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中學數學學習過程中,幾何證明題是較難逾越的一個重點和難點,而幾何證明題的重點突破口又是題目的分析方法,所以掌握一定的幾何證明題的分析方法顯得尤為重要。中學幾何題證明方法一般分為直接證明和間接證明兩種,有些題目如果直接去證明,不但關系復雜,而且思路繁瑣。在應試的過程中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內解決問題,但當你換一種思路,用間接的方法去考慮,往往能夠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間接的證明方法一般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反證法,另一種稱為同一法(又稱統一法),兩種方法各不相同。反證法在教科書中有較為完整的學習體系,而同一法卻沒有給出明確概念和用法,但教科書中的例題卻能經常用到同一法,現就同一法的用法做簡單概括說明。
要想用好同一法,就必須先對同一法有較為明確的概念區分,雖然學界對同一法一直存在爭議,但王學賢老師曾用集合的觀點很好地解釋過同一法的實質,大致內容是:每一個數學命題都是由條件和結論兩部分構成的,一般的命題可以描述為如果(若)某些對象具有某種性質a,那么(則)它們就具有某種性質b,在這里,條件是“某些對象具有性質a”,結論是“它們具有性質b”,如果把具有性質a的對象集合記作A,把具有性質b的對象集合記作B,把某些對象中任一對象記作x,則x∈A。若原命題是真命題,則x∈B。因此,命題用集合描述就是:A是B的子集,即A B。同樣,其逆命題就是B A。顯然A不一定等于B,即原命題成立,逆命題不一定成立,但當集合A僅含有一個元素m,集合B也僅含有一個元素n時,A=B,此時,原命題成立,其逆命題也必然成立。因此,得到下述基本原理:如果一個命題的條件和結論所指的對象都唯一存在時,則原命題、逆命題等價,這個基本原理叫做同一原理。例如“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是底邊的中垂線”就符合同一原理。當一個命題符合同一原理,且直接證明比較困難時,可轉而證明它的逆命題,這種證明方法就是同一法。具體的做法是:欲讓某個圖形A具有某種性質B時,先構造一個具有性質B的圖形A′,然后證明圖形A′就是圖形A,實質上是用證明逆命題來間接證明原命題的正確。下面通過幾個例題更加清楚地來認識同一法。
例1:如圖1所示,E是正方形ABCD內部的一點,∠ECD=∠EDC=15°。求證:△EAB是等邊三角形。
分析:因為在正方形ABCD內部使得∠ECD=∠EDC=15°的點唯一存在。同樣,在正方形ABCD內部以AB為邊的等邊三角形也唯一存在,因此,此題符合同一原理,可以用同一法來證明。
證明:以AB為邊,在正方形ABCD內作等邊三角形E′AB,連接E′C、E′D。
∵E′A=E′B=AB=DA=CB。
∴∠CBE′=90°-60°=30°,∠BCE′=(180°-30°)÷2=75°。
∴∠E′CD=90°-75°=15°。
由此可見,E′和E實際上是同一點,故△EAB是等邊三角形。
例2:如果一條直線截三角形的兩邊所得的線段對應成比例,那么這條直線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邊。
分析:如圖2所示,在△ABC中,若AB邊上D點確
定,則在AC邊上滿足 的E點唯一確定,從而DE
也唯一確定,另一方面,過D點平行于BC邊的平行線唯一存在,因此此題符合同一原理,可先作DE′∥BC,然后證明DE′和DE重合即可。
證明:過D作DE′∥BC,交AC于E′。
在△ABC中,∵DE′∥BC,∴ 。
又 ,∴ ,則 。
即 ,∴AE′=AE。
故E′和E重合,DE′和DE重合。
∵DE′∥BC,∴DE∥BC。
例3:如圖3所示,梯形ABCD中,AD∥BC,AD+BC=AB,F是CD的中點。求證:∠DAB的平分線過點F。
分析:只要連接AF,證明AF平分∠DAB,或作∠DAB的平分線于DC相交于點F,證明F是DC的中點即可。
證明:連接AF并延長與BC的延長線相交于點E。
∵梯形ABCD,∴AD∥BC,∠D=∠ECF。
又∵∠AFD=∠EFC,DF=CF。∴△ADF≌△ECF,∠E=∠DAF,AD=CE,即BE=BC+CE=BC+AD。
又∵AD+BC=AB。∴AB=BE,∠E=∠BAE,∠DAF=∠BAE,即AE平分∠BAD。
又∵AE過F點,∴∠DAB的平分線過點F。
例4:如圖4所示,在三角形ABC中,M為線段AB
的中點,D為AB上的另一點,連接CD,N為CD的中點,P為BC的中點,連接MN,Q為MN的中點,試證明直線PQ平分線段AD。
分析:因為過P、Q兩點的直線與AD的交點和AD的中點都唯一存在,所以題目符合同一原理,若直接證明,因關系復雜難以證明,因此可采用同一法證明,欲證直線PQ平分AD,可先取AD的中點為E,然后證明P、Q、E三點共線即可。
證明:取AD的中點為E,連接NE、PM、NP。
∵AE=ED,DN=NC。
∴EN∥AC且EN= AC。
同理可證,PM∥AC且PM= AC。
∴EN∥PM且EN=PM,四邊形PNEM為平行四邊形。
連結PE,因為Q是MN的中點,所以對角線PE必過Q點,即P、Q、E三點共線。
∴直接PQ必平分AC。
通過上面幾個例題中可以看出,要想能夠正確快捷地利用同一法解決幾何題,首先要能夠快速地判斷出題目是否符合同一原理,只有在符合同一原理的情況下才能夠運用此法。實際上,同一法的根據是原命題和逆命題等價,通過證明逆命題正確來判定原命題正確,這一點要與反證法注意區分開。任何命題的原命題與逆否命題都是等價的,而反證法是通過證明逆命題的正確來判斷原命題的正確,所以從理論上講,任何命題都可以用反證法來證,能用同一法證明的題目都可用反證法證,而同一法只適用于一些特殊命題的證明。
〔責任編輯:駱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