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體育精神是團結精神、向上精神、創新精神的集合,體育精神使人團結、催人奮進。學校體育教學不僅使人強體魄、長知識,而且也可以促進人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在體育教學中,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把德育教育與體育教育相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體育;教育;德育;以人為本;全面發展
體育精神是團結精神、向上精神、創新精神。我國學校教育要求學校體育教學不僅使人強體魄、長知識,而且也可以促進人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在體育教學中,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把德育教育與體育教育相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廣大體育老師也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學校教育的目的是是全體學生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德育與體育作為學校教育的兩個最基本、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學校教育的整個過程,而德育又滲透在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課堂內外。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校教育應該做到以學生為本,于是學校教育就需要從學生的心理特點出發,系統地構建德育教育各個環節,讓學生通過自我評價、自我認識、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
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需要在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前提下,把德育目標與體育教學結合起來,使德育內容在潛移默化的滲透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品德。
在體育課教學中既要完成體育教學的內容,又要滲透德育教育目標,體育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出努力。
1用教師良好的儀表和文明的語言做出示范
德育教育做好的方式便是言傳身教。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具體實施者,在加強自身修養、提高個人素質方面下功夫,在體育教學中,體育老師必須言行規范、舉止大方,穿戴得體,給學生留下美好的印象,樹立一個完美的老師形象,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一名體育老師既要有老師固有的嚴肅認真,又要有體育老師獨有的爽朗與陽光,讓學生從體育老師的語言與行動中體會到體育鍛煉的健美和陽光,也感受到體育教育的團結向上、積極進取的美好品質。
另外,在體育教學中,體育老師的語言要簡練,有較強的邏輯性。老師的語言應該做到四個規范:一是語言規范,使用普通話,用語準確,要用文明規范的語言,幽默是可取的,但是要忌諱過于庸俗的語言;二是動作規范,體育老師有很多示范動作,一定要做到規范嫻熟,優美干練;三是儀表規范,體育老師衣著要符合運動規范,精神飽滿、舉止大方、遇事冷靜;四是環境規范,體育課的體育運動器材要擺放合理,安全到位,場地設計干凈整潔,環境優美。體育老師率先垂范、嚴于律己,對于所帶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樣的良好的道德品質至關重要。
2用學校工作中的教師的配合行動進行影響
體育老師在學校教學工作中是必不可少有比較獨特的,體育教學中老師們之間的相互配合不僅是共同研究教學工作的需要,也是給學生示范人際交往的好平臺。體育老師的工作,除了平時上課之外,幾乎每個學校都會有運動會之類的活動,像這樣的活動中,老師們的配合,同事之間的融洽,是每一個學生觀察老師、向老師學習的很好的平臺。另外,每個學校都會有兩操,而兩操在操場上走動最多的是體育老師,學生心目中體育老師在與同事的配合中所表現出來的優良品質,就是他們追尋和學習的對象,因此體育老師在與老師的配合中一定要做好學生的榜樣。
另外,體育老師除了做好同事之間的配合,還需要做到尊重、關心和愛護學生,這不僅是一種高尚的品質,也是一種具體的言傳身教的教育方式。體育老師要尊重、愛護學生,特別是對那些自律能力較差、紀律性不強的學生,不要對他們過分嚴厲的指責甚至謾罵,要給他們充分的展示自己、鍛煉自己、實現自己的機會。對于那些反復練習效果不佳的學生,體育老師要表現出足夠的耐心,叫他們多練幾次肯定進步,要對學生多寬容、多鼓勵,保持他們對體育的熱情,也從老師身上看到一個人良好的品質。當然,寬容并不是從容;愛護并不是袒護,對于學生的缺點和錯誤要適時地指出來,不能視而不見,這不是不尊重或者不愛護他們,恰恰是愛護他們的一種很好的形式,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學會了規則,學會了做事,也許會了做人,提高了他們的思想品德。
3配合體育課教學內容進行德育教育
體育教學中,有很多教學內容是需要學生相互幫助、相互配合的,這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的絕佳機會,是別的科目所不具備的。體育老師可以利用教學中的很多項目在教學中要求學生配合和互助這一其他科目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教會學生學會互助和配合、凝聚集體、團結協作、促進學生之間的深情厚誼,讓他們體驗人與人交往的快樂。體育老師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個性特征,把他們放到最適合他們自己的位置,讓他們在集體活動中鍛煉自己、實現自己、體驗快樂。讓他們在集體活動中學會自我管理,自我要求,提高他們的思想品質,促進他們個性的全面發展。在學生們有優秀表現的時候,老師一句由衷的贊美,會使得表現優秀的孩子加倍努力,對于表現不是很好的學生,老師一句誠懇的鼓勵,將變成他們前進的動力。體育運動是使學生增強責任心、提升榮譽感、刻苦鉆研、奮力拼搏的運動,他們在運動中感受著成就、感受的友誼,讓他們遠離自卑和孤獨,走向積極和快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老師要精心設計、合理安排,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學習運動項目的同時,學會做人、學會做事,提高他們呢的道德品質,為德育教育增加不可缺少的內容。
4用體育精神感染學生、塑造他們的品格
體育精神團結奮進、積極向上的精神,是頑強拼搏、磨練意志的精神,體育精神可以提高學生思想覺悟,激勵學生團結拼搏,使他們從思想上熱愛體育、熱愛生活;從行動積極鍛煉、關心他人、團結互助;從精神上頑強拼搏、攻堅克難、克服困難、積極進取。 學校體育運動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良好品格的絕佳機會。體育運動能增強學生體質、磨練學生意志、陶冶學生情操,并能促進其他學科的學習。因此,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首先要以良好品格示人,嚴與律己、寬以待人,儀表整潔、用語文明,用準確的評語去評價學生,以認真的態度對待教學,以認認真真的工作作風去影響學生,潛移默化的給學生以品德的示范,已達到他們身體鍛煉的同時,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最終實現全面發展。體育之美可以陶冶學生情操,美化學生心靈。教師可以通過講述關于體育精神的故事,讓學生們感受體育精神,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從而影響他們的心靈,提高他們愛生活、愛祖國,珍惜榮譽,為榮譽而努力奮斗的高尚的道德品質。是他們樹立為祖國爭光、為集體爭榮譽、為自己爭未來,積極奮進、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道德觀、世界觀。是他們通過體育精神塑造個人品格。
總之,學生的高尚品格不是生來就有,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實在一定的實踐中不斷地形成和發展而來的。體育課以其獨特的教育教學形式和組織形式為學生參加各種活動并在活動中鍛煉自己、陶冶自己逐漸的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創造了獨一無二的良好環境,因此體育老師要在教學中不光教育學生如何鍛煉身體,如何了解體育,更要通過具體的教學內容和獨特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們的道德品質通過體育課和體育運動得到提高和發展。為了做到這些,體育老師必須精心備課、認真思考、為人師表、尊重學生,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為學生準備良好的教育形式和教育環境,在完成體育教學內容的同時,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讓他們像“完人”不斷地接近。
參考文獻:
[1]《中國學校體育》2002年4月刊
[2]《體育心理學》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一版
[3]《教育科學》2001年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