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化學是醫學院校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也是聯系基礎和臨床的橋梁。要想有效地提高生化教學質量,首先要努力提高教師自身專業素質,做好主導作用;其次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此外,還需要正視差異、因材施教,采取分層次教學;最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構建案例教學庫,將理論與臨床實際聯系起來,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中醫專業 生物化學 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2-0074-02
生物化學是醫學院校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也是聯系基礎和臨床的橋梁,主要研究包括三個層次:生物體的物質組成及生物大分子的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及其調節,遺傳信息傳遞的分子基礎及調控規律。它闡述了正常人體的生物化學以及疾病過程中的生物化學等相關問題,其理論性強,內容抽象,難學難記。而該課程又是后續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生理學、病理學等課程的基礎,該門課程掌握得不扎實,將會嚴重影響后續課程的學習。
長沙醫學院是一所醫學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中醫專業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適應社會對文理素養兼備型人才的需求,長沙醫學院的相關專業在招收對象上更加偏向于文理兼收,而中醫專業更是文科生多于理科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文科生對專業性較強的生物化學課程,在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上比理科生要弱些。鑒于上述情形,學生在生物化學的日常教學中會遇到一些困難,教師必須要嘗試使用一些方法和策略,以幫助以文科生為主的中醫專業學生提高學習生物化學的興趣,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一 努力提高教師自身專業素質
教師自身專業素質是提高生物化學教學質量的最根本因素。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師和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相輔相成的互動雙方。對于生物化學這門發展速度快、與其他學科交叉性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做到游刃有余、信手拈來,就一定要熟練駕馭教材內容,掌握本學科的最新發展動態,了解相關學科的知識,不斷拓寬知識面,優化知識結構,保持知識體系的快速更新,這樣才能使生物化學的講授融會貫通,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才能隨之提高。那么,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參加教學研討會,學習名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態度,了解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多參加各項科學研究活動,使教學和科研相結合,幫助學生接受新知識、新技術和了解新動態。
二 合理運用多媒體課件,將晦澀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
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是提高與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教學已成為現代教育常用的方式之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的課件將圖形、動畫、音頻、視頻等糅合在一起,具有形象、直觀、生動的優點。逼真的三維圖像和動畫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示生物分子的立體結構和變化過程,可使原本抽象、晦澀的理論變得形象生動,這便于學生理解、掌握生物化學理論知識,提高主動學習興趣。如在講解蛋白質、核酸的高級結構時,多媒體能把抽象的概念變成形象具體的三維立體圖像;遺傳信息復制、轉錄、翻譯的過程一經多媒體演示就可以形象地模擬、展現出來,使同學們一看就懂。但在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不能一味地盲目追求多媒體,造成教師對課件的依賴,而忽視了備課環節,使教師成為放映員、播音員,而要隨時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誘導、點撥、啟發等手段,增強與學生的互動。
三 正視差異,因材施教,采用分層次教學
授課教師在生物化學教學過程中不難感到,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方面確實存在著某些差異。當文科生居多的中醫專業學生突然接觸生物化學這門專業性較強的課程時,其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就更加暴露出來了。這就要求教師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可行性的分層次教學模式。鑒于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可將學生根據文理科學生的基礎水平分班教學。將理科基礎好的理科生或文理兼優的文科生組成提高班,而將理科生中的成績較差或理科基礎薄弱的文科生分入基礎班。這樣,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各有側重。對于基礎班,重點放在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上。而對于提高班,除了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外,還可以滿足一部分學生想進一步深造的愿望。
四 構建案例教學庫,注重理論聯系實際
長期以來,由于傳統教學中存在的重理論、輕實踐,重傳授、輕參與的突出問題,嚴重制約了生物化學教學水平的提高。學生或對生物化學學習興趣不高,或不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這是傳統教學的弊端。案例教學在國外的醫學教育中開展較早,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成果。近年來,我國也有部分中醫院校和教師進行了生物化學案例教學的嘗試,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將案例教學引入生物化學課程教學,一方面可為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情況找到直觀鮮明的聯系通道,為學生今后臨床知識的學習和實踐打下基礎;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提高生物化學的教學質量。
總之,對于生物化學這門臨床基礎課程,學生是既愛之又恨之,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還需不斷改革教學方法,使學生真正參與到生物化學的自主學習中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為學生牢固掌握生物化學知識提供保障。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仍需不斷探索,引用新的技術手段,以不斷提高生物化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繼峰.生物化學(第二版)[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
[2]于光、馬宇翔.探討提高中醫藥院校生物化學教學效果方法[J].醫學教育,2010(17):121~122
[3]郭睿、解軍、張悅紅等.醫學院校生物化學教學的幾點體會[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08(10):426~429
[4]李德淳、顧志敏.對文科生源的中醫院校學生進行生物化學教學的建議[A].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中醫藥專業委員會2005年年會文集[C],2005
[5]朱潔、申國明等.高等中醫藥院校護理專業生物化學文理合班教學對策探討[J].中醫教育,2010(29):69~71
[6]楊云、張瑜、李奇峰等.中醫院校生物化學案例教學庫的建設與思考[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2010(33):60~61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