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小學計算機教師,一直都以為自己從教當代最前沿的學科,不需要向別人學習,只有別人向我學習。
但是在平時上課,我總覺得課堂上的老師不得要點,課一直上得不是太好。有一次,一位在中學任教數學的朋友要上公開課,需要在我的電腦上看優質課碟片。出于禮貌,我陪他一起看了起來。內容是一位數學老師在講解等比級數問題時,當他出示課題后并沒有立即講課,而是給學生講了個故事:從前古代印度至高無上的皇帝錫拉,為了獎勵六十四格國際象棋的發明者錫塔,他問錫塔希望得到什么獎賞,錫塔想了想說:“想要些麥子?!被实蹎栧a塔要多少麥子呢?錫塔說:棋盤六十四,第一格要一粒,第二格兩粒,第三格四粒,第四格十六?!来卧黾酉氯?,要求得到六十四格里應有的麥子?;实酃笮?,說這個要求太低了。到這里老師停了下來,賣了個關子,問:同學們,這個要求是不是太低了?有的同學說太低了,有的同學預習過等比級數求和問題,說很大。這時老師在黑板上寫下18446744073709551615粒,并告訴學生,這就是錫塔要求得到的麥??倲?,如果把這些麥子用倉庫裝起來,這個倉庫應是高5米,寬8米,長則相當于地球到太陽的兩倍。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這時老師及時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等比級數求和的公式上來,這堂課的效果很好。
看完了,我覺得眼睛一亮,這個方法真好,運用一個故事就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過來,引到知識點上,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后來我上網查看相關的資料,知道這位數學老師能夠巧妙運用講故事的方法,這種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方法叫講故事講述法,是教學方法的一種。教師通過對故事生動形象的描繪、敘述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使學生形成鮮明的表象和概念,并從情緒上得到感染。這種方法注意渲染氣氛,抒發感情,講究生動形象的藝術語言。曲折的情節,引人的懸念,可以給予繪色、繪形的講述。這樣既生動形象,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直接興趣和熱情,又可以對學生的記憶、理解、想象力產生較大的影響,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匯,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從這以后我就注意這方面的學習,多研究教材,將教學內容與,他們耳熟能詳的故事聯系起來,將所學的知識故事化。首先在給本校一位要上公開課的數學老師做課件時,我和他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最后決定運用講故事講述法。因為這位老師上的課是“七的乘法口訣”。我就把學生耳熟能詳的《西游記》和上課內容聯系了起來,將“沙僧有二九一十八變化,豬八戒有四九三十六變化,太上老君不管三七二十一將孫悟空放入煉丹爐里,煉了七七四十九天,不僅沒有將孫悟空煉成仙丹,卻煉出了火眼金晴,孫悟空有八九七十二變化,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師徒四人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了真經”這些故事做到課件里。后來這位老師的課上得相當精彩,在市里比賽得了一等獎,很多人覺得運用故事講授是這節課的成功關鍵所在。接下來,我就準備把這種方法用到我的課堂上,在講解畫圖中《拉伸》這節內容時,我說:今天我給同學們講個故事。學生一聽老師要講故事,都坐得正正的,眼睛睜得大大的。我說大家都看過《西游記》,都知道孫悟空的兵器叫金箍棒,它原是東海龍王的定海神針,孫悟空和妖怪打斗時就像一根普通的棍子一樣,這時通過聯想傳奇網絡教學軟件在學生的電腦上出示一根金箍棒,但在和一些厲害的妖怪打斗時,需要變大,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把它變大,好不好?同學們聽說要自己變大金箍棒都來了精神,大聲疾說:“好!”這時我在主機示范給學生看,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我講解的知識并且能自己獨立完成。這時我又說,平時孫悟空將金箍棒變成針那么小放在自己的耳朵里,那么我們能不能通過自學也給它變小呢?學生熱情高漲,異口同聲大喊:“能?!蓖ㄟ^自學,學生很快就掌握了知識。
再如在上《扭曲》這節課時,我又講起了故事:有一次,唐僧被一個妖精抓了過去,孫悟空去救他,只見孫悟空來到了妖精的門口,把身體變成了一張紙片扭曲幾下就從門縫進去了,這時在學生的電腦上出現扭曲的孫悟空的圖片,那么孫悟空是怎樣扭曲的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另外一個內容,這樣就把學生的思維從故事中引導到教學內容上來,學生很快通過書本和我的講解掌握了扭曲的方法,可以獨立操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嘗到甜頭后,我平時就留意將課本的內容與生活中學生能知道的故事聯系起來。在課堂上能運用就運用,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比如在講多邊形工具時,先給講《貓和老鼠》的故事,講完后學習聽得津津有味,這時我說:今天我們也來畫老鼠。學生們一聽很高興,只看我畫一遍,全班所有同學就能很快畫出來。課上得很輕松。
講故事式的講述法可以使講述內容情節化、形象化,具有較強的吸引力,適合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他們聽得懂、記得牢、印象深。使用這種講述法時,教師會增加些修飾和描寫的成分,但修飾和描寫要鮮明、生動、適當。不能講得天花亂墜,超出教材和事實。同時,要注意把這種形象的講述及時引向抽象的思維,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理解水平。
(作者單位 江蘇省鹽城市阜寧縣益林中心小學)
編輯 劉俊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