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原始概念是理解整個概念體系的出發點。小學數學教材的編寫以意義建構為核心,因而多數概念都是原始概念,這樣方便學生對這一學科有初級但又全面的理解。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原始概念的教學也是教學的基礎。
【關鍵詞】原始概念;小學數學;教學
概念是數學的基本細胞,概念之間形成“網絡”就構成了數學的基本內容。小學數學中涉及許多基本的數學概念,它們是數學大廈的基石。本文從小學數學教材出發,主要針對數學概念在教材中的一種呈現方式——原始性概念進行闡述。以期能夠把握這些概念的教學,讓學生真正領悟概念的本質,是實現數學有效教學的根本。
一、數學原始概念的特點
原始概念是數學中的無定義概念。在數學中總是力求對數學概念下定義,給概念下定義時,需要用到的概念必須是以前定義過的概念,這樣就構成了一個概念的體系,但是數學概念的個數是有限的,這樣順次上溯,在這個概念的體系中勢必出現不能用前述方式定義的概念,而被作為概念體系的出發點,這樣的概念就稱為原始概念。
原始概念雖不能用其它概念來定義,但卻是定義其他概念的基礎。眾所周知。在數學中有許多概念,“點”、“線”、“面”、“體”、“自然數”“集合”、邏輯學中的“邏輯”等都是數學中的原始概念。
二、數學原始概念的教學
學生學習數學概念時,總是從他們原有的認知結構出發,去認知、理解和區分事物的各種聯系和性質。就概念形成而言,一般分為起始性概念和發展性概念兩種。起始性概念指的就是沒有舊概念作基礎的原始性概念,主要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和表象進行抽象概括;發展性概念指的是建立在舊概念基礎上的新概念。主要在充分復習舊概念或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使舊概念得以深化延伸,產生新概念。學生學習原始性概念,如果沒有一類事物的知識和經驗,就不可能從中抽象概括出本質屬性。這就需要教師引入概念的時候必須進行必要的鋪墊。如果學生不具備點和射線的概念,對于“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就組成一個角”這樣的概念便無從學起。所以在數學學習中,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是否合理、科學,深度、廣度如何,都影響著學生對概念的學習。
我們在教學原始性概念的過程中,一般采用直觀說明或者指明對象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明確概念。例如“由一類事物組成的集體稱為一個集合”,這是說明集合的方法而不是集合的定義。又如,用拉緊的繩和由小孔中射入的光線來抽象出直線的概念,這就是一種直觀說明與抽象方法的綜合應用;再如“0、1、2、3、4、……叫做自然數”,這就是指明對象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數“0”作為原始性概念,其學習認知是十分重要的,這是因為:數“0”既表示沒有也表示測量或者計數的“開端”,符號“0”的出現是“位置值”的產物。在數學發展史上,0的出現遠遠晚于數概念的產生。0~9這十個數字本身有豐富的內涵,每個數字既有數的內涵(基數和序數),這十個數字又是十進制數基德表示方法,同時這十個數字的歷史內容也非常豐富。如“0”首先可以反映人的經驗是從無到有的,比如魔術師進行表演的時候,都會先交代兩手空空,再變出一只兔子,然后兩只兔子……,鉛筆盒中本來是空的,接著裝進一支鉛筆、兩只鉛筆等等。第二,“0”的產生更重要的是因為書寫的需要,十的位置記數寫法是10。沒有0,就寫不出10、20、30、100……。所以0,1,2……9,這十個數字是最基本的。第三,0的出現可以保證自然數集有單位元a+0=0+a=a。在自然數中5-5=0,如果0不是自然數,那么5-5豈不是不能減了。因此,大數學家馮·諾依曼用集合論的語言寫自然數,第一個是“空集Φ”,用0表示,然后把以空集為元素的集合{Φ}叫做1,依次類推。第三,從文化的角度看來“有”也是從沒有開始的。因此,“0”這一原始性概念,既有生活經驗,又符合數學規則,還有文化背景和科學依據。而數10是理解位置值計數法的重點,數10是第一個也是最能夠明顯體現出“數位”這一概念的數,因此對于數10的教學,需要教師充分借助直觀教具來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位”。
再如,面積的概念也是一個起始性的概念。教學時關鍵在于給學生提供形象。建立完整的表象。引入時可從兩個方面進行鋪墊:一是提供如教科書、筆盒等具體實物,讓學生感知這些物體表面的大小;二是出示或畫出圍成的平面圖形,讓學生感知這些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又如。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是一個發展性概念。它是整數乘法意義的延伸和發展。與整數乘法的意義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教學時要有針對性和選擇性地進行鋪墊。如果按“求幾個幾是多少”進行鋪墊。就會產生負遷移。使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的歸納誤入歧途;如果按“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進行鋪墊。就能順利地實現正遷移。便于類似地得出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
小學數學的教材中出現的概念,以原始性概念(尤其是小學數學知識體系中某一領域的第一節)最為突出,這樣安排的目的是以意義建構為核心,目的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初級概念,是展開進一步學習活動的基礎。我們必須立足于新課程和學生年齡特點兩個基點,對小學數學概念的教學加強研究。
參考文獻:
[1]杜英.讓學生走近數學概念[J].新課程(教研版),2009年04期
[2]章嘉琮.數學概念的定義及其教學[J].小學教學研究,1988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