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東方,中國5000年的漫長歷史中,無論諸子百家還是唐詩宋詞都展現了中國璀璨的文化,在思想方面更有儒、釋、道三家,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它無論在政治上、思想對中國發展有不可磨滅的影響,在科學史上也寫下了璀璨的篇章。而西方的亞里士多德同東方的孔子一樣站在了西方思想源頭的最高點,這不僅僅是他本人對古希臘自然傳統的總結,更表現在其學說消匿數百年后再被發現對西方科學產生的巨大影響。
【關鍵詞】孔子;亞里士多德;東西方科學;影響
一、孔子對東方科學的影響
孔子是儒家學派最重要的代表人,儒家文化也是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之一。很久以來孔子的儒家思想被誤解為科學的對立面,阻礙科學的發展。但是,孔子創立儒家學說,并沒有像人們所說的反對科學,反對探索。反而提倡“求道、為學、致用”。孔子主張“博學”,在《論語述而》中有這樣一句話:“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孔子并沒有要求學生僅僅學習社會文化和倫理道德方面的知識,更加要求學生學習自然方面的知識,成為“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的君子(《論語述而》)。其中孔子所說的“游于藝”,就是要學習“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其中,“數”也就是古代的一些數學知識。孔子之道,就是“天人合一”之道。
李約瑟先生曾經在他的著作《中國科學技術史》第三卷中提到過科學和儒學的聯系。他說“在歷法領域中,數學在社會上屬于正統的儒學知識的范疇。”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思想層面注重繼承和傳統,這樣就使得古代很多優秀的經、史、子、集得以保存和發展,其中這些大量的經典之作也包括農學、天文學、醫學、數學等方面的內容,這些資料都成為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財富。
孔子的儒家思想本來只是諸子百家其中的一部分,自從漢武帝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作為一項國策之后,儒學思想從此處于獨尊的地位,直到現在依然居于中國文化的正統地位,在整個中國歷史上,漢唐時期以及宋代是儒家思想興盛的時代,這個時期不僅僅是政治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時期,也是科技發展的黃金時代,我們熟知的造紙、火藥、印刷術、指南針這四大發明都是在儒學思想盛行的時期發明的。這些時期中國的科技發展在世界科技上遙遙領先并且對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儒學思想在這幾個朝代并沒有使科技停滯不前或者倒退,在儒學思想下,科技反而迅速地發展。中國的這些發明和發現遠遠早于同時代的歐洲,十五世紀之前這種現象更加明顯。這就是說中國的科技曾經在儒學思想統治的朝代中遠遠超過西方的科技發展,中國的很多發明也是歐洲望塵莫及的。也就是說,儒學并沒有阻礙科學技術的發展,儒學的發展促進了古代中國文化的繁榮與發展,為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培養了大批人才,使中國科技領先于世界成為可能。
二、亞里士多德對西方科學的影響
西方科學空前發達的時期是亞歷山大時期,例如天文、數學、醫學等諸多領域,這一時期的科學思想受到亞里士多德的影響非常大。亞里士多德是西方科學知識的集大成者,雖然很多成就今天已經被推翻,但是這些成就是當時對自然現象最全面的解釋。
亞里士多德對“世界的本原是什么”這個問題的回答逐步被演化成了“實體學說”,科學的目的就是要對具體實體進行研究和探索。例如亞里士多德對地面物體的運動原理、自由落體運動以及彩虹燈很多事物進行了研究,這些研究體現在他的《物理學》、《論天》、《氣象學》等著作中,在這個過程中,亞里士多德已經取得了很多的有價值的科學成就,并且逐漸接近近代科學。
亞里士多德及其學說在古希臘時期、亞歷山大時期、中世紀后期的科學發展都有著深刻而持久的作用,充分展現了他在西方科學史上的影響。例如亞歷山大時期涌現的科學研究:宇宙論的模型、觀察動植物的方法都是亞里士多德開創的科學傳統的延伸。但是這一時期科學已經逐漸從哲學中脫離出來,阿里斯塔克、阿基米德等已經能夠在純粹的數學加實驗的模式下工作。這些發現都是在亞里士多德的基礎上,將科學以獨立的形態從哲學中分離。
三、結語
無論是東方孔子的儒學思想,還是西方亞里士多德的一些觀點,在現代看來顯然有很多的局限,但它們都在科學發展史上做出巨大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要辯證地看待這些觀點去偽存真,在前人的基礎上為新時代的科技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約瑟.中國之科學與文明[M].劍橋大學出版社.英國,1954.(3).
[2]楊振寧.近代科學進入中國的回顧與前瞻[N].明報,1993(10).
[3]沈驪天.中國傳統文化與科學技術革命[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5).
[4][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M].苗力田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