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英語教師存在職業倦怠現象,是一種普遍問題,特別是在三本院校,這種現象嚴重影響了高等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從分析三本院校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表現及其危害入手,總結了三本院校英語教師職業倦怠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三本院校 英語教師 職業倦怠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2-0046-01
一 三本院校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表現及其危害
三本院校教師職業倦怠心理是一種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的極端心理,是在長期的壓力下形成的情緒、態度及行為上的倦怠狀態,這種倦怠心理一般會表現為疲勞感、煩躁易怒、容忍度低、工作熱情和興趣喪失以及情感的疏離和冷漠。教師職業倦怠心理一旦出現,對教師的工作及生活都會產生極大的影響,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嚴重影響教師的身心健康。長期消極的心理狀態會導致機體功能的減退,身體出現亞健康的情況,引發一系列嚴重的神經官能性或軀體疾病,影響正常工作;(2)學生出現心理障礙。教師的工作面向群體為學生,其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教師如果存在職業倦怠心理,則會將不良的性格特征及消極情緒轉移到學生身上,從而引發學生的師源性心理障礙。
二 三本院校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成因
三本院校教師的職業倦怠心理并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而是有著極為復雜的成因而導致的心理障礙。
1.三本英語教師工作量大
三本院校的英語教師一般都需要承擔全校十幾個班的教學工作,同時還要完成規定的科研任務,加上當今三本院校教學改革不斷推進,對英語教師的業務能力和科研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三本院校的英語教師大多為女性,她們除了要承擔教學科研任務外,還要兼顧家庭。這樣導致大部分教師長期處于超負荷狀態,身心疲憊嚴重,身體上的疲憊可以通過休息的方式解決,但心靈的創傷將難以修復。
2.三本英語教師授課對象特殊
三本院校的學生綜合素質是無法和正規統招本科院校相比較的,特別是英語的學習水平,三本院校學生普遍存在英語基礎過差的問題,甚至有些學生的英語水平根本達不到高中一年級的水平。當今英語教學改革強調學生的主體意識,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與學生充分互動,但是大部分學生根本無法用英語與人溝通,只有極少的同學能真正參與進來。三本院校的學生學習積極性也很差,導致上課效果很一般,長此以往,英語教師認為自己的勞動成果沒有任何意義可言,無論自己付出再大的努力,學生還是那樣,沒有明顯的提高,逐漸失去了工作的熱情,職業倦怠心理越來越重。
3.三本英語教師的交際面窄
一般人認為教師是非常輕松的,按時上下班,還有雙休,但是事實上英語教師需要大量時間備課、學習和批改作業,特別是在三本院校內,有些教師甚至在暑假還要參與招生工作。同時英語教師教學期間沒有機會參加更多的社會鍛煉,只能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導致他們和社會嚴重脫節,職業倦怠心進一步增強。
三 三本院校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有效對策
1.要正視壓力,自我調節
作為一名三本英語老師,應當學會正視壓力,然后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疏導壓力,無論是從事何種職業都會產生壓力,而只要有著正確的人生觀,善于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與學習,同時給自己留下必要的休息和放松時間,找到合適的減壓方式,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緩解職業倦怠。
2.要適當改革,尊重規律
作為一門學科,特別是語言學科,其教學不能過于陳舊,應當積極通過一些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不能一味地傳授知識,而應當適當為學生創造更多的模仿、背誦及運用的機會,通過創立英語興趣組、組織英語朗誦比賽、創建英語角等方式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同時也豐富英語教師的生活。
3.要堅持鍛煉,善于交流
造成職業倦怠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交際面的狹窄,因此只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有著較為廣闊的交際面,職業倦怠心理就沒有了滋生的土壤,學校應當主動為英語教師創建社會關系網,教師通過尋找和鍛煉不僅可以在工作之余創造收入,還可以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還能有效緩解職業倦怠。學校還可以適當組織必要的體育活動,豐富教師的業余文化生活。
4.要優化體制,改善環境
學校要科學地管理教師,同時給英語教師足夠的關心與尊重,邀請知名專家進行講座,提高教師們的知識面;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深造及學術研討機會;增加英語教師節日福利,有效提高英語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及生活環境,有利于從根本上消除職業倦怠。
四 結束語
職業倦怠心理在三本院校英語教師中普遍存在,這種倦怠狀態對學生、教師和學校都會產生極大影響,面對這種倦怠心理不能一味地訓斥,應當注入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從根本上解決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
參考文獻
[1]陳秀娟、林永成.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師職業倦怠成因探究[J].高教探索,2008(6):118~122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