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花城版二年級上冊第四課《小毛驢》。
課時:1課時。
教學對象:二年級。
[教材分析]
《小毛驢》是花城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四課“動物世界中”的一個內容。這首歌曲的旋律上行和同音的反復走向特點明顯,由4個樂句組成,樂句結構是ABAB重復為主,歌詞以和諧、風趣的童話故事描述了我騎驢趕集的有趣情景,唱起來朗朗上口,簡單易學。歌曲安排在教材的第四課,按正常的教學進度,教學本課時剛進中段。學生已經掌握較為豐富的音樂知識和一定的音樂基本技能,在學生都盼著用音樂基本技能來表現自己的心情下教學本課,應該說教學的安排是十分適宜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唱歌曲《小毛驢》,掌握歌曲中的十六音符節奏。通過手號來加深音樂旋律的走向,能自信地用優美的聲音演唱歌曲。
2.過程與方法:創設音樂情境,將歌詞與器樂結合得學習方式。通過游戲、欣賞、歌唱、創編,讓學生進一步理解、體驗、表現音樂。
[教學重難點]
能用歡快的情緒演唱《小毛驢》,感受旋律的走向。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律動導入
1.播放歌曲《小毛驢》。
2.節奏訓練。播放課件,出現一輛火車,火車上有一首節奏,需要破解上面的節奏才可以開動火車。
× × × × × × |× × × ×|× —||
咕 嚕 嚕 嚕 嚕 請 坐 好 開 車 了
× × × × × × |× × × ×|× —||
咕 嚕 嚕 嚕 嚕 請 已 經 坐 好 了
設計意圖:開火車的游戲形式以學習動機,激發學生開動火車的欲望進行節奏訓練,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前把難點解決了。
二、情景激趣,學唱歌曲
1.以玩火車的游戲,找出相對應的樂曲。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喜歡的游戲形式,讓學生掌握歌曲的練習,為后面學習歌曲做好鋪墊。
2.打手號學唱歌曲的旋律。
3.介紹音樂走向,聽歌曲用動作表現音的走向。
4.用小毛驢的叫聲lu從c調到d調跟著伴奏哼唱歌曲旋律。
5.欣賞歌曲《小毛驢》。
6.朗讀歌詞,并加上樂器來進行伴奏。
7.學唱歌詞。
三、情景拓展,創編展示
1.觀看視頻動畫《小毛驢》,激發學生創編動作的愿望。
2.學生分組創編動作。
設計意圖:通用身體語言來創編動作表示歌詞,以和諧、風趣的童話故事描述了我騎驢趕集的有趣情景。
3.分組展示創編動作。
4.綜合體現。
在教師的指導下,教師和學生進行分工合作,請一部分學生分別扮演小毛驢,一部分學生扮演騎小毛驢,一部分學生自選打擊樂器伴奏,其余學生演唱歌曲,注意唱出風趣幽默的歌曲特色。
5.聽著音樂律動走出音樂教師。
參考文獻:
劉小柱.談少兒合唱的訓練[J].引進與咨詢,2005(07).
(作者單位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七株榕小學)
編輯 王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