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并能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我們教師應積極探究有效的作業形式,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下面,我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傳統小學語文作業與創新型作業的比較
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多為單一、枯燥、機械的重復性作業,如,第幾課的生字、詞組寫幾遍,課文抄寫幾遍,做練習冊中第幾課的第幾題等。這樣的作業嚴重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不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
而創新型作業改變了傳統作業單一、枯燥的形式,符合新課程改革理念,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獲得更全面的發展。
二、對創新型作業的探索
(一)應遵循的原則
1.主體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因此,創新型的作業必須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獲得全面的發展。
2.差異性
學生在學習能力、學習習慣、家庭環境等方面存在差異,這使得學生在完成作業上也存在差異。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差異,設計分層的作業,使全體學生都體驗到學習的成就感,獲得全面發展。
3.趣味性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學生只要有興趣,才能積極去學習知識,獲得技能。因此,創新型作業應具有趣味性,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鞏固所學知識和技能。
(二)設計策略
1.分層設計作業
(1)作業量分層。這是指我們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增減作業量。如,對學習能力薄弱、學習態度不積極的學生,我們可適當增加作業量,使學生在反復的刺激中掌握知識,鞏固知識。而對于學習能力強、學習態度積極的學生,我們則可減輕作業量,使學生有更多自主發展的時間,學習更多的知識。這樣就能使全體學生都獲得知識,得到發展。
(2)作業難度分層。如,對于學優生,我們可設計拓展性作業;對于中等生,我們應設計提升性作業;對于學困生,我們則應設計基礎性作業。這樣設計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作業,可使學生體驗到成就感,獲得真正的發展。
2.多元設計作業
多元的作業形式包括自編課本劇、觀察動植物、社會調查、舉行比賽等。這些作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鞏固知識,還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中,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
總之,我們教師應努力設計創新型作業,提高作業質量,從而使學生在做作業的過程中“學習學習,學會合作,學會做人”,成為創新型人才。
(作者單位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紅山子鄉總校)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