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作業是小學生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的學習活動,通過高質量數學作業的布置,不僅可以鞏固學生課上所學,把知識轉化成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從而掌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可以讓教師了解到自己的教學情況,及時地查漏補缺,反思改進。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多元化
如今的小學數學作業大都是一個樣:機械性的重復,缺乏趣味性;形式單調,缺乏活躍性;量大不均,缺乏計劃性;重視獨立,缺乏合作交流性,完全沒有顧慮到學生的心理需要。這樣布置作業的形式,只會讓學生越來越討厭做作業,從而形成不良的學習習慣,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發展都會受到抑制,嚴重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教師要多元化地設計數學作業,讓學生能通過做作業,自己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走向社會,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潛能。
一、趣味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好勝心切,他們喜歡形式、色彩多樣又妙趣橫生的東西。把生動有趣的活動融入數學作業,正是符合小學生的形象思維特點。所以,教師在作業布置上就要投其所好,設置一些譬如卡通式、對話式、情境式、游戲式、對戰式或是故事化的作業,將抽象的作業形象化,將枯燥的作業趣味化,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從不想做作業、應付作業變成樂意做作業。
二、分層作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存在著客觀的差異,在作業的布置上,教師應該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因材施教,設置作業分層:開放性作業、發展性作業和基礎性作業。爭取讓好學生能“吃好”,中等生能“吃飽”,后進生能“吃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作業練習取得相應的發展和提高,成為學習的成功者。
三、互動作業,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
雖然大家都在同時、同地被同一個人教授同樣的內容,但也會形成學習成績上的差異,對待一個問題、一件事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我有一種想法,他有一種想法,我們兩個人相互交流,就擁有兩種想法,這就是顯而易見的互動的優勢。所以,在作業的設計上,也要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培養學生互助的團結意識。多組織一些小組作業,讓學生在一起互看。觀察他人作業,得到啟發;互說:變“聽眾”為“主人”;互辯:交流促進,集智取長;互幫:輔導鼓勵,團結協作;互評:正確地對待他人,欣賞他人;互考:查漏補缺,樹立信心。讓學生通過互動作業,得到全方位的發展和提高。
參考文獻:
于素華.如何優化小學數學作業設計[J].時代報告,2012(01).
(作者單位 江蘇省東臺市弶港鎮小學)
?誗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