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明了實施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意義和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從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來探索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
一、實施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意義
中職生的職業生涯教育是以職業生涯規劃為主線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綜合性教育活動,是學生提高自我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與技能,培養實際工作能力、專業技術并提高職業道德,順利實現從學校生活向社會、職業生活過渡的基本途徑。
實施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無論對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學生而言,幫助學生確立職業目標和方向、規劃學習活動,提高文化素養、專業技能和綜合職業能力,獲得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對家庭而言,能夠加強家長的職業生涯意識,提高家庭教育的前瞻性、規劃性和針對性。對學校而言,提高本校德育工作實效和生命質量。對社會而言,有助于增強整個社會對中職教育的重視程度和配合程度。
二、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具有綜合性、復雜性,不是簡單的職業生涯咨詢或就業指導,也不是單純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從教育內容上看,應包含職業知識、技能、情感和職業生涯規劃等,對學生進行職業理想的樹立、職業意識和職業興趣的培養、職業能力的開發等活動。然而,當前在中職生的職業生涯教育中,多是輔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或就業指導,明顯存在教育內容簡單化,教育形式過程化等問題,導致教育實施途徑和方法單一化、空洞化,難以發揮出職業生涯教育的真正作用。
三、實現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途徑與方法的多元化
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應整合多種教育資源,積極發揮學校、家庭和社會多方主體的作用和功能,加強三方的交流互動,形成以學校為主體、家庭為基礎、社會為依托的教育格局,使教育形成立體合力,初步構建“家庭→學?!鐣比呓Y合的教育機制,實現職業生涯教育途徑與方法的多元化,把職業生涯教育落到實處。
1.以學校為主體進行職業生涯教育
(1)依托德育課開展職業生涯教育。把職業生涯教育的觸角伸入課堂,使職業生涯教育和中職德育課教學相結合,是開展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主要方法。在德育課教學中滲透職業生涯方面的知識,將學科知識教學與學生日常生活、未來的職業世界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學會根據社會需要和自身特點科學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并以此規范和調整自身的行為。
(2)通過班主任工作對中職生進行職業生涯教育。班主任與學生的接觸最頻繁密切、最了解學生的實際需要,是職業生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可以把職業生涯教育較好地貫穿于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和各類班級工作中。通過職業生涯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實踐,探索班級管理工作的新內容新方法。使班主任和其它任課教師深入了解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途徑,提高自身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更好地幫助學生學好知識、技能,獲得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3)利用校園文化活動實施職業生涯教育。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是職業生涯教育的有效載體,讓豐富的活動體驗充實學生的課外生活。利用職業生涯教育在校園文化活動方面的宣傳和運用,科學地規劃職業生涯教育活動目標,創新活動內容和實施途徑,推進職業生涯教育。讓職業生涯教育活動充實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對學生形成良好的職業素質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2.以家庭為基礎進行職業生涯教育
家庭教育是中職生職業生涯教育的重要渠道,家庭教育的方式、策略,父母的思想、地位,這些因素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和職業生涯的選擇會產生直接的影響,家庭教育是職業生涯教育不可忽視的途徑。通過職業生涯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實施,讓職業生涯教育成為家庭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創設從“家庭→學?!钡暮献鹘逃绞剑_立學生和家長雙方的職業生涯發展的理念,引導家長完善家庭教育方式,能夠支持學生的專業選擇、配合學校的活動,協助學生確定未來的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路,進行必要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使學生獲得更多的人生成就感和家庭幸福感,從而激發和調動學生自覺學習、自我發展的內驅力,從根本上提高就業競爭力和職業發展能力。
3.以社會為依托進行職業生涯教育
職業生涯教育要與社會實習、社會實踐接軌,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企業、街道、社區等社會崗位實踐活動,充分利用社會資源為學生搭建實踐鍛煉的平臺,才能增強學生社會體驗,有效進行中職生的職業生涯教育。通過職業生涯教育在社會實踐中的開展,初步創建“學校→社會”聯合教育機制,組織學生參加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真實地了解自己、了解職業現狀和社會的需要,指導學生把個人生涯發展和社會發展相結合,養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真正了解自身的職業能力傾向,明確合理的職業定向和職業選擇,最終形成職業生涯發展的自我規劃與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杜愛玲.職業生涯規劃教學參考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呂佳梅.中等職業學校職業生涯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中等職業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