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毛里塔尼亞
毛里塔尼亞至今仍沿襲著傳統的奴隸制度,這意味著奴役狀態在該國代代相傳。被奴役的成人及兒童完全是主人財產,主人對其和其后裔擁有完整的所有權,與此同時奴隸還可被出售、出租或作為禮物贈人。雖然自2007年8月起政府已徹底廢除奴隸制度,但毛里塔尼亞現如今的奴隸人口占比仍居全球首位。根據當地一個非政府組織的報告顯示,該國受奴役人口比例高達20%。
2、海地
在海地這個加勒比島國,由于民眾的高度貧窮、社會服務機構的缺乏以及販賣人口的興盛,此三者促成了一種名為“寄養童奴”(restavek)的新奴隸制體系。在該體系下,農村地區的貧困父母會將小孩送到城市的富裕人家做傭工,這種“寄養”在一開始也不全是有害的。然而現在卻被廣泛濫用,主人不僅不給童奴食物和水,甚至還會在身體或情感上進行長期虐待。
3、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的奴役現象,主要出現在一些低端制造業、強迫乞討以及家庭奴役等領域。該國羸弱的經濟現狀、不斷惡化的安全與政治局勢,以及持續增長的人口,共同培育了現代形式奴隸制度的崛起。該國被奴役人口預計為200萬至220萬,其中絕大部分是兒童和抵債勞動者(Bonded Labourers)。由于貧窮與文盲現象在當地較為普遍,這些都讓兒童更易受到傷害。
4、印度
印度面臨的挑戰極其嚴峻。一方面,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其幾乎涵蓋了所有形式的現代奴隸制度,比如各行各業中代代相傳的抵債勞動、殘酷的商業剝削、強迫奴役婚姻以及販賣童奴等。另一方面,該國奴隸數量之巨,以及卷入奴役事件地區之多,均令人咂舌。據近期美國國務院發布的TIP Report 2013預計,印度由于債務而強迫勞動的民眾數量約為2000萬到6500萬。
5、尼泊爾
自2006年尼泊爾結束長達十年的內戰以來,該國千瘡百孔的經濟現狀、普遍的政治腐敗、較低的社會流動性以及制度化的種族與性別歧視為各種形式奴隸制的成長創造了有利條件。如今尼泊爾被認為是全球最主要的奴隸來源國、過境國以及目的地國。抵債勞動的奴役形式仍廣泛存在于磚窯、刺繡紡織品以及畜牧業中,這反過來又成為鼓勵民眾去海外工作的誘因,盡管他們明知風險重重。
6、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2012年的人均GDP超過2000美元,與其生活成本相比,這已足夠當地民眾過上相對舒適的生活。然而該指標卻為全歐最低,這種地區間的不平等就為移民及販賣人口創造了重要的推動因素。該國被認為是俄羅斯、西歐與北美性奴隸及童奴的主要來源國。2012年,摩爾多瓦海外工作者向國內的匯款總額達到17.7億美元,占整個國家GDP總額的23.6%。
*人口總數與人均GDP均為2012年水平
*數據來源:Walk Fre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