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精神的培養應滲透在所有學科的教學之中。因此,我們應該借助體育教學的自身優勢,在傳授知識和技能中,充分發揮體育的育體、促智、審美、益心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得到培養,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一、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培養創新精神的基礎
在課堂教學中,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氣氛,使學生處于一種輕松愉快沒有任何心理壓力的狀態,能使他們積極思維、大膽聯想、任意表達。教學中首先應改變權威式的教學關系。其次要愛護每一位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由于學生遺傳等因素的影響,在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差異是顯著的。教師對部分體育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適當降低要求,以一束贊許的目光、一句表揚的話語來激勵學生參與鍛煉的欲望,讓這些學生找到適合自身的練習方法來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發展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教師創造性地教是培養創新精神的前提
1.激勵教學法
激勵教學法指的是激發人的行為,使其發揮內在潛力,為實現所追求目標而努力的過程。激勵藝術也就是語言藝術,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加強自身修養,提高語言表現力,掌握語言表達技巧,注意表揚時既熱情洋溢,又要把握好分寸;批評時既要直言不諱,又要委婉誠懇,滿含期待與鼓勵。如在教學中,我常常這樣組織課堂:咱們班的紀律確實很好,老師們都稱贊咱們班呢。你看,現在大家站隊多整齊,可以跟解放軍叔叔媲美了。經過教師這樣親切而富有激勵的語言,全班同學立刻挺直了胸脯,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
2.合作教學法
教學中,教師作為組織者、指導者,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主動性。有效地進行分組,可以使小組成員處于一種更為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中,從而使思維更為活躍,言論更為踴躍。大家齊心協力,群策群力,一些富有創見性的設想極易通過合作的討論而呈現出來。如,在分組比賽中,小組成員根據自身和對方的勢力來確定戰術,并通過“討論—實踐—應用”的反復過程,不斷對戰術進行改良,逐漸提高戰術配合的水平,以不斷獲取勝利。
3.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就是一種寓教材內容于各種有意義的活動情景之中,創設具體和生動的場景,激發學生濃厚學習情趣的體育教學方法。在小學里往往通過“游戲”教學來完成情景教學。如在游戲練習中,將“障礙接力”改為“探險之路”這一情景游戲,將游戲內容故事化。將游戲過程的各個障礙改為繞過“沼澤地”、跳過“小河”、爬過“山坡”、最后奔跑到“目的地”等,使學生置身于故事情景之中,身臨其境的練習使他們興致高漲,樂趣無窮,既學會了動作,又培養了克服困難的精神。有時也可以通過“主題式”教學來完成情景教學,即根據體育教學的內容,給課程冠以一定的名稱,賦予一定的主題,如短跑和力量練習為內容的體育課,我們可以稱之為“搶救傷員”,長跑內容的體育課,我們可以稱之為“奧運火炬傳遞”等。
三、學生創造性地學是培養創新精神的目的
在教學中,我們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體育教學設計改革的方向。我們在教學中展示任何一種器材在學生面前,教師都不告訴學生怎樣玩,而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自己創編各種游戲玩法,發揮其創造性思維。同時我們在活動中設置一定的難題,讓學生自己想出辦法,培養其解決問題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活動設計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運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可以使他們獲得探索成功的喜悅和滿足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獨立性。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盡量少講,使教學內容保持一定的思維價值,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掌握創新的方法。教師不僅能提出有多種解答方案的發散性問題,啟發學生獨立地謀求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和方法,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且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重視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創新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學習動作的一般步驟是教師先示范,講解動作要領,學生按老師的要求逐步去練習,然后教師再去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這種傳統的教學步驟,使得教師主宰了整個課題,而學生自主學習的權利則被剝奪了,特別是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被遏制了。為了改變這一傳統的教學方法,在體育課教學中,我讓每一個學生自編一套徒手操,輪流帶領其他同學做準備活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我還指導學生創編體育游戲,并在課上安排時間,讓他們領著大家做。這些措施不僅加深了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和理解,培養了他們的自主能力,弘揚了他們的主體性,而且也使他們的創新精神一步一步地得到培養。
四、及時反饋鼓勵是培養創新精神的得力措施
興趣與成功是相輔相成的,小小的成功可以激勵學習的興趣,及時的總結反饋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樂趣,體驗到有所得益,有所提高的喜悅。
(作者單位 山東省膠州市實驗小學)
編輯 斛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