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自主學習成為了外語教學研究中一個迅速發展的領域。本研究從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調查問卷和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入手,運用SPSS16.0軟件對兩者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研究,發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成績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本文對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大學英語教學提出了一些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 英語成績 相關性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2-0056-03
一 引言
在這樣一個知識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隨著終生學習的理念逐漸滲入到人們心中,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和心理學者開始意識到培養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他們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對自主學習問題進行深入探討,通過理論總結和實驗研究開發了一些教學方法以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外語教學領域關于自主學習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研究內容涵蓋了自主學習的方方面面,如自主學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自主學習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自主學習的模式及平臺建設,自主學習的評價體系等。但由于我國對于自主學習的研究起步晚于西方國家,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從整體上來說落后于國外研究,還有待于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自主學習在理論上一直以來都沒有公認的定義。Holec首先將“自主性”這一概念引入外語教學,他認為自主是指“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一種能力”;Dickinson認為,自主學習“既是一種學習態度,又是一種獨立學習的能力”;Littlewood認為自主學習主要是“學習者獨立做出選擇的愿望和能力”。但不管從哪個定義中都可以看出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所必須培養的能力,只有具備了這種能力,學生才能獨立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并為終生學習奠定基礎。
雖然國內外關于自主學習的研究眾多,但其中關于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成績之間的關系的研究并不多,并且存在爭議。Risenberg Zimmerman研究了兩者之間的關系,研究表明,如果自主學習能力能促進英語學習成績的話,那么,自主水平較高的英語學習者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能取得成功,而自主水平較低的英語學習者則在將來的英語學習中可能失敗;趙慧敏研究了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水平與聽力、閱讀、寫作及總成績之間的關系,發現它們之間呈正相關,自主學習水平高的學生在英語學習各項成績上顯著高于自主水平低的學生。上述研究結果都證明了英語學習自主能力與英語學習成績之間的高度相關性,但也有一些研究結果發現自主學習水平與學習成績的相關并不顯著。因此,這一課題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二 研究設計
1.研究問題
本研究旨在回答兩個問題:(1)學習者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學習成績是否相關?(2)如果兩者相關,學習者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中哪些方面與英語成績的相關性較強?
2.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西南石油大學英語B級班學生為研究對象,所選受試者來自文理科各個專業,包括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應用物理、過程裝備與控制等專業,都是此次參加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或已參加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學生。其中通過的學生有73人,未通過的學生有27人。
3.調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調查工具是一份改編的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調查問卷,并搜集了學生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成績作為英語學習成績的一個依據。之所以選擇大學英語四級成績是因為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項全國性的教學考試,其目的是對大學生的實際英語能力進行客觀、準確的測量,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服務,因而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基本體現學生的英語水平。此次調查問卷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個人信息,包括專業、性別、年齡、大學英語四級成績。第二部分是對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一個調查,這一問卷是根據自主學習的定義,Dickinson關于自主學習特點的五點描述,并借鑒了國內一些學者關于自主學習的研究所用問卷改編而成的。調查問卷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形式,從“完全不同意或者完全不符合我的情況”到“完全同意或者完全符合我的情況”,對應1~5分,要求被試者必須從5個選項中選擇一個與自己的想法或做法最接近的答案。本問卷的Cronbach’s Alpha值為0.897,說明本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
4.數據的收集與分析
本調查在2013年3月進行,發放問卷136份,收回有效問卷100份。問卷由筆者在網絡上及課間發出,并向學生說明填寫問卷的具體要求,強調學生要誠懇、準確地對每一個題目,在網絡上直接接收或由學生填寫并當場收回。調查問卷結果使用統計軟件SPSS16.0進行數據錄入、整理和統計分析,采用了相關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的方法。
三 結果與討論
1.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學習成績之間的關系
由表1可以看出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學習成績(CET-4)兩者的皮爾遜系數值為0.338,同時,相伴概率P值為0.001,明顯小于顯著性水平0.01,這說明兩變量這一關系偶然發生的概率不到1%。由此可見,自主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說明自主學習能力越強的學生,其英語學習成績越好。
(3)a:課堂上學生所學內容的了解情況;b:學生學習目標和制訂學習計劃的情況;c:學生選擇和使用學習策略的情況;d:學生對學習策略的使用和學習過程情況;e:學生評價所學內容的情況。
由表2可知自主學習能力五個方面與英語學習成績之間的關系。在“學生設定學習目標和制定學習計劃的情況”和“學生選擇和使用學習策略的情況”兩個方面P值分別為0.001和0.002,明顯小于顯著性水平0.01,因此自主學習能力這兩方面與英語學習成績之間具有非常顯著的相關性。“學生評價所學內容的情況”的P值為0.025,小于顯著性水平0.05,因而與英語學習成績之間也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另外兩個方面,“學生對課堂上所學內容的了解情況”和“學生對學習策略的使用和學習過程的監控情況”的P值均大于0.05,說明這兩方面與英語學習成績之間不存在顯著相關。
3.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學習成績之間的預測關系
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學習成績之間的相關性已經通過相關分析得到了證實,然而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其各個方面對英語學習成績之間的預測力還要通過多元回歸分析才能得出。從表3、表4可以發現自主學習中“學生對課堂上所學內容的了解情況”、“學生設定學習目標和制訂學習計劃的情況”、“學生選擇和使用學習策略的情況”、“學生對學習策略的使用和學習過程的監控情況”、“學生評價所學內容的情況”五個自變量與“英語學習成績”因變量的多元相關系數為0.413,多元相關系數的平方為0.170,表示五個自變量共可解釋“英語學習成績”變量17%的變異量。從標準化回歸系數來看,五個自變量中,“學生設定學習目標和制訂學習計劃的情況”和“學生對學習策略的使用和學習過程的監控情況”的β系數絕對值較大,分別為0.270和0.305,表示這兩個預測變量對英語學習成績有較高的解釋力。
四 結論
本研究對大學英語B級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學習成績的關系進行了實證調查,對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探討。結論如下:
第一,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學習成績之間具有高度的相關關系,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預測英語學習成績,其中“學生設定學習目標和制訂學習計劃的情況”和“學生對學習策略的使用和學習過程的監控情況”兩個方面對英語學習成績的解釋力最強。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繼續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和效率。
第二,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五個方面都與英語學習成績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其中“學生設定學習目標和制訂學習計劃的情況”和“學生選擇和使用學習策略的情況”的相關性最強。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不僅應指導學生制訂適合自身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而且應有意識地強化學生的策略意識,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進行聽說讀寫方面的策略訓練。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渠道,如填寫調查
問卷、參加訪談和討論、記日志等方式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進行監控和反思,從而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和策略運用,選擇和使用適合個人的學習策略,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
參考文獻
[1]Ablard·KLipschultz·R.Self-regulated learning in high-achieving students: Relations to advanced reasoning, achievement goals, and gender[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8(1):94~101
[2]高吉利.國內學習者自主研究述評[J].外語界,2005(6):55~60
[3]胡明珠.大學英語A級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水平相關性研究[D].湖南大學,2011
[4]李江霞.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成績關系的調查[J].教書育人,2006(S1):78~80
[5]龐維國.90年代以來國外自主學習研究的若干進展[J].心理學動態,2000(4)
[6]孫秋丹、黃芳.多媒體網絡自主學習環境下大學英語四級成績與學習策略的關系研究[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2):62~68
[7]唐韶鳳.師范院校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研究[D].重慶大學,2008
[8]趙慧敏.重慶大學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與英語學習成績的關系研究[D].重慶大學,2006
〔責任編輯:項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