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項目化教學作為一種較新的教學方法在高職院校得到了大力推廣,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但在煤炭類專業(yè)的教學實施中尚存在一些問題,作者在本文中總結了近幾年平頂山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煤炭類專業(yè)項目化教學實施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并針對具體問題提出了改進的措施。
【關鍵詞】項目教學 煤炭類 實訓 措施文中總結了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2-0064-03
高職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兼有高等教育與職業(yè)教育的雙重屬性。高職教育的定位是培養(yǎng)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面向企業(yè)、面向第一線職業(yè)崗位的技能型人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近年來平頂山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大力推進了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其中項目化教學就是在借鑒國外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推行的教學改革工程,取得了值得肯定的成果。但煤炭類專業(yè)教學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項目化教學在具體實施中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以平頂山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煤炭類專業(yè)近年來在推行項目化教學中面臨的實際問題為研究,深刻剖析問題癥結,并提出改進措施,以期為今后的發(fā)展提供經驗。
一 項目教學的根本思想
項目化教學起源于歐美的工讀教育和合作教育,是建立在工業(yè)社會、信息社會基礎上的一種現代教育形式,它是以大生產和社會性的統(tǒng)一為內容,以為社會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為直接目的的一種人才培養(yǎng)模式,其顯著特征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這種教學模式的根本目的是希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探索和創(chuàng)新能力。原則上,一個完整的項目結束后學生應該自主完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成果,這個成果可以是有形的產品、也可以是獨立的任務。為此,項目化教學在課堂上要求以學生為主體,老師輔助參與,主張學生先自學,后老師再進行指導,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與積極參與,其優(yōu)點是改變以往單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填鴨式教學模式,完成了師生的角色換位。
二 煤炭類高職教育項目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平頂山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是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其煤炭類主體專業(yè)是最早推行教學改革的試點專業(yè),項目化教學的引入給專業(yè)的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示范引領的作用。然而,受主客觀因素影響,目前項目化教學還存在一些不足,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改進,下面筆者以平頂山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煤炭類專業(yè)項目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1.項目實訓與生產實際容易脫節(jié),“零距離”對接存在困難
項目化教學的設想是將課程教學內容按照工作崗位的需求設計成教學項目,然后以項目為主線,以任務為驅動,以學生為主體,在老師的巡回指導下,最終完成整個項目的實施。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搜集資料、設計項目實施方案、主導項目實施過程,從中達到掌握課程理論知識和提高技能的目的。
然而實踐證明,煤炭類專業(yè)不同于其他專業(yè),其項目實訓與生產實際特別容易出現脫節(jié)的現象。原因是:一方面煤炭類專業(yè)的學生幾乎沒有下井經歷,不了解煤礦生產一線的實際情況。盡管我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讓學生認識煤礦,例如,煤礦視頻、flash動畫、參觀高度仿真實訓室等,但是學生對煤礦作業(yè)環(huán)節(jié)的認識仍舊模糊,讓學生貼近實際地完成項目任務的設計和實施仍然困難;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的煤炭類專業(yè)實踐教學條件還處于模擬化、仿真化向真實化過渡的階段,實訓環(huán)境本身不能很好地貼近生產實際,實訓項目只能模擬或仿真生產場景,其模擬和仿真效果畢竟與真實場景存在差距,所以現階段的項目教學其實訓與生產實際容易脫節(jié),無法真正實現“零距離”對接。
例如:鉆孔施工項目,學生僅能通過真實設備認識鉆機結構、操作方法,實現鉆機的空運轉,卻不能形成真實的鉆機施工場景,所謂的頂鉆、夾鉆、吸鉆等現象更是無法親身體會,實訓效果大打折扣。
2.缺乏長效的管理機制,不利于項目化教學改革
項目化教學雖然已在平頂山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逐步推廣,但仍處于探索實踐階段,需要良好的政策引導環(huán)境和激勵機制。然而學院在這方面的措施尚不完善,不能真正調動教師教學改革的積極性,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打擊了教師的教改積極性。
例如: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只要求任課老師熟知教學內容,能夠熟練地將知識講授給學生,而且可以采用合班上課,學時=課時×班級系數,任課教師上課任務較為輕松;而項目教學則要求授課教師必須花費大量精力進行企業(yè)調研、項目設計、實施規(guī)劃、課堂考核等,而且必須采用小班上課,學時=課時,結果導致項目教學的教師多勞而并不多獲,挫傷了教師參與項目教學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學院還有名目繁多的績效考核項目和工作任務,花費了教師的大量教學精力,使得老師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項目化教學改革中。
因此,缺乏有效的獎懲制度和管理機制容易打擊教師教學改革的積極性,項目化教學有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危險。
3.教學缺乏趣味性,不能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
平頂山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煤炭類專業(yè)學生生源較為復雜,一般由高考成績在三本以下的普高生、三校生(中專、職高、技校的“對口生”)等組成。這些學生多數從小自由散漫,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存在抵觸情緒,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沒有養(yǎng)成自覺學習的良好習慣。但是他們有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的優(yōu)點,對外部世界有著強烈的興趣和接受能力,凡是他們喜歡的事情,他們會積極主動的去追求、去學習。所以,科學設計教學項目,增加學習趣味性是調動這部分學生積極性的關鍵。遺憾的是,目前我們所采取的項目教學尚處于初級未成熟的階段,剛剛擺脫了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設計的課程項目只是體現煤礦崗位的需求,尚未上升到藝術性和趣味性的高度。單調而枯燥的項目設計和任務實施難以全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實現項目教學目標不利。
4.實訓工位不足,影響教學進度
由于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起步較晚,國家對高職的專項教育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目前的職業(yè)教育實習實訓基礎條件相對薄弱,實訓工位有限。為此,項目化教學只能采用分小組、分批次輪流實訓的解決辦法,這種辦法讓學生排隊等待實訓的時間較長,整個項目教學較為費時,其缺點是在有些情況下為了保證教學進度,教師不得不縮短各小組的實訓時間,壓縮實訓周期,最終導致部分項目的實施不能夠深入開展,甚至存在走馬觀花的現象,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
5.考核方式尚不完善,督促學生學習的效果不佳
考核評價是項目化教學課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督促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提高教學質量的最后手段,其考核的特色是過程考核。高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較差,傳統(tǒng)的一張試卷定勝負的考核模式固然不科學,但是可以督促學生學習。然而在目前考核模式尚未完善之前,有部分教師將項目化教學改革理解成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全盤否定,為了突出過程考核而完全摒棄了傳統(tǒng)的試卷考試,籠統(tǒng)地將過程考核設置為“學生出勤+實訓態(tài)度+實訓報告+課程答辯+學生自評+教師評定”,這反而給學生的真實成績評定帶來了一定困難,學生成績普遍集中在某些區(qū)間,不及格現象“人情化”地消失了,綜合成績“人情化”地提高了,不利于督促學生學習。
實踐證明:沒有試卷考試的壓力反而讓學生失去了參與競爭的動力,因為他們只要按時上課、實訓態(tài)度端正、按時上交實訓報告等,根據考核的權重他們就一定能夠避免“掛科”現象。所以,近幾年項目教學中出現了部分學生濫竽充數、敷衍了事的現象。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較之前明顯下降,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目標難以實現。
三 改進措施
1.改革教學管理中的不足,切實提高教師參與教改的積極性
項目化教學在我國高職院校起步較晚,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束縛,新的教學觀念和教學藝術的融入必然要經歷一段時間的磨合,這是一個“認識→改革→實踐→完善”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參與項目教學的老師必然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財力。因此,教學管理部門有必要給予相應的政策傾斜和資金支持,要對參與改革和固守不變的人獎懲分明,讓全體教師感受到改革是大勢所趨,改革是生存之道,沒有改革就沒有前途。管理機構千萬不能對項目化教學改革青睞一時之熱,否則任何政策上的保守和資金上的短缺都有可能打擊改革者的積極性,導致改革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或者最終走向失敗。
2.改革實訓模式,提高項目教學效果
實踐訓練是影響項目教學成果的關鍵因素之一,完善的實訓條件和科學的實訓模式必將有助于項目化教改進程。在目前實訓條件落后和實訓工位不足的情況下,如何扭轉不利因素提高實訓效果呢?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1)加快實訓室建設步伐。爭取政府主管部門和合作企業(yè)的資金支持,建設一批高度仿真的實驗實訓室,使實訓環(huán)境最大程度地貼近生產實際,為學生創(chuàng)造堅強的硬件基礎。(2)轉變思路、開拓創(chuàng)新。為了解決當前實訓崗位不足的現狀,要敢于開放實訓室,允許學生課下自主訓練,只要做到正確引導和科學管理,一定能夠緩解當前因實訓崗位不足而輪流排隊的現狀。(3)校企合作,將項目教學向企業(yè)拓展。爭取主管部門對項目教學的政策支持,加大學院與煤礦企業(yè)的合作力度,可以將部分核心實訓項目放在煤礦生產一線進行,這樣既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讓他們切身體驗生產過程帶來的快樂,真正實現實訓與生產的“零距離”對接。
3.實現課程內容“成果化”,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程內容“成果化”,是指學生通過課程項目實訓形成一些有形或無形產品。煤炭類專業(yè)受自身特點影響,項目教學不會像機械類專業(yè)那樣,學生可以親自動手制造有形的產品,但是煤炭類專業(yè)項目教學可以借鑒機械專業(yè)項目教學的思想,可以通過其他方式實現課程內容的“成果化”。例如:(1)Flash動畫,學生可以將生產工藝過程制作成Flash動畫,Flash的制作過程既是學生對生產工藝的解讀和熟知的過程,又是將計算機技術與煤礦生產融合的過程,學生通過制作Flash動畫既能提高學習興趣,又能實現項目教學目標。(2)小發(fā)明或技術更新,教師通過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開展小發(fā)明或技術更新,不但可以使學生深刻認識煤礦現場存在的問題,還能夠充分挖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的動腦和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4.完善考核方式,體現考評的價值
項目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能力為目標,融職業(yè)能力與職業(yè)素養(yǎng)為一體。項目考核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成果評價,起到督促學生學習的作用。雖然項目化教學注重過程考核,但是過程考核不等于簡單的數學累加,其考核方式要體現科學、合理、可操作、見成效等特點,要以能達到引導學生理論與實踐共同發(fā)展為目的。所以,任課教師要對項目教學的考核改革保持清醒認識,要走出“改革就是完全擯棄傳統(tǒng)”的誤區(qū),對于傳統(tǒng)中有價值的部分要該留則留。如現階段在煤炭高職考核改革尚未形成經典模式之前,一方面要加快過程考核的探索步伐,另一方面還要保留理論考試環(huán)節(jié),可以在所設計的過程考核的基礎上,增加分項目理論考試與課程綜合考試。這樣既能打破一張試卷定成敗的弊端,又能避免因盲目改革所造成的學生理論水平全面下降的現狀。
四 小結
總之,項目化教學是高職煤炭類專業(yè)課程教學的發(fā)展趨勢,雖然目前在改革和實施過程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只要能認清形勢,針對問題善于總結,就一定能夠找到適合煤炭類學生的項目教學模式,并最終能夠實現培養(yǎng)具有一定理
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面向企業(yè)、面向第一線職業(yè)崗位的技能型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潘妤妤.高等職業(yè)院校創(chuàng)業(yè)教育項目教學的特征與實施[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5)
[2]陸靜艷.淺析項目教學角色評價[J].http://baike.baidu.
com/view/2062970.html
[3]李震濤.高職項目課程實施現狀分析和對策研究[J].考試周刊,2010(54)
[4]圖力古日.高職院校項目教學實踐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08(9)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