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高校中的考試也出現許多問題,其中最值得關注的莫過于是大學生考試作弊的現象。現今的大學生,特別是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普遍出現考試作弊現象,大多數人認為考試作弊理所當然,為此,針對這方面的調查和分析也越來越多,本文在這一基礎上從其現狀、成因及對策上闡述了一些個人的觀點。
【關鍵詞】大學生;考試作弊
一、大學生考試作弊的現狀
考試是對學生學習質量和教師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檢驗方式,同時也是學生刻苦學習的動力,但現今的大學生對考試的態度卻是令人擔憂的。多數的大學生在考試中作弊已成了見怪不怪、屢見不鮮的現象,盡管各高校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也采取了嚴厲的處罰措施,但效果卻不盡人意,為此,針對這方面的調查和研究也越來越多。
針對大學生考試作弊的現狀,相關的一些研究也作了一定的調查研究和總結。據此概括出,現今大學生考試作弊現狀的特點有如下幾點:
1.普遍性
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搖籃,大學生將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當前大學生的作弊現象存在于各類高校,作弊行為已不是個別現象,而成為了十分普遍的現象。作弊現象滲透在大學各種類別的考試中,無論在結業考試還是各種取得資格證書的考試中都能發現作弊現象。
2.認同性
在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下,學生已認為作弊行為是沒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偶爾作弊未嘗不可,能通過作弊取得好成績就是“成功者”,看到別人作弊成功就感到“自己沒作弊吃虧了”。
3.形式多樣化、手段現代化
隨著電腦、手機、微型話筒、微型發射器、多功能計算器等現代工具的出現,高科技的利用已成為大學生考試作弊的新趨向。作弊手段的復雜性和科技含量隨著考試的重要性加強而不斷升級,遠比傳統考場上交頭接耳、替他人代考、交換、偷看試卷、夾帶傳遞紙條、利用上廁所之機、利用手勢或其他方法暗示解題正確與否等手段高明得多。
二、大學生考試作弊的成因
大學生考試作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僅有客觀因素的影響,也存在主觀因素方面的影響,本文從這兩方面進行了如下分析:
1.客觀因素
(1)社會因素。不良社會風氣的沖擊是考試作弊的社會影響因素。首先,考試作弊風氣與社會不正之風有密切關聯。弄虛作假、欺詐蒙騙的社會現象正向學校蔓延,作為社會特殊群體的大學生一方面對不正之風深惡痛絕,另一方面又看到一些營私舞弊者得到好處且未受到懲罰。這種內心相悖的矛盾心理驅使大學生道德天平發生傾斜,助長了大學生對考試的投機心理和功利本能的訴求。
(2)學校因素。由于高校擴招,人數成倍增加,造成了老師教學生難,學生不學習容易。教師很難達到教學目的,學生則學會其他方式通過考試。而現有考試模式和考試內容也存在問題。現有考試形式主要是一種學科成績測驗,單一的筆試為主為學生作弊提供了客觀條件。就考試內容而言,概念題、填空題、選擇題、簡答題等題型的分數占的比例偏高。這些題型多屬于單純記憶的范疇,學生在書籍和筆記中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且方便抄襲和“交流”,為作弊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而實際上作弊一般也是集中在這幾個題型上。
(3)家庭因素。有的家長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四處拉關系、走后門,甚至不惜弄虛作假;還一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的教育“重智輕德”,忽略了對子女日常行為的規范和矯正;有些家長雖然意識到誠信的重要性,有意培養孩子的誠信意識,但方法不當;等等。這些都對大學生誠信品質的培養帶來了不利影響。
2.主觀原因
針對考試作弊,從大學生自身因素來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缺乏健康向上的心理,自信、自尊、自重、自強、自立意識薄弱和自我約束力差是導致作弊行為的重要原因。
(1)自我的認知障礙。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在大學階段發展迅猛。他們渴望和強烈地要求肯定自己和保護自己,在同學中獲得一定的地位,對觸及自尊心的刺激十分敏感。但與此同時,他們對價值觀念缺乏正確的認識,價值取向不夠準確往往過多地關注社會陰暗面,過分追求實惠,而對“真、善、美”的認識存在片面性,由此將社會上的投機取巧、弄虛作假的不良風氣沿用于學習之中。面對考試成績,只要有機會作弊,他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達成目的的“捷徑”。
(2)僥幸、從眾心理。凡是考試作弊被抓獲的學生都承認他們作弊時存在僥幸心理,雖然都知道作弊是不道德的行為,是學校禁止的行為,一旦被抓就要受到處分,但他們總希望自己碰上“好運”。還有一些學生開始并不認為考試作弊是應該的,看到別的同學考試作弊輕而易舉,尤其還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使得一些學習努力的反而不如考試作弊的,這些學生就感到考試成績不公平,產生心態不平衡,也就擠身于作弊行列。
(3)虛榮、功利心理。高校一般每學年或每學期進行一次獎學金的評比和綜合素質測評名次排列,這些關鍵都是看考試成績。盡管,有些學生成績不差、平時表現不錯,但為了保持榮譽和評獎評先,滿足高人一等的虛榮心理,就選擇作弊這一捷徑。有的學生把幫助別人考試作弊當成社會交換的籌碼,通過幫助別人作弊、充當代考的 “槍手”等,達到獲得別人尊重、情感、某些承諾甚至獲得物質利益的目的,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心理作用的表現。
三、大學生考試作弊的解決對策
1.營造一種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
要在全社會范圍內倡導一種誠信的社會氛圍,廣泛宣傳、褒獎誠信行為,提高公民誠信認知水平,增強踐行誠信的自覺性。每位學生家長要用自己高尚行為,熏陶子女誠信成才。
2.加強思想道德教育,作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學校應發揮自身相對獨立性的優勢,加強對學生進行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和引導,努力建設一種以學為主的嚴格自律的風氣,給學生創造一種良好的健康發展的環境,多給他們以積極的正面引導和熏陶。
3.健全考試管理制度
要建立一套健全的考試組織管理制度,在選題、印卷、考試組織、監考人員責任、成績評定、考場紀律等環節上嚴格做出要求。
4.加強自身心理素質的鍛煉,提升心理品質
努力培養具有自信、自治、果斷、持久性和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注重克服盲目從眾、言行不一等不良意志品質。可以人為地創設一些挫折情景,學會自己去處理,增強自制力,不產生盲目的沖動,增加自我的行動導向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此外,還要有意識地進行意志磨練教育,有目的地參加各種社會活動,通過實踐,增強自己的抗挫折力和抗誘惑力,養成不畏困難的精神。
參考文獻:
[1]王金彪,張麗霞大學生考試作弊的現狀調查及其對策[J].大學教育科學,2004,(1):7
[2]謝文新.大學生考試作弊的特點、心理起因與防治[J].廣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3)
[3]王麗萍,梅永剛.大學生考試作弊淺析.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8年7月第13卷第4期.
[4]周長青,等.大學生考試作弊的特點、原因和控制策略[J].高等農業教育,2006, (9):39
[5]王術,陳振武.大學考試作弊的原因分析與對策[J].高等農業教育,2008,(8)
[6]陳秀華,婁紅偉.考試舞弊的社會誘因探析[J].高等農業教育,2006,(5)
[7]范玉輝,周先進.加強考風建設構建和諧校園[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07,(3)
作者簡介:
蔣楠,女,(1984~),四川省遂寧市人,工作單位:四川職業技術學院,職務: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