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由于網絡資源的便利性,許多高校圖書館的紙質文獻利用率正在逐步下降。而醫學文獻資源的利用程度作為衡量一個現代化醫學院校的重要標志之一,更是一個醫學院校應當把握的重點。本文以浙江省某醫科大學為例,以讀者文獻查閱平臺為基礎,分析了紙質文獻的利用現狀、原因以及發展對策,并提出了幾點對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啟示。
【關鍵詞】醫學院校 圖書館 紙質文獻 利用率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2-0035-03
現代信息科技突飛猛進,網絡信息及數字文獻大量增加,高校的圖書館在文獻信息資源的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網絡化等方面已經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給師生以及各館之間的資源共享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與此同時,圖書館的資源結構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逐步形成了紙質文獻和電子文獻、館藏實體資源和虛擬資源相互補充的文獻信息資源體系。但是,當我們在高度關注網絡共享、資源建設的同時,卻忽略了本館紙質文獻資源利用率下降的現象。數字時代下,圖書館的紙質文獻依然是影響信息獲得者的重要因素。
醫學院校的圖書館不僅作為科教和科研的文獻信息中心,與一般的綜合型高校圖書館最大的區別在于它還為醫學生提供大量的醫學文獻,而很大部分是電子文獻無法替代的。因此,在醫學院校紙質文獻的利用方面,我們要提高關注度。本文以浙江省某醫科大學為例,首先了解了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利用現狀,從現狀提出問題,再分析原因并從問題找解決的途徑,為高等醫學院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一條科學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一 某醫科大學紙質文獻資源概述
浙江某醫科大學圖書館是一座歷史悠久、館藏豐富的圖書館。其總藏書量100萬余冊,訂有紙質中外文期刊1200多種,形成以醫學專業文獻為主體,兼有人文、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文獻的多種類型、多種載體的綜合性館藏體系。本館館藏文獻擁有豐富的紙質中、外文圖書和期刊,并擁有各類數字資源,內容涉及全文期刊、文摘題錄、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百科全書、電子圖書、考試學習平臺、光盤鏡像、視頻等多種類型,共37個中外文數據庫。
該醫科大學圖書館的圖書資源分為紙本圖書和紙本報紙,其中紙本圖書分為語言類圖書、外文原版圖書、參考書、綜合類圖書、文字類圖書、醫藥衛生類圖書、古籍線裝書、留學生綜合圖書、工具特藏書共九大類,紙本報紙可分為中文醫刊、報紙、外文期刊、綜合期刊、期刊合訂本共五大類。
當前,該醫科大學的全部業務實行計算機管理,同時,引進匯文圖書館管理、隨書光盤管理等系統,組建了較為完備的文獻信息資源軟件管理體系。
二 某醫科大學紙質文獻資源的利用現狀
筆者進入“我的圖書館”系統查看2004~2013年十年期間的圖書借閱情況,根據該高校圖書館管理系統——匯文系統的分析,發現其文獻資源的利用現狀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可借紙質文獻借閱率參差不齊
浙江省某醫科大學圖書館的紙質文獻借閱情況是整體借閱率不高,部分參差不齊。總體上,每年的借閱率大概在65%左右,雖然不低,但也不高。部分上又出現兩極化的現象,也就是說一些圖書的借閱率很高,如C類、H類、I類、G類較受廣大讀者喜歡,而另外一些接近零借閱率,如D類、F類、S類、U類、V類則無人問津。
2.紙質文獻借閱人群的結構不合理
根據借閱的信息記錄來看,借閱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三。大一由于剛進校園,對校園的事物充滿新鮮感,且課余時間也較多。而大三則由于各種證書以及考研等的準備,因此來圖書館也較多。大四因其留校的時間不固定去圖書館的次數比較不均衡。總體看來,大二的學生去圖書書館的次數最少。大二的課程并不多,空閑時間也較多。但由于剛進校的新鮮感消退,加上還未想到考研等實際問題,所以在四個年級里的借閱率是最低的。
3.特定醫學圖書借閱率呈現規律性波動
由于醫學院校本身具有的醫學特色,醫學生不僅有理論考還有實驗考,與普通高校相比,其考試時間段更長,考試時間點更分散。如在浙江省某醫科大學的醫學生考試中有一個“考試月”,醫學生在這一個月中分散進行考試,而那些非醫學專業的考生都是在學期末進行考試。因此,圖書館里的醫學圖書借閱率也隨著學校考試的時間安排出現忽高忽低的現象。我們可以發現,一些特定的醫學圖書尤其是一些醫學參考書的借閱率在考前一周上升速度快,在考完一周下降速度快,呈現波浪形、有規則的運動軌跡。而這種現象往往在學期初少,在“考試月”中最明顯。
4.特殊醫學紙質文獻的利用率低
醫學院校除了有普通的醫學圖書,更重要的是一些少見的醫學珍藏,是衡量一個現代化醫學院校的重要標志。與普通的醫學文獻相比,這些書借閱難度大,閱讀難度高,可運用范圍窄,學生少讀、不愿讀,因此常常被學生忽略,其利用率也一直呈現低狀態。
* 指導老師:鄭海埃
三 原因分析
1.藏書結構不合理
浙江省某醫科大學是一個綜合型、多層次、多學科的高等院校,其讀者類型也具有多層次、寬領域的特點。在往常的藏書結構上,該醫科大學雖是一個醫學院校,卻沒有形成重點,其面對的學生廣泛,無焦點。原本應以醫學文獻為主,可是從圖書的借閱率來看,醫學文獻的比例并不高,甚至與一些文學著作的比例相差無幾。藏書結構的不合理,導致圖書館開展工作無重點,寬泛而無特色,失去了醫學圖書館的本質。
2.學生忽視紙質文獻的重要性
隨著各種網絡數據庫的建成,以及網絡資源的豐富性、快速性和時效性,許多讀者開始紛紛向網絡資源靠近,而忽視了原有紙質文獻的優勢。很多學生原本會經常去圖書館借書,現在他們去圖書館的次數越來越少,相反在網絡上的資源查詢率越來越高。但他們通常都忽略了網絡資源的虛假性大的特點,將會導致信息真偽識別的障礙。
3.舊館藏資源與讀者需求有矛盾
隨著時代的進步,讀者的需求日益增長,隨之而來的是對圖書館資源更高的要求。而原本圖書館的藏書就面臨著文獻老化,紙張腐舊的難題,在新的讀者要求面前,圖書館更新不及時,導致學生更愿意在網絡上搜索信息,而是不去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快速更新在這個信息更新加快的時代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對醫學院校來說,醫學信息的更進以及最新研究的更新是一項艱巨而必要的任務。
4.學生對圖書館的利用意識不夠
早期學校宣傳力度的薄弱以及大學生自控能力的降低,導致當前大學生的自學興趣在逐漸走低。不想學,不想看,考前“臨時抱佛腳”是大學生學習的普遍現象。并且他們對如何應用校圖書館資源仍舊存在盲區,到館頻率低、留館時間短,圖書館的資源已成為一種擺設而不是一種能夠應用的資源。
四 提高紙質文獻利用率的對策
1.合理布置圖書,優化館藏結構
目前,大部分醫學院校都面臨一個圖書館館舍面積緊張、經費受限的瓶頸問題。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間是一個智力的游戲。合理布置圖書,可以縮減讀者的借閱時間,激發新書的借閱率,從而提高借閱率。
一個高校圖書館的館藏結構影響到一個學校師生獲取的信息質量與數量。因此,提高醫學院校的館藏結構至關重要。逐漸形成以讀者為導向,構成針對性強、專業性強的館藏結構。生物醫學類、文學類、語言類圖書學生需求大的圖書構成藏書的主要種類,因此在進行采購計劃時,應適當增加這些圖書的比例。另外,在圖書種類上,期刊的比例較小。期刊的連續性好,傳遞快,攜帶輕便,因此在采購時應適當增加醫學雜志比例,有利于擴大醫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
2.延長開放時間,調整借閱制度
浙江省某醫科大學圖書館的開館時間一般都是早上8點到晚上10點,而通常在早上7點的時候圖書館門前已有排隊的人,這樣的情況在“考試月”尤為突出。因此,適當延長圖書館的開放時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如從早上7點到晚上10點半,這樣既可以解決學生早到而浪費時間又可以提高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
在借書制度方面,該醫科大學的圖書分為紙本圖書和紙本報紙,其中紙本圖書中的外文原版圖書、古籍線裝書、留學生綜合圖書、工具特藏書和紙本報紙是不外借的,也就是說可以外借的只有紙本圖書中的語言類圖書、綜合類圖書、文字類圖書、醫藥衛生類圖書這四大類圖書。而且其借書的數量有限制,一次只可借五本,且期限只有一個月。雖然借書數量的限度也是按照等級排列,如有些教師可以一次借十幾本,但是圖書館主要是學生學習、借書的場所,所以顯而易見,這樣的借閱制度是有漏洞的。圖書要保護,但不是由不外借而引起的。適當擴大可外借的圖書種類,增加可借數量,可以增加文獻資源的利用率。如紙本報紙中的期刊類圖書和紙本圖書中的外文原版圖書可以開放借閱。如可以把學生一次借書的數量提高到十本。這樣不僅在影響上擴大了收益范圍,更可為圖書館的館藏利用做出貢獻。
3.重視資源宣傳,利用廣告效應
一般醫學院校都較少重視圖書館資源的宣傳,沒有充分利用廣告的巨大效應。如在某醫科大學圖書館的網站上往往可以看到開展世界讀書日之類的活動,但在校園生活中我們卻難以看到。又如在新生入學時,做的也是一些公式化、老套的流程,未能真正地對新生宣傳到本校圖書館資源的優勢。因此,各醫學院圖書館應采取各種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浙江省某醫科大學為例可采取以下幾點措施:(1)可以在新生入學時減少對圖書館制度的介紹,重點介紹本館的資源優勢。(2)把網絡宣傳落實到現實校園宣傳中,如張貼活動海報,宣傳到館新書。(3)可以推出新生優惠機制,如新生可多借幾本書,或延長借閱時間。
4.開展特色活動,培養讀書興趣
就浙江省某醫科大學而言,雖然平日里也有讀書活動的開展,但其活動的開展力度仍不夠,沒有達到全民閱讀的目的。因此,可以適當增加讀書月、科研周、新書推薦等活動,增加活動的頻率,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閱讀中受到優秀圖書的熏陶,增加閱讀的興趣。另外,還可以發揮讀者排行榜的功效,每月排出借閱量前五名或十名的讀者進行表彰、獎勵,推動全校閱讀風氣的形成,為圖書館文化做出貢獻。
五 對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啟示
了解醫學院校圖書館紙質文獻資源的利用情況,發現問題并提出對策,從而給各醫學院校圖書館的管理工作帶來啟示,本文提出以下三點啟示:
1.改進服務方式,提供個性化需求
醫學院校區別于一般大學,其主要的業務便是醫學類圖書工作。但是不能忽略非醫學類的書籍,要遵循讀者平等,以人為本的服務原則,根據師生個性化的需求積極給予服務。
2.提高館員素質,優化館員結構
提高圖書館紙質文獻資源利用率的有力保障是一支素質精良的圖書管理隊伍。目前浙江省某醫科大學圖書館現有工作人員61人,其中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28人,只占總人數的58%,有碩士7人、在讀碩士2人,僅約占總人數的14%。從這樣的數據來看,其館員的總體水平不高。因此,不斷吸收外界優秀資源,加強內部館員業務能力培養,培養館員職業道德尤為重要。
3.改善圖書館的環境,嚴格制度管理
一個良好的環境是閱讀的重要保障。而良好的環境并不僅僅是寬敞的閱讀位置,還有安靜的氛圍。圖書館本應是師
生靜心讀書,潛心閱讀的地方,而個別學生在圖書館內大聲喧嘩,肆意聊天,給廣大讀者帶來不便。因此,針對這樣的現象,圖書館工作人員應隨時發現情況,并嚴格處理,樹立圖書館的制度威信。
參考文獻
[1]郭秀梅、于秀芬、蔚曉慧等.醫學院校師生的信息需求和完善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建議[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09(2):40~42
[2]霍秀花.寧夏醫科大學圖書館館藏資源利用與需求分析[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2(12):25~27
[3]王秉康、劉紅鷹.談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圖書館如何實現藏書結構最佳化[J].中華國防醫學雜志,2005(5):30~31、62
[4]陳晶.再論醫學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00(4):43~44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