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低年級是學生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通過對學生的識字能力的訓練,拼讀連貫能力的培養,閱讀書籍的選擇,精心指導閱讀的方法等途徑來激發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識字能力;書籍推薦;讀書動筆;展示成果
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因為那些薈萃了人類智慧的各種讀物為我們提供了生命成長所需要的營養。無論是個人知識的積累和人生視野的拓展,還是心靈和思想的成長,都和閱讀有不可分割的關系。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段學生提出了“課外閱讀量不少于五萬字”的明確要求,可見大量閱讀的重要性。作為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以彌補課內的不足,從而實現“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的要求。關于低年級學生的閱讀,我認為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多彩的書本世界里感受閱讀的樂趣。現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總結出幾點經驗,以供探討。
一、加強學生的識字能力訓練
一個人如果沒有大量的識字,就看不懂故事,更不要說培養閱讀能力。因此要想培養好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我們應該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識字是閱讀的基礎和前提,學生掌握了大量的字往往意味著閱讀會很好。因此,我們要重視對學生的識字教學。其次,對字的掌握要熟,低年級小學生掌握知識快,同時遺忘速度也快。因此,教師要不斷地鞏固學生已經掌握的字,并且不斷地把學生掌握的字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讓學生理解。這樣既有助于學生記憶,又對學生理解語言內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加強對學生字、詞、句、段拼讀連貫能力的培養
這里說的拼讀能力,指的是對句子讀得連貫,剛剛入學的學生頭腦反應能力很弱,雖然他們已經認識了大量的字,但是拼讀句子需要他們從大腦中把字反映出來,這也需要一個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訓練,讓他們的頭腦反應得更快一些,以便可以閱讀連貫。開始,我們就提出一個要求,就是讓學生把字、詞、句、段盡可能讀得快一些。這樣來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推薦書籍
低年級的學生認識的字不多,我們應選擇低年級學生比較喜歡的一些童話故事、民間故事、寓言故事以及一些圖文并茂的卡通、漫畫等書籍作為他們的閱讀素材。童話和寓言特別受低年級學生的喜愛,在學習中我們以有趣的童話故事做“誘餌”,來激發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是比較有效的方法。我常常給孩子們講一些有趣的童話及寓言故事,新奇的故事總能讓孩子們興奮不已。講完故事后,我告訴他們,這些故事在《十萬個為什么》《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話》等書籍中可以找到,激發他們去閱讀的欲望。
四、尋找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的結合點
在課內學習的基礎上,再讓學生根據自己學的內容找找相關的資料、書籍,向課外擴展延伸,以實現以讀引讀的目的,擴大學生的閱讀面。比如,教完《狐假虎威》《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向學生推薦成語故事;教完《有趣的發現》等課文后,向學生推薦《十萬個為什么》《少年百科全書》等,以此來對課文進行補充及拓展,豐富學生的積累。
五、培養孩子讀書動筆的習慣
有的學生讀書走馬觀花,讀完后不知讀了什么,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對于低年級孩子,教他們在讀的字里行間,運用文字或固定的閱讀符號,學習圈點。例如,初讀時給生字注音,標小節,在難懂的地方注個小問號,畫畫優美的詞句等。這樣一方面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促進其活躍思維,同時又加深了對所閱讀內容的理解,也為以后的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展示閱讀成果,激勵閱讀之志
在任何的學習活動中,孩子們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收獲有機會外顯,希望得到師長及同學的認可與贊許,以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針對這一心理特點,在平時,我有意識地創設一種濃厚的讀書氛圍。通過“書香家庭”和“閱讀星”的評比,讓學生有展示自己閱讀收獲的機會,讓學生不斷體會到閱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把“要我讀”轉化為“我要讀”,進而激發為“我樂讀”。
我在班上的墻壁上開辟出一些欄目,如,“精美詞句園”。以往,許多學生看書都是囫圇吞棗,只注重一些情節內容,收效甚微。所以,我建議每個孩子準備一個小小的本子,把自己在閱讀故事中學到的好詞和好句摘錄下來,便于日后在寫作中運用。在教學中,也我常常給學生講積累詞語的好處,讓他們知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的道理。由于在積詞中,有些學生不能辨別哪些是好詞,我就選幾篇文章,告訴他們哪些詞用得好,好在哪里,提高他們自己對好詞好句的鑒賞能力。此外,還要求學生把自己摘抄的最喜歡的好詞佳句,張貼在教室的“精美詞句園”里,定期進行檢查,比比誰積累的詞語多。對于好的學生進行獎勵,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這樣一來,學生有了成就感,他們對于閱讀的興趣也會極大增強。日后寫起文章來就不愁詞句貧乏,語匯自然也會豐富起來。
總之,低年級學生對學習抱有的新鮮感和積極性,為我們滲透和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創造了條件。只要我們善于抓住有利的契機,注重閱讀滲透,堅持不懈,一定會為學生今后的閱讀打下強有力的基礎。廣泛的課外閱讀能使孩子們增長知識,開闊眼界,豐富生活經驗。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一定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有一顆捕捉孩子閱讀火花的心,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教育要趕上時代,就得既走進課堂,又要超越課堂,去開辟課外閱讀的廣闊天地。孩子課外閱讀意識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孩子創造一切有利條件,培養孩子自主閱讀的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淳溪中心小學)
編輯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