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礎教育從應試教育轉化為素質教育,這是從長期教育中悟出的遠見卓識,“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勢在必行,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我們要愛護后進生,尊重后進生,鼓勵后進生,幫助后進生,除做好其思想工作外,在提高他們的成績上還要選用合適的方法。我結合幾年的教育工作,淺談在提高后進生數學成績中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數學;后進生;素質教育;課堂改革
如何提高差生的成績,是實施素質教育所面臨的一項具有現實意義的重要課題,從一年級跟上二年級、三年級跟上四年級,感覺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慢慢下降。優等生和后進生的差距越來越大,這都跟數學的課堂教學有關。要想保持優等生成績的穩定和提高后進生的成績,改革課堂教學是義不容辭。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經過反復探索,我認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對提高后進生的數學成績是行之有效的。
一、改革課堂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教師的主體性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提高后進生學習效率的關鍵。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合理安排每一堂課的教學內容
教學方法的設計,教材的重組建構和內容的難易程度應該基于因材施教的基礎之上。每上一節課,應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實施有效的教學。比如:設計《5的乘法口訣》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把書本中每幅圖中的五個福娃換成學生們每天都會喝的營養餐中的五種口味的牛奶,這樣學生對圖中的牛奶品種很熟悉,而且通俗易懂,他們對課堂感興趣,并積極地參與課堂。然后給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和小組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同時拓寬了學生的思路,體現了數學學習的個性,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得出5的乘法口訣。正是因為有了教師的放手,才有了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學生真正會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教材是知識的載體,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識點的前提下,靈活處理教材內容,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學《乘加、乘減》時,在情境創設時,我以去贛州寶葫蘆秋游為情境,把學生帶到坐旋轉木馬的情境中,然后再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坐旋轉木馬的生活場景圖,圖中蘊含了小朋友坐木馬的圖形,讓學生觀察情境圖,并找出圖中有多少人坐木馬,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調動了起來,他們用不同的方法算出了答案,發散了學生的思維,這一情景的創設為后面的體驗活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拉進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靈活設計,分類教學,使優生聽起來不乏味,后進生也聽得懂。
2.科學利用每節課的最佳時間
一般來說,一節課的前20分鐘,學生學習情緒比較高,精力集中,是一節課的最佳時間。后進生能夠集中精力學習的時間比較短,注意力的穩定性不夠。因為,注意力是順利進行學習的必要前提,教師要時時控制后進生的注意力,上課時,要明確地告訴學生,這堂課里我們要學會什么內容,不失時機地抓住后進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上課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向后進生提問,注意到每個后進生的學習狀態,使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充分發揮他們的腦口手的作用,使新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后進生的頭腦中不斷強化。而且教師要盡量在最佳時間內去突破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力爭在20分鐘內完成主要的教學任務,這是提高對后進生數學成績的關鍵。剩下的時間,主要是鞏固知識,我主要關注后進生學的情況,及時給予幫助。
二、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
教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注意難易程度,要注意加強對后進生的輔導、轉化,督促他們認真完成布置的作業。對作業做的較好或作業有進步的后進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教師要注意克服急躁情緒(如對后進生加大、加重作業量),對后進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諄諄教導的方法,從起點開始,耐心的輔導他們 一點一滴的補習功課,讓他們逐步提高。
三、運用多樣化的考查方法,讓后進生保持對學習的信心
無論是課堂作業的批改,還是平時成績的考查,都是教與學信息反饋的重要環節。我認為必須注重作業批改和成績考查的科學方法,不斷幫助后進生“查漏補缺”,不斷調動后進生的學習興趣,力求不讓后進生“掉隊”,增強他們對學習的信心。
1.小老師幫幫帶
由于我教雙班,時間有限,所以有些時候沒有辦法做到面面俱到。但是既然做了,就要堅持。所以我培養一些小老師,每天要做到晨檢:檢查作業、檢查預習、指導復習;一天下來小老師匯報情況,我再根據小老師匯報的情況進行個別指導。這樣不僅提高了效率,還增進了優差生之間的感情。
2.有針對性的批改作業
后進生的接受能力差,知識缺漏多,作業中的錯誤也相對較多。因此,后進生的課堂作業應隨做隨改,發現個別差錯一一輔導,并及時幫助其訂正,對有進步的后進生要及時鼓勵;而對疑難問題較多,獨立完成作業有困難的后進生,還要輔導答疑。
3.運用好成績考查關
成績考查是檢查后進生對所學知識掌握情況的一種手段。每個單元測驗后,教師要及時精批細改,了解教與學雙方的效果,查出教師教學與學生知識掌握上的漏洞。在試卷評講時,重在質量分析,逐題啟發學生找出錯誤的原因,加強針對性的補救,幫助學生搞好“補漏”工作,對有些難度較大的題,要進行專題輔導,力求不讓后進生“掉隊”。另外,還應對后進生實行多鼓勵的原則,比如設立“進步獎”、“鼓勵獎”,后進生的數學成績在原來基礎上哪怕有一點進步,我都及時給予獎勵或鼓勵,這樣,讓他們對數學的學習增添了許多的信心。
四、選擇合適的教育,讓差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從實際出發,關愛每一位后進生。教育不能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只能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信心是成功之源。因此我在教學實踐中,充分注意讓差生嘗到成功的喜悅。
我曾教過這樣的一個女學生,她從小學低年級開始每次考試總是紅燈高掛,家長好對其失去了信心,學生本身也是抱著混到畢業即算的態度,因此每次作業總是不做,面對這種情況,我首先找曾教過她的低年級的教師,了解她在低年級的學習情況,得知她成績一直不佳,原因是多方面的,低年級的教師也遇到她經常不做作業的情況,認為她笨,是弱智,對她一直采取放任自流,長此以往,這個學生就經常不做作業。加之父母又因她是個棄嬰,并且是個女的,對她不抱任何希望,并經常打她罵她,這個學生生活在這個環境里,能來學校上學已是不錯的了。了解了情況后,我就找這個學生談話,先對她說,你爸爸媽媽都夸你在家是個好孩子,鄰居們也都稱贊你是個助人為樂的好女孩。并對她說,你是個聰明的好孩子,老師也希望你能從頭開始,她對著我哭了,并表示今后一定認真努力。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我上課經常多提問她,她有點滴進步,就進行表揚,并幫助她從低年級的基礎補起,數學作業經常進行面批,并指導她進行訂正。她也逐漸樹立起了學習的信心,在期末考試時,數學也居然考了六十多分。由此,我深有體會,一個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成績,并讓學生尊重你,一定要讓學生佩服你,接受你,選擇你。
后進生之所以學習不好就是沒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學。我認為在實際教學中只要對他們認真、細心地引導培養,踏踏實實,只要我們重視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切切實實抓好他們,就一定能夠大面積提高后進生的數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