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課堂教學中的教育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每個教師的教學方式方法又各有不同,同樣的一堂課,在不同教師的講授下教學過程是完全不同的,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其教學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會使用各種各樣的教學用具,或許有學校統一配備的,或許還有教師根據每節課的教學內容而自己研究設計的,總之,教具的使用能夠方便教師講解,更直觀更容易讓學生接受理解。
關鍵詞:數學;教學;教具;研究
教具的使用在教學過程中,能起到哪些重要作用呢?下面簡要談一下幾年來教學中的點滴體會。
一、數學教學中教具使用能幫助教師更好地完成講授任務
數學教學可以說是邏輯性較強,有些教學內容相對抽象難理解,如果僅憑教師口頭傳授講解,多數學生是無法理解的。如小學高年級的立方體教學、圓柱體積教學等,這些知識在生活中雖然常常可以見到,但在教學中學生卻很難理解接受。這時教師適時地利用該方面的教具,讓學生更直觀更生動地觀察教具以及它的構成,甚至可以把教具進行恰當分解重新組合。這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不明白的地方通過教師的教具演示教學消化殆盡。教師的講解也通過教具的使用更加生動有趣,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教學充滿了樂趣。不論教師多么優秀,講課多么有條理,但僅憑口頭的講授而不借助教具都很難讓學生產生興趣,學生也不會集中注意力,最終導致課堂教學效果的不理想。
二、數學教學中教具的使用,能幫助學生理解接受學習內容
有些數學知識相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是很抽象的,如人民幣的教學,有的學生可能在生活中已經簡單地知道一元、五元,可是在實際用這些面值的人民幣去消費時,他們仍然很迷惑,一元錢到底是多少?每種面值的關系又是什么?這時教師在教學時都會把所有面值的人民幣聚齊,或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每種面值之間的換算關系是多少,通過這種最直接的方式讓學生觀察,再拿來多種物品,讓學生模擬在商場購物的方式,用自己手中的錢幣去購買,然后計算應該花多少?剩多少?是否夠用?這么直觀貼近生活的現場實踐,很大程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參與積極性,激發了他們學習的熱情,在實際購買中逐步認識理解了各種面值,并初步知道了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這樣的教學往往比枯燥的講解更易于學生學習接受。
三、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使用教具也應該根據教學內容,深入研究,最大限度地發揮其重要作用
教具的使用也應該在充分備課的前提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不是說只要教學中用到教具就可以的,而是在備課時就應深入研究使用什么教具,如何使用效果更好,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同樣的教具不同的教師使用,其收效是不盡相同的,這就與教師的備課或是對教材內容與教具的恰當使用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我建議教師應該在教具使用上深入研究,也可以自己親自動手做一些相關教具,這樣對日后的教育教學及教師自身發展都有很大益處。
綜上所述,教具的合理使用將會對課堂教學起到輔助與提升的作用,廣大教師應在這方面深入研究,制作出更多更好的有利教學的用具。
(作者單位 吉林省東豐縣黃河鎮中育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