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知識來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實際生活的實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真正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分析了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重點探討了小學數學生活教學實現的有效策略,目的是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參考和依據。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情境;積極性;創新
小學生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對事物的認識還是以感性認識為主,需要借助形象的對象加深認識。對于小學數學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為了降低學習的難度,需要將小學數學與實際生活進行聯系,力求數學教學內容貼近現實生活,并使兩者融為一體。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不斷感受到數學與周圍世界的密切聯系,明確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進而確定學習目標,培養自身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素養。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是數學教學的最高境界,也是數學最重要的教學目標,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1.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著重視基礎知識講解,忽視培養學生興趣的現象,嚴重制約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立足于實際生活,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探索和發現,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又作用于生活,因此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借助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難題,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就小學生而言,其思維是形象的、具體的,因此進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尊重了學生的這一特點,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生活體驗,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通過生活化教學,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自覺地運用所學解決實際生活中的難題,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此外,數學生活化教學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真正地愛上數學,進而自主地去學習數學,為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以及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數學教學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結合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需求,進行生活化教學,一般而言,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創設生活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教材的研究,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進行密切的聯系,將數學問題轉化為生活場景,讓學生融入生活場景中,不僅降低了數學學習的難度,還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講相遇問題時,小學生對“相向”“相背”“相對”概念的理解不準確,這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演示,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領悟到這些概念的含義。例如在進行連乘應用題的練習中,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生活情境:爸爸的藥瓶上寫著“100 mg*100片”,醫生叮囑每天吃三次,每次吃300 mg,一個療程是十天,讓學生思考夠吃嗎?在生活情境的指引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獲得了很多感性材料,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2.采擷生活實例
在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將實際生活與數學教學相聯系的意識,自覺地去探索實際生活中的數學素材,為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生活中的購物發票、電費繳費單、電話號碼等等,都可以作為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素材,這些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利用這些素材開展數學教學,不僅大大地降低了數學學習的難度,拉近了數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引導學生樹立了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難題的意識,形成了數學思維。例如,可以利用購物發票講解統計表的相關知識,以及根據發票的商品信息研究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數量關系,利用電話號碼可以練習大數的讀法等。
3.生活化教學尺度把握得當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對促進學生身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在開展生活化教學中,教師要把握好分寸,不能簡單地將生活實例進行復制,而是結合數學教學的需要,對生活場景進行加工,不僅要做到數學問題的生活化,更加應該重視生活問題數學化,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數學素養。
總之,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生活實踐,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生活情景已經成為數學教學中的重要環節。“生活即教育”讓日常生活課堂化,讓課堂教學生活化。只有把生活中的例子代入課堂,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感受數學的奧妙,體驗數學的樂趣。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展,作為數學老師,我們更要積極地去探索,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顧文會.讓小學數學教學根植于學生生活[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1(08).
(作者單位 江蘇省鹽城市草堰鎮第二中心小學)
編輯 斛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