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班級為單位 團體輔導 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5-0002-02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逐漸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994年8月,《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通過多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全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目前大學生心理問題日趨嚴重,建立一種行之有效的心理輔導方式十分必要。
一 “以班級為單位”團體輔導較之其他形式的心理教育有其突出的優勢
1.“以班級為單位”團體輔導有相似的問題,目的性明確
大學生大都處在相似的身心發展階段,有共同面對的發展課題和成長困擾。如適應、學業、生涯規劃、人際關系、戀愛、就業等問題。通過團體輔導活動,不僅能使大學生們通過團體互動了解同齡人多有類似的問題,減少孤單和不幸的感覺,滿足大學生的團體生活需要,而且能培養大學生的社交能力、組織能力,增進友誼,樹立團體意識等。
2.“以班級為單位”團體輔導感染力強,影響廣泛
“以班級為單位”團體輔導中成員間積極互動的人際關系正是每個班級成員發生改變的基礎,而每個班級成員的改變也正是整個團體動力性的體現。團體輔導是多向溝通過程,對每一個班級成員來說,都存在多個影響源。每個班級成員在接受來自團體每一個成員的幫助的同時,也可以成為幫助其他成員的力量。在團體情境下,成員可以同時學習、模仿多個團體成員的適應行為,共同探尋解決問題的辦法,從多個角度了解自己、認識自己。
3.“以班級為單位”團體輔導可建立并完善健康教育系統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統通常是“校—系—班”三級體系,前兩級系統中的隊伍素質和工作實效性正在逐年提高,而班級層面的基層工作雖重要卻薄弱。專兼職心理老師直接深入班級,或有心理健康教育素質的輔導員,以全班學生作為輔導對象進行團體輔導。不僅可以給心理委員和班干部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可以直接幫助學生樹立心理成長意識、促進和諧班風的形成、提高成員的互助效果。
4.“以班級為單位”團體輔導可完善大學生的支持系統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與支持系統有密切的關系,而班級是其大學四年最重要、最穩定但最難回避的環境。積極的班級氛圍就像大學生的“心靈家園”,讓成長的煩惱煙消云散。茫然時有人探討,困難時有人扶持,愉悅時有人分享。而消極的班級氛圍就像大學生的“污染源”,讓原本艱難的成長之旅雪上加霜。漠不關心讓人沒有歸宿感,惡性競爭讓人惶恐不安。
二 團體心理輔導在各年級自然班的實施
在充分了解不同年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前提下,將團體輔導分為四個部分在各自然班中進行。
1.在大一新生班級中開展適應性團體輔導
大學新生第一次離開家門進入大學,面臨著思想、學習、生活、人際等全方位的適應,這樣的變化使他們很多人無所適從,出現情緒不穩、心理負擔加重的情況,容易導致焦慮、抑郁、身心疾病或精神疾病等心理危象。為了讓新生盡快適應環境,健康成長,可以將團體輔導應用于新人入學教育中,為大學新生及時地提供幫助,將有利于他們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
2.在大二學生班級中開展情緒管理團體輔導
大學二年級學生經歷了大一的新奇與緊張,初步認識了大學生活,情緒發展處于兩極性與矛盾性并存的階段,表現活躍熱情,既富有創造性,又具有強烈的沖動性、爆發性和不穩定性。因此,這個時期的學生更需要對情緒的引導控制和管理。讓他們在活動中認識情緒,學會管理情緒,提高自信心。
3.在大三學生班級中開展性教育與戀愛心理團體輔導
大學三年級學生或多或少會經歷一些感情上的問題,若不能得到較好的解決,將形成心理困擾,同時,這段時期學生對性教育的渴求達到高峰,所以對這段時期的大學生開展性教育與戀愛心理輔導,無論對其健康人格的培養,還是對促進和諧校園建設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4.在大四畢業生班級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團體輔導
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更成為導致大四學生心理問題的最主要原因。“以班級為單位”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著眼于全體學生的自我成長,充分利用群體的教育資源,具有更靈活和開放的活動形式,以“互動”和“體驗”為原則,充分調動了積極性,所以更具有遷移性、長效性和普及性。
班級是大學生最基礎的團體單位,班級氛圍、成員之間的相互作用都對大學生的心理產生影響。因此,“以班級為單位”團體輔導可滿足大學生的成長需要。在輔導過程中班級氛圍和同學關系的改善可以直接改善大學生的支持系統,面對成長的困惑有外在的“緩沖帶”和“支持系統”,同時在溫暖、接納、支持的氛圍中,大學生可以大膽嘗試新行為、調整新認知,從而自我成長。
參考文獻
[1]張焰.團體心理輔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特殊影響機制[J].高校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05(2)
[2]張曉玲、李佳.大學生性與戀愛心理困擾團體輔導方法與效果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2)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