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高職院校管理制度的不斷變革,學生干部的作用、地位更加突出,由于年齡層的變化,學生干部都由“90后”組成,使傳統的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管理模式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90后”學生干部隊伍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指出了高職院校學生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吐故納新、加強和改進學生干部隊伍培養的對策,構建適時的高職院校學生干部管理模式。
【關鍵詞】高職院校 “90后” 學生干部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2-0040-02
一 高職院校“90后”學生干部的特點
自2008年9月首批“90后”大學生入學報到至今,高職院校學生已全部由“90后”組成,而作為學生中的佼佼者,“90后”學生干部在學校學生工作、校園文化活動、社團建設等方面都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由于其成長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信息飛速發展的年代,“90后”學生干部在價值取向、情感體驗、工作風格、行為語言邏輯等方面具有與“80后”學生干部截然不同的特點。
1.知識信息豐富、學習接受力強
伴隨著網絡的成長,“90后”是信息時代的優先體驗者,他們獲取信息快捷、知識面廣、學習接受能力強,知識結構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也遠遠超越了“80后”;對于社會新鮮事物、焦點熱點,“90后”學生干部能保持與老師同步關注。但正由于極大的信息量沖擊,使得人生閱歷淺、思想不成熟的他們對社會不公平現象產生片面理解,從而對他們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在處理問題上,“90后”學生干部還不夠成熟,甚至容易和普通學生產生相同的想法。
2.敢于質疑、受挫能力弱
從1997年以來的一系列改革,中國教育體系慢慢脫離死記硬背的傳統方法,邁向注重獨立思考的西式方法,“90后”所接受的社會、學校、家庭教育使得他們自信、敢于表達。對學校一些規定、說法,“90后”學生干部敢于質疑,提出自己的觀點。但由于過高的自我評價,缺少挫折教育,加之“非主流”模式的泛濫,他們的心理素質異常脆弱,遇到小事情也會產生很大的情緒反應,采取過激的行為,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所以在布置任務過程中,“90后”學生干部會出現畏難情緒。
3.個性張揚、忽視團體
過分的獨立自主容易導致強烈的個人主義,而這正是“90后”學生干部在工作中表現出的一個重要特征,與謙虛禮貌的傳統大學生不同,他們特立獨行,不善于與別人合作,也不善于采納別人的意見和建議,融會貫通。“90后”學生干部為了完成任務,容易在組織、安排、協調過程中采取粗暴的管理方式,忽視了組織內部的團結,如此惡性循環,也會導致整個團隊集體歸屬感不強,欠缺團隊的合作精神。
4.強化名利、處世過于成熟
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90后”父母的生活態度有了很大改變,他們追求成功事業與高質量生活,對孩子的教育也脫離不了金錢,不能從情感的角度去感化孩子,導致“90后”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心、欲望心強烈,處于一種精神匱乏的“懸空狀態”。“90后”之所以選擇當學生干部,除了鍛煉自己的能力,更是希望獲取榮譽獎項,在畢業求職時有很好的簡歷內容。“90后”學生干部在與輔導員的相處之間,也會出現處世過于成熟,思想負擔過重,不夠質樸的缺陷。
二 傳統管理模式與“90后”學生干部的沖突
1.奉獻精神與職責意識淡化的沖突
傳統管理模式對學生干部的要求比較高,尤其在工作過程中,要求學生干部能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帶領普通學生積極進步,或希望個人休息時間,完成工作任務。但部分“90后”學生干部職責意識淡化,將工作認為是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義務、責任,或缺乏持久的積極性、耐性,在工作方面體現出“大一上學期躊躇滿志,下學期熱情減半;大二上學期敷衍了事,下學期不問世事”的狀態。
2.信息傳遞方式的沖突
傳統管理模式中,老師在布置任務過程中需要傳遞大量信息,通常會選擇開會等方式,開會一方面能引起學生干部的重視,同時及時解決潛在的問題,有利于增強班級凝聚力,另一方面卻占用大量人力、時間,同時信息傳遞效果不佳。而且團委、學生會任務都比較多,開會頻率也較頻繁,“90后”學生干部對此有所抵觸,加之計算機網絡技術和手機已深深影響校園生活,他們更加希望輔導員通過QQ或郵件的方式來傳遞信息。
3.學生干部選拔制度的沖突
一直以來,高職院校實行學生處直接領導下的、以輔導員為主、以學生干部為輔的管理模式,因此學校領導和輔導員的意見對于學生干部選拔干預的成分較大,導致了學生干部選拔缺乏一個完全公開透明、平等競爭的環境,在這種選拔制度下,“90后”學生干部無法做到顧全大局,甚至產生叛逆心理,而與選拔結果產生對立現象。
三 探索“90后”學生干部管理新方法
1.完善學生干部選拔制度
輔導員要把好學生干部培養的第一關,把一些富有熱情、具備較強組織能力的學生吸納進來。選拔學生干部必須要考慮同學們的意見,可以采用競聘或投票的方式進行選拔,輔導員必須對整個過程進行監督,避免拉選票的現象,切實體現民主和集中的統一,這也確保了“90后”學生干部能得到廣大學生的支持。
2.“重鍛煉、重培養”雙管齊下
改變前期培養、后期放任重頭輕尾的現象,將學生干部
培訓貫徹在平時細節之中,而不是某一階段的單向式宣傳灌輸教育。同時杜絕“重使用、輕培養”思想,避免一味地安排工作任務,必須適時地與“90后”學生干部交流工作經驗、工作方法,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幫助他們總結以往的不足,使學生干部在工作中獲得尊重與提高。使學生干部意識到自己在這個職位、這個團隊中能學到東西,能施展自己的能力,滿足尊重的需要。
3.注重心理疏導
“90后”學生干部較普通學生壓力大,作為學生,他們需要完成學科考核,甚至起帶頭作用;作為學生干部,他們需要較好地完成任務,但是在工作過程中未必得到普通同學的理解和支持。而這些壓力如果得不到釋放,勢必使他們陷入挫折困境。輔導員需要時常通過暗示語言引導“90后”學生干部進行自我調節,培養他們良好地應對挫折的心態,增強意志,使他們在擔任學生干部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態。
4.建立學生干部監督考核體系
高職院校的學生干部的體系是“大一當干事,大二當干部,大三退任”的流程,學生干部擔任時間不長,所以部分院校不重視學生干部的監督考核,對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學生干部也放任不理,這也造成了“90后”學生干部產生干多干少都一樣的心理。因此要建立健全科學嚴謹的學生干部監督考核體系,定期開展述職活動,要求“90后”學生干部向學院總結工作計劃,輔導員和同學們也對此進行評議。開展評分考核活動,對于連續兩次考核末位的學生干部要進行面對面談話,及時調整學生的工作狀態,對于無心工作或無法勝任職務的學生干部要進行調崗或替換。
參考文獻
[1]張丹.“90后”高校學生干部管理探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12)
[2]鄭大睿、周正、李華云.對高校學生干部培養的一些思考[J].職教研究,2009(6)
[3]褚國興.高校學生干部培養之我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3)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