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能否提高,對于教師的教學水平是一個最佳尺度,關鍵是要優化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學教育;優化教學;課堂效率
一、把握教材,明確目標
一節課要取得最大效果,必須抓住教學內容中主要的、本質的東西。不但要知道教學的內容是什么,還要知道為什么教這些內容,明確目標,把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最主要的、本質的知識上去,把有限的教學時間,花在最核心的教學任務上。
二、采取措施,激發興趣
1.用正確的學習目標去鼓舞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多種教育形式,幫助學生認識學好數學的意義,讓他們把當前的學習與未來的遠大目標聯系起來,認識到小學數學對自己今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是有用的,從而自覺、滿懷信心地參加學習。
2.用數學的應用價值去激發
把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揭示出來,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比如,學完求平均數之后,讓學生計算全班學生各科考試成績的平均分;學習百分數后,讓學生幫助家里計算利息;學完統計圖表后,讓學生統計一下全班學生的興趣愛好。
通過應用既可以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保持。
3.用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引導
例如,組織數學口算、計算專項訓練,講數學故事,組織學生幫老師制作教具、學具等。
三、優化方法,培養能力
教學實踐使我們認識到,教學中由于教材的不同,學生基礎不同,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經常使用一種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如講解法雖能在較短時間里向學生傳授比較多的知識,但不利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和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所以,在選擇教學方法時,不能只用一種教學方法,應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和任務,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基礎、接受能力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把多種方法有機結合,綜合運用。
四、精選練習,鞏固提高
隨堂小卷的題量要掌握適度原則。沒有一定的題量,就不可能有一定的反復與強化,達不到鞏固、熟練的目的,不利新知的消化。如果超題量,反復次數太多,課堂練習時間不允許,還影響當堂教學效果。
五、歸納小結,質疑問難
課后小結是一節課重點和難點的概括,此環節完成得好,可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否則就是“畫蛇添足”。如果這一步只由老師來做,就不利于學生的提高,可采用“一二三四五”的形式來歸納,總結出規律,歸納出方法,強調一些注意事項。通過讓學生參與歸納一節課所學習的內容,能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對一節課所學的知識有完整的認識、正確的理解,對課堂教學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徐國慶.如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寧夏教育,2011(Z1).
(作者單位 吉林省大安市臨江小學)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