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數學教師必須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如何有效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本文結合個人教學實踐,分析了當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提出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課堂教學 現狀 教學質量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2-0152-01
一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競爭的本質是人才的競爭,為了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課改勢在必行。數學作為初中知識中的重要學科,具有邏輯性和科學性強的學科特點,另外,數學的知識點聯系緊密,基礎很重要,如果基礎打不好,后面的知識就很難學。作為數學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結合學生實際,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來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二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與學生雙向互動的學習過程,要想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必須靠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來完成。但當前,在課堂教學上教師與學生的現狀都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1.教師方面
首先,初中數學教師每天的工作時間遠超過八小時,加上應試教育的壓力,休息時間還要備課和批改作業,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和多方面的壓力,讓大部分老師的身體和心理都處于亞健康狀態。其次,在數學課堂教學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課堂上教師平鋪直敘多,不注重創設情境,教師講得多,學生活動的時間少。再次,在課堂教學中問題的設計不夠合理,沒有更好地啟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學生方面
首先,要合理安排課程時間。學生每天從早到晚要學習多個學科,如果讓學生對同一學科注意時間過長,則會使學生在課堂上感到疲勞和緊張,久而久之,不僅會影響教學質量,還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其次,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對教學內容進行多次、反復、單一的教學和機械的訓練,會使許多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再次,學科總課時的增加,使學生根本就沒有時間參加綜合實踐活動,整天應付上課、作業和考試,身心俱疲,日復一日枯燥的學習生活,把學生變成了只會學習的書呆子,失去了應有的活潑天性和學習信心,綜合能力得不到發展,學習效果也不理想。
三 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
1.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師法乎上,得乎其中。”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實踐者與組織者,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個人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通過業務學習,網絡研培等途徑,不斷提高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駕馭課堂教學。
2.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創設輕松的教學氛圍
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首要的任務是要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特別在中學,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發展還不成熟,正處于叛逆期,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影響會很大。因此,首先,教師要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上,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對學生進行教育;其次,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以表揚和鼓勵為主,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也要適當加以引導,不要隨便批評學生的錯誤;再次,教師要做到語言友善親切,態度和藹可親,充分尊重和熱愛學生,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3.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傳授為主,限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新的教學理念要求課堂上學生是主體,教師要做到“精講精煉”。教學形式的改革,使原本單一的教學模式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轉變。新的教學模式注重對學生合作、探究、創新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能力。為了豐富教學形式,教師可采用發現式教學法、談話探討教學法、自學輔導法和講授教學法等,還可以結合數學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點,通過對教學效果分析、比較,提煉出符合本學科教學內容特點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四 結束語
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是一個重大的課題,需要每一位奮斗在一線的數學教師以飽滿的熱情、創新的教學理念投入到課堂教學改革中去。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最終目標。“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在實際工作中,要不斷地積累教學經驗,尋求新的教學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創新能力為根本目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責任編輯:駱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