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質量是衡量中等院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結合寧夏農業學校近年來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的實踐,對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評價主體、指標體系、實施程序及結果應用進行探討,并根據中等職業教育的特點,結合中職院校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的現狀及存在問題,從實際有效的立場出發,對其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建設進行探究,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設方案。以期真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關鍵詞】中職;多方參與;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寧夏農業學校自2007年開展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工作以來,在實踐工作中不斷調整和完善,逐漸形成由學生、督導、企業為評價主體,指標體系不斷完善,實施程序逐漸規范的三維評價體系。
一、教學質量評價主體的確定
一個完整的評價系統應該有多元化的主體參與,從不同角度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評價,然后綜合不同主體的評價結果,給教師教學質量以全面、客觀、準確的評價。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學生親身感受一門課的教學過程,對于教師的工作熱情、知識嫻熟程度及其能否因材施教并注重學生能力培養,其言傳身教是否有助于學生的治學與做人等方面,學生評價最具權威性,學生應該成為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者。對于教師教學內容選擇處理是否得當,是否注意到本學科最新進展,單位時間內有效信息是否豐富等深層次要求則必須由教學督導和企業專家來評價。
二、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評價方法
寧夏農業學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的主體包含學生、教學督導和企業專家三個層面。 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滿分標準為100分。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結果的構成為:學生評價占50%,企業專家評價占30%(其中對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占20%,對教師教學文檔評價占10%),教學督導評價占20%。目前,我校的教師教學質量評價工作仍然處于積極探索和不斷修正之中。
1.教師評價類型
結合學校實際及考慮這兩類教師的實際情況,將教師分為在編/聘用、代課/返聘兩大系列,分系列進行排序。
2.標準分排序
將教師教學質量三方測評結果,以系/教研室為測評單位,以教師兩大系列為類型進行排序,根據標準分的計算方法,將其原始分轉化標準分。
3.等級+中位線
以學生、督導、企業三方評價等級為基礎,按照總量控制的原則,在一個教研室范圍內,根據一定的比例和條件產生出A、B、C、D等若干個評價等級,以區分其質量差異程度。其中A級為優秀(標準分90分以上),B級為合格(標準分75-89分),C級為基本合格(標準分60-74分),D級為不合格(標準分60分以下,在師德、師風等教師基本素質或教學質量方面存在嚴重問題的教師)。利用中位線還可區分出B+和B-兩個等級。“等級+中位線”的計算方法,可科學地統計出各個評價等級;同時,通過三方獨立評價,可確保評出的結果具有很強的真實性和說服力。
三、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成
1.學生評價
目前,我校學生評價指標體系涉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包括實驗、實習)兩大方面的評價指標。
理論課指標有九項,分別是:①講課認真,治學嚴謹,對學生要求嚴格;②普通話標準,語言清晰;板書字跡工整、規范;③內容熟練,條理清楚,重點突出,詳略得當;④內容充實,理論聯系實際,信息量安排合理;⑤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現代化教學手段運用得當;⑥因材施教,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⑦教師業務水平高,學生聽課后,收獲較大;⑧作業布置合理,批改認真,答疑及時;⑨按時上下課,不隨意調停課;認真履行課堂管理職責,學生出勤率較高,學生聽課狀態較好。
實驗課指標有九項,分別是:①實驗準備充分;②治學嚴謹,認真檢查學生預習;③按時上下課,不擅自調停課;④實驗內容充實,理論聯系實際,信息量安排合理;⑤內容熟練,講解清晰;⑥教師專業技能水平高,及時糾正學生錯誤操作,正確解釋實驗現象;⑦指導認真,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操作能力;⑧教學組織好,內容講授、示范操作及實驗指導時間安排恰當;⑨能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掌握操作技能和實驗方法,實驗收獲大。
實習指導指標有六項,分別是:①安排的實習單位及實習內容與本專業緊密結合;②實習進度安排合理,組織有序;③教師以身作則,言傳身教;④教師實踐經驗豐富,熟悉實習內容,能及時正確解決學生在實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⑤實習中能啟發引導學生多觀察、多思考、多實踐;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習收獲大。
2.督導評價
學校督導評估組在校長領導下進行教學過程監控并適時進行考核記錄。 督導評價內容:通過聽課、查閱教案、授課計劃、學生作業等形式,根據課堂教學督導評價指標隨機地對教師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測評。學期結束時,各教研室報送自評材料,各相關職能部門按規定向學校評估組報送文字材料,評估組進行材料核對和數據匯總。
目前,寧夏農業學校督導評價涉及理論教學(包括理論課、體育課、藝術課)和實踐教學(包括實驗、實踐課)等環節。理論課、體育課、藝術課主要從教學準備、教儀教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組織、教學效果等方面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實驗課和實踐課主要從教學準備、指導能力、教學方法手段、教學效果等方面對教師教學質量進行評價。
3.企業專家評價
由工作認真、責任心強、紀律嚴明、作風正派、學術水平較高的企業人員組成專家組,從教師教學態度、教學水平、教學效果、教研教改等方面對本部門承擔教學任務的教師進行全面考核和評價。通過專家評價,引導教師提高素質,保證教育質量與教學效果,并幫助和促進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以適應高校建設的要求。
四、合理利用教學質量評價結果,健全完善評價結果反饋機制
1.認真分析,形成分析報告
在分析報告中將詳盡地說明每個指標所反映的內涵,以及所得分數情況。在對數據的分析中重點分析反映出來的主要情況和整體趨勢,重點分析兩頭的極端情況。在分析報告中最重要的是要針對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促進學校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2.及時反饋,形成閉環的反饋機制
在正方教務信息系統中教師可以查看自己的評教情況,同時學校向每位教師發放教學質量學生評價反饋單。在反饋單中,教師可以看到每門課程的各項指標的得分情況、每個評價點平均分、本人在單位的所處位置及最終評價結果等信息,同時還可以看到學生對主觀評語,教師可以從中查找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得與失,找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提升教學質量。
3.科學運用評教結果,使其發揮應有的激勵促進作用
對于歷年教學質量評價結果為優秀的教師,肯定其成績,優先推薦參與中青年教師執教能力比賽、教學優秀獎的評選,并組織校級公開觀摩課推廣教學經驗,對于教學效果較差教師,學校組織督導專家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幫扶,幫助其診斷原因,提出改進辦法,促進其執教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秋鳳等.高校內部質量保障系統中的學生評教[J].黑龍江教育.2011年第4期
[2]崔穎.“以人為本”學生評教體系的建設探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8月
[3]楊麗紅.建立和完善高職教師課堂教學評價的對策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6年1月
作者簡介:
劉松濤,男,(1981~),籍貫寧夏銀川,講師,主要從事園林綠化方面的教學及學生管理工作。
基金資助:校級課題,多方參與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NX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