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家教育改革,推行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愛,是個廣泛卻又深刻的概念。教育中因為愛,讓人感動;因為愛,讓人迷途知返;因為愛,讓人相守相伴;因為愛,讓人成長。素質教育中傳遞的愛給家庭、給老師的教育帶來了很大的促進作用,讓學生的情感價值觀得到升華,甚至產生一生的影響。
【關鍵詞】愛的教育 挫折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2-0115-02
校園里的銀杏樹又到了落葉紛飛的時刻,看著隨風起舞的樹葉,不禁讓人感慨萬千,它孕育了多少片嫩葉,又送走了多少片黃葉,寄托了多少思念。執教多年,每每回顧過去,感動點點滴滴。學生在高中階段,是身體成長的階段,也是心理開始走向成熟的階段。引導他們學會愛非常關鍵,來自老師、來自家庭、來自社會,不同的愛給予他們不同的成長經歷,也留下了不同的心理變化。身為老師同樣感受著每段不同的心路歷程。
筆者在工作的第二年,榮幸地參加了學生的軍訓,這個班是學校的實驗班,班主任是位充滿活力的女教師。雖然已經是第二年了,但是接觸到新的班級、新的學生總是充滿著新奇,有著與學生同樣的心情,也有著作為教師神圣的使命感。
一個星期的軍訓,也是我們感情相融的第一步,隊列動作的訓練,鍛煉著學生的身心;內務整理,訓練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看到他們燦爛的笑容,我覺得我是個肩負重任的老師,消除了許多顧慮。
第一次家長會是軍訓結束后投入學習的第一次家長和學校雙方的交流。學校組織新老師擔任副班主任,以鍛煉新教師的實踐經驗。家長的見面會舉行得深刻而有意義,他們對孩子的希望令人感動而且使人充滿敬意。
家長會結束后,一個家長拉住了我,她看上去顯得有些蒼老,但眼睛里卻透露著一種信心和堅定。她有些拘謹,開始的時候有點猶豫,但是當孩子走到身邊的時候,她就鼓起了勇氣。她的家是個單親家庭,經濟能力有限,只要能賺錢,不管多苦多累她都愿意去做。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就拋棄了自己的面子,一切為了孩子,無論如何都要讓孩子上學,但僅憑她的能力,在現今經濟發展的時代,照顧一個孩子是多么不容易啊!我是年輕人,她足以做我的長輩。聽她說著,聽著一個母親望子成龍的殷切希望,聽著經濟時代下一個貧困家庭的掙扎,再看看一張滄桑的臉,一雙堅定卻無奈的眼睛,我的心深深被震撼了,想著自己的父母,用同樣的辛苦換來孩子的成長,我眼睛濕潤了,說不出一句話來,我只是一個勁兒地點著頭,用我理解的目光答應她對于一個晚輩殷切的請求……
像每個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生一樣,我也有著自己的憧憬,走上教育的崗位,我想象著學生天真的笑容,也想著調皮學生的搗亂,如何去對待每個學生始終是心中所思慮的。但是在和這個母親談話后,再次面對學生時,我少了很多想法,浮現的就是那滄桑的臉上堅定無比的眼神。一次課上,有學生調皮,我非常生氣,想大聲訓斥他們一頓,但我沒有這樣做,卻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就是這個母親的故事,作為父母,辛苦賺錢,孩子卻大手大腳地花,父母殷切的話語,孩子們卻當作耳邊風,父母放下自己的面子和需求,孩子們卻把它當作踏板石。一個人把自己的面子放下,是多么的不容易。故事講得短,但是慢,因為自己的眼圈紅了,我又想起了那眼神和那張臉龐。學生們都不講話了,低下了頭……
課后,我帶著沉重的心情回到辦公室,也沒有批評那些搗亂的學生,但是學生主動到辦公室找到我,少了平時頑皮的眼神,多了些靦腆,他們是來道歉的,我想這一刻他們是帶著真誠而來的。
后來的課,我上得很輕松,他們聽得很認真,很認真……
這一次深刻的感動,伴著我并時刻提醒著我,我是帶著天下父母的希望和寄托走上教師崗位的。天下的父母,是他們用辛勤和自尊來護航,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總會想起那堅定的眼神還有那滄桑的臉。
高中階段的學生,思想不斷成熟,他們有著叛逆的心理,但是他們也是處于需要引導的階段,如果是用懲罰代替誠意的心靈規勸,那就會引起他們的逆反心理,效果反而不好。
有個很出名的教授曾這樣寫道:教師用自身的情感,堅忍不拔的教學意志,親切和藹的面容,期待鼓勵的目光,形象生動的手勢,真摯傳神的表情,能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深化,產生肯定的心理傾向而愉快地接受教師這種熱情的感染。教師這種情感與自信的統一,喜悅與莊重的協調,并伴隨著真摯流露出來的情緒,會自然地影響課堂的節奏和氣氛,并感染學生,它強烈地感染學生的心扉,使其情感油然而生并波瀾起伏。課堂上師生雙方既有追求知識的“同頻共振”,又有交流思想的情感共鳴,這樣師生間的協調默契,教學中的知情統一,既提高了教學效果,也培養了情感。
我深深體會到了這個教授的話,也讓我在走上教師崗位后有了第一次的成長。我想在未來的路上,我一定盡自己的努力去做個帶領者,在我的教學生涯里繼續感動,為了天下父母的期望,為了學生的傲人成績。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所以不少家長都認為,要盡可能使他們少遇到困難,最好是不遇到困難。一旦遇到困難就包辦處理,孩子逐漸變得過分依賴、懶惰、懦弱。離開
了父母,不但不會照顧自己,還不能和同學友好相處,性格孤僻;對身邊的不平事,對需要幫助的人冷漠對待,甚至對自己的親人也是如此。這樣的愛帶給孩子的最終是什么呢?
湖南衛視的《變形計》,我深深地被節目中最真、最善的人性所感染,也同樣被片尾曲《如果我們換一換》的歌詞所觸動:“這世界總是有很多不同,我們也有不一樣的夢,太過執著,讓一切變得冷漠,向前走,留下的是難過。……如果換一換,站在別人的角度,也許能明白,有些事是自己糊涂,用心去看清楚,曾經犯的錯誤,告訴命運,我們沒有輸。”
挫折教育:用逆境培養最優秀的孩子。縱覽古今中外,許多取得輝煌成就的成功者往往都是經歷過巨大挫折和失敗的人,而非生活中一帆風順的人。因為生活一帆風順的人對成功的渴求不夠強烈,對失敗的經驗不夠豐富,蓄勢待發的力量不夠深厚,因此無法爆發出最強大的潛力,也就無法取得最耀眼奪目的成就。而那些在逆境中飽經風霜的人經歷了挫折的殘酷洗禮,對成功有著狂熱的渴望,對機遇有著深切的渴求和敏銳的觸覺,當成功的機遇到來時,他們絕不會錯過!
挫折教育是指讓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遭受挫折,從而激發受教育者的潛能,以達到使受教育者切實掌握知識的目的。在教育過程中,對受教育者進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許多到達光輝頂點的人往往不是最聰明的人,而是那些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人,這是因為,那些自認為聰明的人往往會選擇走一些所謂的“捷徑”,這些“捷徑”往往會錯失一些非常有意義的鍛煉機會;而那些生活在逆境中飽經風霜的人,才更能深刻地理解什么叫成功。
所以,愛有很多種,無論選擇哪種愛,都值得深思。愛不要短暫,愛要長久,愛要意義深遠!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