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的出現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隨著技術的不斷推廣使用,網絡充盈著人們的生活。中學生的思想方式、思維模式以及人際交往也開始發生了變化。作為一名合格的思想政治教師,應該基于網絡時代的特點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本文探討在網絡時代下,如何結合中學生思想政治教學模式不斷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網絡時代 中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2-0113-01
一 網絡時代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
1.責任感的減弱
網絡對中學生的誘惑力比較強,一些自控能力較弱的學生缺乏價值取向。在雜亂無章的信息中,他們無從選擇,導致花費大量時間在網絡上:學業被荒廢,整天沉浸在游戲中,麻木了自己。他們在網絡中接觸污穢信息,思想變得頹廢,萎靡不振。他們一直幻想能夠在網絡中打造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擁有自己的情感世界,釋放情感。但是,最終的結果是學生逐漸遠離本位,一直陶醉在自我的世界里,心理出現扭曲。若這些現象得不到合理管束,將最終影響其人格發展。
2.網絡道德失范甚至出現犯罪現象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網絡逐漸成為人們了解社會的信息庫,同時這也是一個巨大的垃圾庫。網上的信息鋪天蓋地,不良信息充斥學生生活。學生缺乏辨別能力,會盲目接受這些信息。不少的中學生在網上聊天,進行網戀,隨意發布一些危害信息。將網絡當成情緒宣泄之地,在學生的法律意識逐漸減弱,法律對其約束力也越來越弱,思想道德規范逐漸淪喪,犯罪現象層出不窮。在這些學生中,有一些一旦缺乏法律意識和道德約束之后,他們會在網上制造大量的網絡垃圾,故意侵犯他人隱私,盜取網絡資料等。
二 網絡時代中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探索
1.明確網絡管理責任
根據相關法規規定,教育網站、教育校園網應根據規定要求開展工作。并且從法律上規定上網行為,禁止傳播一些淫穢以及暴力信息等。相關單位要根據法律規定開展辦學,使得各個教育網用戶能做到有法可依,提升監督力度。校園網是學生接觸最頻繁的網絡接口,學校有責任對網絡內容進行管理,需要關注網站內容,做好監控工作。還應開展網絡知識講座,組織相關競賽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逐漸引導學生健康使用網絡,使用健康的網絡。只有這樣,才能營造出一個公正、公開、合理的教學環境。
2.靈活開展教學活動
中學思想政治教師可以使用靈活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主動進入學生的網絡生活。教師可以采用開展講座的方式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讓學生掌握詳細的使用信息方式;教師也可以進入聊天室,使用心理教學法和學生進行聯系。教師充當學生的知心朋友,及時收集學生信息,對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及時給予幫助。教師用自身具備的知識引導學生、關注學生。校園教育網站建設至關重要,完善的網站建設和網頁內容,給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范圍,實現資源共享教育;網頁上應該體現出校園文化,將我國優秀的民族文化體現出來,實現教學目的。可以在網站上開設一些欄目,像“哲學殿堂”、“心理聊天室”以及一些“紅色旅游”等,這些欄目應和思想教育內容聯系起來,基于網絡傳播基礎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毛澤東思想等融入其中。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學生表現出叛逆、思想活躍,思想教育工作顯得至關重要。思想政治教師要把握好網絡教學資源,將枯燥無味的政治知識靈活有趣地傳輸給學生。
3.培養出工作效率高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學校開展網絡互動教育工作,這些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關鍵是擁有一支高素質隊伍,他們用飽滿的熱情、積極的心態、高效率的工作投入思想教育工作中。但是,當前我國思想教育工作隊伍素質較低。面對高速發展的網絡,網絡給這些人員帶來新的挑戰和問題,使得教育工作者承受巨大挑戰。教育工作者應充分認識自身的不足,對學生的網絡活動進行心理教育。雖然教師面臨巨大的難題,但是只要掌握好教學方法,就可以在網絡浪潮中處理好網絡教學問題。教師從教學主體逐漸轉為學生學習的好伙伴,尤其是在網絡環境下,學生的學習不再由教師統一布控,學生擁有更大的空間,他們能獨立思考,能獨立開展學習。該教學方法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可以幫助學生消化課程知識,增強學生的社會實踐意識。
三 結束語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推廣使用,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隨之出現——網絡教育。該教育方式作為一種社會影響因素影響教育質量,思想政治教師應把握這個時代下學生心理變化的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進行應對,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網絡技術發展推動社會不斷發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在網絡影響下,也開始轉變教學手段,尤其是思想政治課程教學。
參考文獻
[1]黃文平、王莉等.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課程改革與評價——以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5)
[2]鄒佰峰、李楊格樂.情景教學過程中的大學生思維方式培育研究——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5)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