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是師生為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而共同合作的教學行為。在日常教學中,“低效提問”層出不窮,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那么,如何確保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呢?通過實踐研究,可從創設情境、精心設計問題及問點、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誘導學生提問等幾方面努力。
關鍵詞:有效提問;課堂教學;教學效率
課堂提問是溝通教師、學生,聯系教材的橋梁,是師生進行信息交流與反饋的主要渠道,是啟發式教學的重要手段。問題的設計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情感的啟動、知識的掌握、思維的發展、學習方法的改進等,是提高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下面是我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探討總結出的幾點建議:
一、創設情境可以激發興趣,激活情趣,使合作學習變得生動而有吸引力,真切而有感染力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教學開端的趣味性,如在《瀑布》一課的朗讀訓練中,我抓住詩歌所具有的感情強烈、想象豐富、語言凝練、音韻和諧、節奏鮮明等特點,利用課件設計導讀片段,讓學生親眼目睹了從未見過的“千丈山襯著一道白銀”的奇麗景象。當學生看到瀑布從高處飛瀉而下,串串白色的珍珠閃著光亮鑲嵌在高高的青山之中的雄偉氣勢和壯麗景象時就會體會到瀑布的偉大,確像“一座珍珠的屏”;而聽到瀑布一層又一層地涌上來而發出的嘩嘩巨響,沖擊巖石發出轟鳴聲,又聯想起“疊疊的浪涌上岸灘,陣陣的風吹過松林”,從而使課文中的景物在學生心中“活”了起來,讓他們產生了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這種富有詩意的優美情境下,學生就越喜愛朗讀,領悟課文的能力就越高。這樣便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精心設計問題及問點,保證各層次問題比例恰當
有效課堂提問能引發學生積極思考,激起學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又能與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促進教學環節順暢地進行。這就要求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及問點。
課堂提問應符合學生的思維實際,難度要適中。如果難度太大,就會導致課堂上“冷場”或“僵局”,學生易產生消極和厭倦情緒。對一些有一定難度的復雜問題,教師可圍繞實質問題,設計一個個小問題,循循善誘,深入到問題的中心。
三、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勇氣
和諧的氣氛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知識創新的重要條件,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課堂上,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的嘗試應給予積極的回應,如微笑、點頭,說一些肯定和鼓勵的話。比如:面對答錯問題的學生,我會對他說:“沒關系,坐下來想一想就能想出來的,謝謝你積極舉手回答問題。”面對答對問題的學生,我會說一些贊賞的話語。有一次,我給學生出了一道作文,題目為《20年后的我》,在學生對各自未來的描述結束后,我對學生的獨特個性感慨萬千,對他們說:“希望你們能如愿以償,你們將來會成為一個個出色的人才。”
四、通過改變教學觀念來誘導學生提問
在傳統課堂中,教師已經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教學模式,講解重點知識,設置一系列的教學問題,把重點知識呈現在黑板上,要求學生背誦。這樣的課堂,學生根本就沒有機會提問,造成教學效率低下。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教師要做到:
1.不要害怕教學環節被學生的提問擾亂,或者因害怕學生的問題過難而產生尷尬便放棄了讓學生提問。
2.把提問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3.想方設法讓所有學生包括差生都有提問的機會。
4.教會學生提問的方法,引導學生從文中的標點符號、詞語、文中的優美語句、文章的謀篇布局、內容的選擇、文章中的描寫等方面提出疑問。
5.改變語文預習方式,一貫的預習要求是學生詞、明內容,理結構,而現在,我們要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著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6.把握發問時機,將“追問”進行到底,叩開知識大門。提問教師要抓住關鍵,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教師要在知識的關鍵處、理解的疑難處提問,以利于學生建構和加深所學知識。
總之,課堂提問既要講究科學性,又要講究藝術性。好的提問,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好的提問,需要我們教師做有心人,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認知水平,引導學生有效地參與學習過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公館鎮均塘小學)
?誗編輯 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