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養人的活動。人的教育是一項系統的教育工程,它包含著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機構(托幼園所、學校)教育,三者相互關聯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它讓很多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如何才能協調好這三者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機構教育;關系;和諧統一
一、家庭教育對學校教育的影響
孩子走進學校那天起,就意味著教師要
教育他們從一個無知、散漫、什么都不懂的小孩逐步變成一個有知識、有文化、有紀律、有道德、有理想能獨立生存的人。然而,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愛不言而喻,而家長的愛更多的時候是愛的盲目、愛的糊涂、愛的失去理智。
1.現在有很多這樣的現象,小孩上、下學家長幫他們背書包,還要跟在他們后面跑,把他們當“老佛爺”一樣的供著,要什么就給什么,不能滿足他們的話,換來的就是拳打腳
踢。其實,這樣很容易讓他們養成了自我為中心的習慣,不知道去想別人的感受。
2.有很多家長都抱有這樣的想法,孩子送到學校來了,自己就不用過問了,出了什么問題,都怪罪到老師的頭上,認為老師不負責。而自己卻在家里打麻將,自己孩子回家的飯盒沒有洗,也從不過問。更不用說學習了,當考試沒考好的時候,就對著老師大吼大叫,其實老師在學校盡心盡力地為他的孩子著想,他卻不管不問,回過頭來還怪老師,有時真的很心酸,自己這么努力地對待他的孩子,他卻不尊重老師。
因此,父母要隨時和孩子聯系,告訴他們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不能聽之任之。所以,家庭教育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幫助他們分清對錯、善惡、美丑等,會使人終生受益,為其以后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社會教育對學校教育的影響
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把整個社會作為教育資源。社會教育對任何人來講都具有終身性,即活到老學到老。良好的社會風氣、道德、習慣會在無形中影響孩子成長。
由于小學生比較小,出外的機會比較少,因此,從廣義的社會教育來談談:
1.小孩子都喜歡看電視,每天放了學就蹲在電視機邊,一邊看動畫片一邊吃零食。在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與他們說著各種奇怪的名字,我聽不懂,就問他們,那是哪里面的,他們毫不猶豫地對我說,這是×××動畫片里的,那人的武功好高強啊,我也要向他學習武功,看誰還不服從我……他們還在侃侃而談,而我卻陷入了沉思,動畫片的目的是要他們學會如何做人,而他們只學到了如何去制服人。
2.現在的教育環境幾乎變成了老師是替學生,家長干活的奴隸,教師連說話、自衛的權利都沒有。在這種環境下,教師們真的很困惑該怎樣去教書?如果這種教育環境得不到改善,很難預測中國的教育將走向何種局面?
三、要改變這種局面,就需要家庭、社會、學校共同努力,相互取長補短,相互配合,和諧統一
1.面對學生家長以一種和善、友好的態度解答他們所不明白的所有問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啟發他們正確地教導學生。
2.學校教育工作者要以身作則,以一種人民公仆的高度責任心、全部愛心融入教育,堅決杜絕亂收費、體罰學生的現象,以一種純潔、高尚、端莊、嚴謹的形象立足于社會。
作為教師,我們愛這個神圣的職業,我們愛這群本身天真爛漫的孩子,我們要盡心盡職地教育好他們。我們要教育學生愛祖國、愛家鄉、團結友愛、尊老愛幼、積極向上、奮發圖強、愛憎分明……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教育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需要政府、家長、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參考文獻:
陳俊貞.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之間關系的研究.學苑教育,
2010(19).
(作者單位 吉林省鎮賚縣第一幼兒園)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