過近30多年的發展歷程,正在開始逐漸走向成熟。
一、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國際之間交流的加強,我們發現高校畢業生的英語水平不能滿足社會對應用型英語人才的需要。換言之,學校畢業到市場的從業人員的英語水平不能滿足社會的要求。由此可見,現在的高職高專英語教育與社會需求之間有差距。大學英語實行四、六級考試,高職高專大學英語實行應用能力考試,固然是推動了我們國家的英語學習,對提高高職高專英語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也使我國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走向正規。但是,考試制度化,也有一定的負面作用,不少學生為考試而學習,教師為通過率而焦慮,學生死摳所謂大綱詞匯,似乎掌握了大綱詞匯就是掌握了英語。改變英語“費時低效”、“聾啞英語”以及“文盲英語”的教學弊端。
二、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路
1.革教學理念
高等高專英語教學的改革,要做到把英語應試教育向英語應用教育的轉變,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英語綜合素質,首要必須改變教學理念,使老師和學生從應試教育的理念中掙脫出來。首先,教學內容上,必須從對單詞的單個講解和對語法的過度推崇下轉變為對學生英語交流的指導和促進上來;其次,英語老師也必須從一名語法或者單詞的教授者的角色中走出來,成為英語應用的實踐者和指導者;最后,英語教學應從對單個句子的精確要求上轉變為對整篇文章的精確和流暢中。與此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不僅僅是培養使學生紙上寫英語文章的能力,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能夠聽懂且正確的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
2.改革教學課程
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課程體系安排不僅僅是簡單的給學生傳授英語單詞、語法等知識,更重要的應該能夠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實際應用能力有綜合的指導和訓練。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最重要的目的便是通過一系列的英語教學訓練,培養出學生能夠用英語進行準確的交流的實際應用能力(而不是能夠通過考試)。高職高專教學以培養職業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因此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除了對學生日常綜合英語能力進行訓練和教授,還需要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的特色和領域,進行專業英語能力的培養,挖掘出學生對國外先進技術進行自我學習的潛力。
三、英語教學改革的方法
1.學習對象專門化
為了適應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化,應該對不同英語水平的學生進行分開教學,可以依據入學考試的英語成績進將學生劃分為A、B類學生,然后分A、B類班級進行教學。這種方法在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已經教學成功。對于英語基礎較差的A類學生,可以選用較為基礎的英語教材,對其英語水平的要求也適當降低,以提升英語基礎和培養學生英語興趣為主要目的,課堂上只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英語交際能力以及工作中必要的英文寫作和閱讀能力,注重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余自我提高步入B類學生的行列,與B類學生進行一同學習。對于英語基礎較好的B累學生,教學目的更加注重對其自身綜合英語素質的培養,英語課堂采用全英語教學,營造良好的學生英語學習環境,要求學生聽、說、讀、寫能夠達到較高的水平,尤其是聽、說的能力。除此之外,還要對學生的翻譯能力進行一定的培養,為學生今后的就業和專升本或者考研的英語能力打下更加扎實的基礎。
2.教學方式多樣化
為了提高教學英語教學的活力和實用性,除了傳統的教學方式,應該增加更多媒體課堂的教學方式。通過多媒體可以通過設計出圖文并茂、富有情趣的多媒體課件,借助大量純正的英美語音輸入,引導學生在文化背景知識的基礎上分析課文結構、學習課文里的語言點、拓展相關主題的文化知識、討論部分課后練習題、分享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獲得的信息,并及時給予褒獎和鼓勵。為了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體會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講授語言知識和文化內涵的同時,還要補充相關材料以培養學生的文化敏感性和興趣,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理解各個文化形態下的思維方式,還為學生學習得體的英語寫作技巧創造了條件。
除了利用計算機手段外,課堂活動形式可根據討論內容的不同分為兩人小組討論,四至五人小組討論、兩大組間辯論、全珊寸論、角色扮演等等。整個課堂應體現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中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3.教學內容專業化
高職高專教學的主要教學目的應該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因此,除了開設通用性英語教學課程外,還應該開設專業英語的學習。首先,挑選較為基礎的專業英語教材以訓練學生專業英語的基礎和培養學生對專業英語的興趣,之后可以對教材進行逐步加深;其次,教學方法上,在專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重點關注學生在專業領域應用文的寫作和專業文章的閱讀理解,提升學生對專業英語領域方面的興趣點,引導學生對專業文章的閱讀,為今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礎。通用英語良好的基礎能夠幫助學生更容易掌握專業英語的學習,專業英語的學習又能夠幫助學生能夠更快更直接的接觸國際上的最新技術方法,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從而強化學生在實際工作中的潛在優勢。
4.教學考核應用化
教學考核是考評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方法,只有建立合理的考核形式才能夠準確的反應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今后的英語教學的改革和發展提供參考。為了能夠圍繞以“應用”為目標的教學目標,英語教學考核形式也必須體現其“應用性”。首先,讀寫的傳統考試方式是最能夠量化學生英語能力的考核方式,可以在考試題項中逐步增加閱讀與寫作的考核比重;其次,聽力的考核也需要有所加重,因為聽懂英語是英語交流的第一步;最后,對于“說”的考核要更加注重英語對話的能力,可以通過臨時給予學生題目進行短時間的即興演講或設定場景讓多個學生進行對話以考核學生的英語語言交流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黛琳.高職高專外語教育發展報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Z].中國外語網,2002
[3]教育部高教司.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內容體系和教材的特點[Z].中國外語網,2002
[4]林麗霞.大學英語教改敢問路在何方——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及改革初探[J].福建師范大學福清分校學報,2002(4)
[5]林曉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及改革路徑[J].福建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3)
[6]李莉文.英語寫作與思辨能力培養研究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
[7]何玥.高職高專院校汽車專業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D].西南大學,2011
[8]金亞秋.新世紀高職英語教學面臨的問題和對策[J].成人教育,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