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課堂教學中,情感教育對提高教學效果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在新課程改革中,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實現素質教育目標。特別是對于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通過情感培養來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成績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從數學教學中的情感培養進行論述,就如何幫助學困生提高學習成績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 情感培養 學困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2-0155-01
一 數學課堂教學中加強情感培養的重要性
新課程改革中,總體指導思想就是在課堂教學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創設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相比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數學較差的學生由于受到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智力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在數學學習上感到十分吃力,成績不理想,從而在數學學習中逐漸產生消極情緒,對于數學學習不感興趣,導致數學成績越來越差。興趣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學生對數學學習感興趣,自然就會付出更多的努力與激情,學習自然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是提高數學成績較差學生成績的首要措施。
二 課堂教學中針對學困生情感培養的有效措施
1.創造良好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在教學中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是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常用教學手段。教師有針對性地創設具有一定形象性和色彩性的教學氣氛,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初中生年齡都比較小,都有很強的自尊心,教師要多鼓勵、少批評、多溝通和交流,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之中。特別是平時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更需要課堂上的鼓勵和表揚。
2.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以往的數學中,很多農村教師受到應試教育模式的束縛,片面地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在教學中對于學生數學素質培養不夠。對于數學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要想從根本上克服數學學習不好的問題,需要逐步提高他們的數學綜合素質。通過實踐、參與、體驗和交流合作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真正地愛上數學。數學探究活動是較為有效的活動組織形式,可以調動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教師要以探索問題為教學契機,發掘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如在學習“概率初步”時,可以布置這樣的探究活動:擲一個質地均勻的正方體骰子,骰子的六個面上分別刻有1至6的點數。請考慮以下問題,擲一次骰子,觀察骰子向上的一面:(1)出現的點數是7,可能嗎?這是什么事件?(2)出現的點數大于0,可能嗎?這是什么事件?(3)出現的點數是4,可能嗎?這是什么事件?這樣就能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教師還可以采取組織游戲和小組活動等多種方法,借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
要想讓學生多參與課堂學習活動,除了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外,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首先,要加強課前學習方法指導。由于成績較差的學生基礎不好,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很難快速地掌握所學內容,這就需要學生提前做好預習。特別是書上的例題要提前吃透,劃出自己不懂的地方。這樣,學生明確了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學習過程中才能有的放矢,認真聽講,避免出現以往的因為聽不懂而放棄的現象。數學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在預習時,可能抓不住重點,教師還可以提前布置預習作業,來幫助學生有針對性的預習。
其次,重點指導課堂學習方法。認真聽講是學習的第一步,學生必須學會集中注意力聽講,并用數學思維主動思考。因此,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思維去思考。如在學習《分式》的《從分數到分式》一節內容時,當x為何值時,分式有意義。這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已知分式有意義,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為零,進一步解出字母x的取值范圍。接著教師可以提出擴展問題,如題目為:當x為何值時,分式無意義,應怎么解題?這樣可以使學生一題二用,也可以讓學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關概念。
三 結束語
總之,從興趣入手,調動數學學困生的學習熱情,讓其愛上數學不是一日之功,這需要教師善于與學生進行接觸和溝通,因材施教,結合教學實際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多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從各方面努力,這樣才能真正地改善數學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斌.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淺析[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12)
[2]孟亞敬.淺談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的誤區[J].學周刊,
2011(13)
[3]徐瑩.淺談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J].中國校外教育,2008(36)
〔責任編輯:駱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