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怎樣還給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權呢?我們要充分信任學生,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只有把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才能真正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學生才會運用他們的大腦主動思考,才能主動獲取數學知識。
關鍵詞:自主學習;信任學生;發現問題;主動權
新課改理念下的教育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葉圣陶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這句話說明了教學的真正目的。可是我們的數學教學仍然存在著“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現象,學生的學習在教師的控制之下,這樣的教學方式嚴重制約著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我們教師應該合理運用教學策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他們在教學活動中自由地探索,主動獲得數學知識,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一、充分信任學生
我們很多教師做著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不去了解學生的需要、特點和學習情況,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教學。學生處在被動狀態之下,因此他們學習情緒低落、效果差,究其原因是我們教師沒有充分相信學生。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要求,就是希望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時,我常常走入學生中間,了解他們的心理和生理發展需要,以便于真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與表現欲望。在教學中,我尊重學生的意愿,挖掘他們的學習潛力,與之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并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進行鼓勵與引導,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主動學習熱情,增強了他們的自我表現欲望。
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新課改的重要任務,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教師應該把教材內容與生活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探求新知,這樣學生才會學得扎實,理解得深刻。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在學習蘇教版小學數學教材時,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只要是學生的真實想法,我都會積極鼓勵他們,對較有新意的問題更是大力表揚,這樣學生就越來越愿意提問題了。在學習《加法和減法》時,我給大家補充了一道應用題:飼養場買了黑牛6頭,黃牛18頭, ?這時我組織學生針對上述內容提出問題。他們思考之后提出了:1.黑牛與黃牛一共多少頭?2.黃牛比黑牛多多少頭?等一系列問題。
總之,只有把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才能真正發揮他們的創造性,學生才會運用他們的大腦主動思考,才能主動獲取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楊慶余.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 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興發鄉野里小學)
?誗編輯 馬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