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區角活動是在當今新的教育理念下提出的概念,指的是教師依據教育教學目標,將整體活動劃分成小的區角活動,按照目的投放材料,幼兒可以主觀選擇活動伙伴與內容,進行進一步探索。目前區角活動已經被一些幼兒園列入教學活動的范疇,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探討,本文將會針對區角活動質量的提高作進一步的探討。
【關鍵詞】區角活動;幼兒園;探討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如何給幼兒營造一種舒適、寬松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都有參與的機會,鼓勵他們進行嘗試,提出質疑,區角活動很好地為這些活動的進行提供了一個平臺,對于幼兒今后的成長與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區角活動的作用
區角活動給了幼兒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讓他們有了自主探索的體驗,在親身經歷中積累知識,符合幼兒的年齡及發育特點。在探索中總結出的區角活動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兩點:
1.讓孩子在快樂中實現發展
教育者發現,幼兒在玩耍的時候會更容易獲得知識?,F在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家長總擔心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在孩子上幼兒園時就會非常關注教師對于知識傳授方面的問題。這種做法并不科學,有時候還往往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區角活動的理念就打破了這種舊的教育模式,重新把童年的輕松快樂還給幼兒,讓他們在與同伴的交流中學會語言表達,在玩耍中探索新鮮事物,不斷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逐步科學地開發智力,孩子自然可以得到鍛煉與發展。
2.讓教師提高專業素質
幼師與其他教師不同,他們沒有明確的教學任務,除了保障孩子們的人身安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開發幼兒智力、提升孩子們的整體能力。由于兒童智力的發育無法直接表現出來,所以對于幼師水平的評價包含很多隱形因素。有了區角活動就可以將這些問題解決,因為要成功辦好區角活動,需要幼師具備很強的組織能力、領導能力和創新能力,這樣就能在一次次的活動中提高專業素質。
二、幼兒區角活動特點與存在問題
1.幼兒區角活動的特點
它最大的特點是:最大限度地給予幼兒游戲的空間與自由,營造了一種輕松的氛圍,讓幼兒學會自我探索與發現,在積累經驗的同時提高自身素質,而且,區角活動的形式豐富多樣,能夠滿足幼兒心理上的需求,符合因材施教的理念。在區角活動的進行中,教師可以更好地與幼兒進行交流,滿足了幼兒渴望被關注的心理需求,促進了雙方的感情傳遞,對幼兒心理的正常發育有很大的作用。
2.幼兒區角活動存在的問題
第一,在課程認識上不能達成共識。用豐富多彩的區角活動代替課程,會讓家長甚至教師看成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教師和家長對于幼兒的教育理念普遍還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中國這種現象尤為嚴重,從兩三歲就開始讓孩子學拼音、認漢字、學算數,用枯燥的知識學習填充了孩子原本應該歡樂游戲的童年。
第二,區角設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區角的布置并不是隨意的,要考慮到有效利用、合理搭配的問題,實際中很多幼兒園只是創辦了區角,如何利用卻沒有進一步研究和落實或是沒有統一指導,隨意性較強。
第三,教師的指導技能不過關。雖然區角活動是幼兒的自由活動,但是同樣需要教師的監督指導,如果教師的指導能力不足,會使活動的效果大大縮減。區角活動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去衡量,教師們也還沒有足夠的經驗去應對,存在的問題往往需要很長時間去解決。
三、如何在班級進行有效的區角活動
1.適時適量地提供活動內容與材料
區角活動的科學性是教育的關鍵因素,根據幼兒園孩子對什么事物都好奇的年齡特點,可以開放不同類別的區角,如美術區、語言區、生活區(包括娃娃家、小廚房、理發店、小醫院、小超市等)、科學區、益智區等。每個區角都可以根據需要實時進行材料的補充和改變。以美術區的“吹畫”為例,孩子們在吹顏料的過程中獲得了無限樂趣,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吹出了不同的畫,但老師最初提供的顏料只有一種或是兩種,久而久之,孩子們需要用更多的顏色來裝點自己的畫,老師就要及時投放孩子們需要的顏料到區角,既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費,又要能滿足需求,這樣孩子們可以根據意愿自由調整,使整個活動更加豐富、有趣。
2.要關注到每個幼兒的潛力,有效進行點撥
區角活動可以讓教師發現每個幼兒都是富有潛力的,因為他們都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探索,幼兒在能力、經驗上是比較缺乏的,但是只要教師心中有孩子們,根據不同孩子的特點去營造不同的環境,就會挖掘出孩子們無窮的潛力。
以幼兒洛桑為例,洛桑在平時活動中就對找瓶蓋很熱衷,常常將瓶蓋拿在手中擺弄不停,根據這種情況,教師們找來各種顏色和大小不一的瓶蓋供他探索,開始時他面對如此多的瓶蓋顯得有些手足無措,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他就能把瓶蓋根據大小蓋到瓶子上。通過教師的提醒與指導,又學會了根據瓶身與蓋子的顏色將蓋子都蓋對位置。就這樣,洛桑學會了蓋各種各樣的瓶蓋,并收獲了樂趣。
3.要善于觀察,培養學生探索精神
在區角活動中,教師要學會通過觀察來引導幼兒解決問題。對于3~6歲的幼兒來說,在區角活動中容易碰到很多困難,無法完成教師的預期目標,有些教師為了達到目標就會直接將答案告訴幼兒,表面上好像走了捷徑,實際上孩子們的能力卻并沒有得到提高。教師首先一定要沉住氣,學會尋找時機,在適當的情況下適時地進行引導。以“配對游戲”為例,教師事先準備同等數量的兩組卡片,讓幼兒根據卡片上的圖案正確配對。有些小朋友很容易找到相同的圖案;有些小朋友卻領會不了游戲的內涵,無法進行正確配對。這時教師不要著急去幫著找,而是在旁邊鼓勵他,給他加油打氣,這樣經過一定的時間,他們就一定會取得成功。從中收獲的不僅圖案配對的道理,更重要的是體驗成功的喜悅,在今后的人生中更有自信心。
4.記錄創意方法,增進合作交流
交流是促進共同進步的有效途徑,教師之間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與想法,將想到的創意點子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就能互相學習,提高區角活動的效果。進行有效的教研活動將是促進交流的很好的途徑,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就會少走許多彎路。
5.及時對活動分析與反思
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要做好指導工作,還要實時記錄活動進行的情況,及時進行總結與反思,以便作出調整。比如活動進行中教學材料是否夠用,幼兒在游戲中是否能夠真的能夠學會合作共贏,還需要做哪些改動以獲得更好的效果,區角活動的場地是否讓幼兒心情舒暢,怎樣布置讓他們的積極性更高等。
總的來說,區角活動是有效的教育方法,既滿足了幼兒愛玩的天性,又能讓他們在快樂中學到知識,增強基本能力,同時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質。但是區角活動還存在很多問題,這些都是由于這種理念不能被教師和家長廣泛接受,在施行時仍存在很多漏洞。這些都是時間的問題,相信只要加強教師們對于區角活動理論知識的學習,讓他們認識到區角活動的意義,一定能在不斷探索中將區角活動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劉霞,鄭丹,曾歡,宋雪菲.區角活動對聽障兒童學習能力發展的影響[G].四川省聾兒康復中心,2012 (4)
[2]王銘欽.讓區角活動真正“活”起來 [G].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28)
[3]楊林.主題活動與區角活動整合的思考[G].青春歲月,2011(22)
[4]王從.淺談區角活動教室和幼兒的互動 [G].中國校外教育,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