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交禮儀不僅是一門完成學習任務的課程,它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基本人文素養,對踏入社會開始以后的工作生活作用重大。同時,在高職院校的職業教育中,也可規范校園秩序,并在一定程度上引發學生們自覺求知向上的潛在動力,因而,將社交禮儀這門課程生動有趣、富有內涵地授予學生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方法的采用上,場景模擬訓練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潛移默化地加深學習印象,不失為教師授課中的一大法寶。
【關鍵詞】場景模擬訓練 社交文化 職業教育 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2-0104-02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進步和發展,職高院校中的教學方式也變得更加豐富多樣,從過去簡單的老師講、學生聽,逐漸延伸為今天的互動性課堂教育。增加課堂的互動性,也是給予了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如視頻欣賞,小組討論,或讓學生們自主表演發言等,但有時候學生們把握不好,容易把學習的機會浪費在走馬觀花的看熱鬧上,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在多樣化的教學中教師仍需要把握住重點,場景模擬訓練就是一種將學生的創造性與課堂的規范性完美融合的教學方法,在展示社交禮儀的過程中,能夠調動全體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點,寓教于樂,表演者的眼、耳、口、鼻皆得到全方位訓練,還有利于記憶的加深和對禮儀背后人文素養的深入思考。
場景模擬訓練屬于情境教學法,它是指運用表演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社交禮儀的模擬演練中來,讓一個個禮儀規范化為活靈活現的小故事、小場景,可分為情境模擬和角色模擬,學生們參與到其中,通過演示和觀察以達到學習掌握社交禮儀的目的。
一 社交禮儀授課中需要進行場景模擬訓練的原因
1.社交禮儀課程安排的獨特性
首先要明確開設社交禮儀的課程目標是什么,這不是一門簡單的知識課,它需要任課教師通過課程的講授培育出知禮、守禮、行禮的社會需求人才,這門課程的背后有著深刻的文化內蘊,絕不是幾句簡練的總結性語言就可以完全表達的。中華大地一直是禮儀之邦,重視禮學教育從古即有,古代社會有“三禮”著作,圣人孔子有“禮教”,時至今日,人與人交往過程中,“禮”也是衡量一個人人格素養的重要標準,能幫人贏得尊重和信任的重要標桿。正因為禮儀課程對社會的重要性和它本身理論性弱、應用性強的特點,構成了這門課程在教學過程的獨特要求,需要學生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學習,而場景模擬訓練正好給學生們提供了演練的機會,有助于學生對這門課的學習。
2.知識傳授過程中的規律性
針對高職學生的年齡、性格等特點,進行知識教育時本身就有其規律性,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助于鞏固所學。場景模擬訓練法可以先讓學生們了解知識、背誦知識,在宏觀上把握社交禮儀的基本概況,然后通過思考融入表演中。學生們如能流暢地表演社交禮儀過程,一方面達到了學習效果,另一方面也再次加深了印象,有利于知識的鞏固。
3.高職教育培養人才的目的性
我國的高職教育旨在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和工作需求的人才,能力強要體現在掌握課本知識和迅速融入社會生活兩方面。良好地運用社交禮儀是一個人立足社會、展開個體全面發展的有利橋梁,同時,個體的心理素質和人格修養也可以通過學習社交禮儀得到提升。為了成功地達到高職教育培養人才的目標,采用場景模擬訓練法無疑是一條捷徑,它可以更合理地分配課堂時間,有效地利用起課余時間,增進同學們之間的友誼,鍛煉學生的口才與臨場應變能力,學生們也會因此領悟到活學活用的學習方法。
二 場景模擬訓練法在社交禮儀課堂上的運用
1.充分合理地運用教學資源
在進行正式的場景模擬訓練前,要準備好一切可用的教學資源,如與禮儀課程相關的影視資料,不能僅限定為概述禮儀規范的授課性質視頻,而應包括生動有趣的生活片段或電影片段。需要教師和學生一起搜集整理,在課堂上進行放映觀看,可以為之后的場景模擬訓練提供學習的樣本。在模擬訓練中需要用到的道具也要盡量準備齊全,盡量還原再現辦公室、宴飲等表演場景,針對不同的禮儀種類設定相應的場地進行模擬訓練。在講解儀容禮儀和服飾禮儀時,可以提前準備大量的服裝和裝飾用品,擺放在講臺處,請學生根據提示的場合進行選擇穿著佩戴,教師扮演面試官或領導,給予點評指導。在這里服裝配飾等的前期準備就顯得尤其重要,這樣的實物教學也會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識要領。
2.教師設定表演模式
這一步驟在進行場景模擬訓練時至關重要,教師為加強學生們的禮儀意識可以設定不同的模式,和學生一起參與到訓練中去。不同的禮儀形式也可以融合在一起進行創造性表演,像介紹禮儀、握手禮儀和名片禮儀等就可以設定在一個場景內。教師也可以進行隨機考核表演,選擇兩名學生來到講臺前,根據任課教師的語言提示來表演禮儀規范,教師給出一個場景,如電話禮儀,教師可以從旁描述:學生A是某單位領導,學生B是第一次接到領導電話的新員工,現在電話鈴聲響起,請學生B接電話。這樣的表演模式考查禮儀應用,同時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培養學生,能起到很好地鍛煉學生素質的作用。教師選擇不同的表演模式,增加了課堂內容的新鮮度,也是場景模擬訓練最后能否奏效的指揮棒。
3.學生流動性參與模擬表演
為充分利用課上時間,使得每一個學生都得到一定的鍛煉機會,在場景模擬訓練過程采用流動性的方法表演,教師可以先將學生們分成小組,每個小組有指定的表演內容,當一個小組的成員在講臺上進行模擬表演時,其他小組的學生發表評論或感想,并可以替代其中的某個角色設定做不一樣的表演。通過不同角色的分配,小組之間可以參照對比,互相借鑒,也有助于理解不同場合應用不同禮儀深刻的人文內涵。學生的參與熱情是場景模擬訓練成功的重要條件,流動性的參與方式便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避免了一部分人表演一部分人閑著無聊的情況出現。
4.學生評委進行打分點評
每一場模擬訓練之前,先選擇出數名學生坐在評委席上,按照參加模擬訓練的學生們的表現打出一定分數,并給出理由。評委們還可以根據每項禮儀在社會、校園中的應用頻率做出調查報告,進行總結性發言。
三 結論
場景模擬訓練法使得課堂教學生動活潑,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寓教于樂,化無形的禮儀知識為有形的表演形式,無論是身處其中的模擬者還是坐在下面的觀看者,都會從中受益,在練習中日漸養成良好習慣,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翟艷明、崔艷霞、莊士英.對大學生禮儀教育重要性的再認識[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05(5)
[2]丁敏、杜守洪.注重學生能力培養是教學改革的關鍵[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8(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