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作業本》是省教研室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緊扣學段和單元目標主編的配套練習。語文課堂中,如果能有效地運用《課堂作業本》,則能給學生一個鞏固、消化、運用知識的內化過程,能修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著力從適時切入作業、整合重構作業、補充積累作業等三方面來探討語文課堂中有效運用《課堂作業本》的問題,給出了具體的操作實例,并對實踐中的問題進行了反思和總結。
關鍵詞:語文課堂;有效運用;《課堂作業本》
葉圣陶老先生曾說過:“大凡傳授技能技巧,講說一遍,指點一番,只是個開始,而不是終結。講說和指點過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功夫,督促受教育的人多多練習,硬是要按規格練習。”此番話,毋庸置疑,是強調了學習之后練習的重要性。的確,一堂課不可能光靠“聽、講”便能獲得知識,它必須更多地通過實踐來鞏固內化。為此,省教研室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緊扣學段和單元目標主編了配套練習《語文課堂作業本》,目的就在于讓我們語文教師能夠在課堂中有效地運用《課堂作業本》,把這些練習有機地滲透到教學過程之中,給學生一個鞏固、消化、運用知識的內化過程。
可是,在我們的實際教學中,我們教師卻沒領會到編者意圖,往往把《課堂作業本》與課堂教學分割出去,當做孩子的家庭作業,這樣既影響了教學的反饋,錯過了指導的最佳時機,同時,也剝奪了學生課外活動的時間,增加了學生的負擔。因此,為了減輕學生的課外作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我們就應該讓《課堂作業本》與教學完美地結合起來,讓我們的《課堂作業本》回家吧!
一、適時切入作業,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1.檢查預習時切入,有的放矢
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一直以來大家都是比較重視的,可是以往我們布置預習作業,也無非是讓孩子們讀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準確,對學生的要求也都僅僅限于一些口頭的要求。其實,作業本中就有很多題目就是我們檢查預習的好材料。上課一開始,教師就可以先讓孩子嘗試去做作業本中的題目,根據反饋情況,了解孩子們的學習起點,發現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做到有的放矢。
縱觀整套《課堂作業本》,不難發現,編者在前面幾題的編寫中,都是安排一些基礎性的題目,如,拼一拼,寫一寫;比一比,再組詞;給帶點字選擇正確讀音;按要求查字典等這些題目一般都是檢測孩子生字新詞的落實情況,像這類題目我們都可以拿來當課始作業,一上課,就出示這些題目來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檢測中,對于學生會的生字詞我們少講甚至不講,對于學生出錯比較多的生字,我們則要重點講解。這樣就無需把生字新詞毫無目的地一一講解,使我們的課堂更加緊湊有效。
2.尋找主線時切入,以點帶面
提到作業的作用,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檢驗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其實作業本中有很多題目我們可以將它和文本感悟融為一體,就是以作業本中的一道或幾道習題為切入點,與目標訓練點連貫成一條合理清晰的教學思路線,借助這條線,推進整個閱讀教學的有效達成。同時,也能讓學生沿著最優化的路線,在生動有效地學習語文的同時,真正吃透作業本中的題目,做到靈活答題。
如,三年級下冊19課《七顆鉆石》第5題:
讀課文,想一想,寫一寫。
①水罐發生了 次變化。第一次水罐變成了銀罐,是因為 ;第二次由銀罐變成金罐,是因為 ;第三次又從水罐里跳出七顆很大的鉆石,那是因為 。
②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我體會到了 。
這道練習我們就可以拿來作為感悟文本的一條主線。先初讀課文,感知水罐共發生幾次變化,了解七顆鉆石的來歷。然后精讀重點句段,感悟水罐發生變化的原因,最后通過跟文本的對話,感受小姑娘的仁愛之心。
3.理解重難點時切入,有效突破
課文的重難點,無疑是這篇文章的精髓所在,是文章的靈魂所在,檢驗學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課文內容,就是要看學生對文章重難點的理解把握程度。因此,如何引導學生突破文章的重難點,使學生真正理解文章蘊含的深刻含義,是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任務。而《課堂作業本》中的作業往往是對文本重點、難點知識的復習和運用,一般都是文本中比較有價值的語言訓練點,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作業本,將作業與教學有機整合,從而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4.復習鞏固時切入,查漏補缺
在課堂上,學生對于老師所講的知識要點可能暫時聽懂了、記住了,但是聽懂了不等于會用,記住不等于不忘。當學生學了知識后必須要趁熱打鐵,教師應馬上給學生創造運用、鞏固知識的機會,使學生及時鞏固所學知識,舉一反三,這樣教師也能隨時了解學生這一知識的落實情況,以便查漏補缺。
5.積累延伸時切入,拓展課文
到了中高段,幾乎每一課都有一個小練筆,它們有的是仿寫課文某一段落的語言表達方式,側重于寫作方法的遷移,有的側重于文章的思想感情的進一步感悟升華,有的側重于相關內容的延伸,像這類題目是以拓展課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為目的的。我們要根據教學的需要,適時地穿插在每個教學環節之中,這樣,既讓學生有話可寫,又拓展了課堂教學內容。
二、語文課堂中有效運用《課堂作業本》需要注意的問題
1.批改反饋要及時
學習必須獲得信息的反饋,沒有反饋的學習收效是甚微的,甚至是無效的,因此,我們要盡量做到學生練習后就要及時批改,以便我們及時發現教學中的問題,要不就失去了布置作業的意義了。
2.切勿喧賓奪主
教學中,我們要正確處理好作業本與課堂教學的關系,要明確作業本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是檢測課堂教學效果,促進課堂教學最優化的一個手段,切勿主次顛倒,不要讓教學圍著作業轉。
3.注意發揮其后續作用
課堂作業本,就像一個時光倒流器,翻看作業本,以往課堂上的要點便歷歷在目,可以喚醒記憶,重溫要點,可以減少復習的盲目性,減少時間的浪費,提高復習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浙江省小學語文教學建議30條,2010-04.
[2]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切實減輕義務教學階段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通知,2010-09.
[3]李學書.國內外家庭作業比較研究.教育學術報刊,2009(10).
[4]鄒曉婷.作業可以如此精彩.中國教育報,2009(02).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臨海市大田中心校)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