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迅述發展,當今社會步入網絡時代。本文通過分析圖書館音像資料網絡化的可能性與必要性,基于圖書館工作的現狀對音像資料的開發與利用提幾點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圖書館 音像資料 網絡化
【中圖分類號】G25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5-0200-02
圖書館中的音像資料主要是指作為記錄和傳播文字、圖像和聲音等原始信息并借助電子設備進行視聽傳播的資料,與傳統的文字資料相比具有生動性和直觀性等特點,有較大的受眾群體,受到各高校讀者的廣泛歡迎,是當今高校圖書館必不可少的文獻形式之一。近年來,隨著讀者需求的增加,對圖書館音像資料的智能化和信息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勢下,音像資料的開發與利用的網絡化成為必然的課題。
一 音像資料網絡化的可能性與必然性
1.可能性
隨著當代社會進入網絡時代,計算機網絡因其時間、空間上的自由性和便捷性與網絡資源的時效性和觀賞性,受到人們普遍青睞,高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網絡的依賴程度也隨之增加。網絡技術的發展有利于圖書館進一步向數字化轉變,通過計算機網絡對館藏文獻信息(包括文字、圖像、影音等資料)進行有效的集中管理,便于讀者足不出戶就能查閱到豐富的電子資料,使資源信息的傳播手段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明顯優越于傳統的圖書資源傳播方法。音像資料網絡化的實現對提高圖書館館藏文獻的利用率和適應當今社會發展要求具有重大的意義。
2.必然性
隨著圖書館館藏文獻資料的大量引入,音像資料逐漸增多,需要一種有效的管理系統運作。此外,隨著受眾群體需求的增加,要求圖書館投入大量的資金購置音像資料,將有限的資金投入音像資料的網絡化,便于更有效地實現資源的優化、合理配置,同時還可避免資源的限制浪費,便于資源的及時更新等。現階段音像資料的管理在市場采購、資料保存和資料管理方面還存在許多不足,音像資料的推陳出新無法在質量上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保存和欣賞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設備和資料缺乏有效的保養與更新,而且在音像資料的存儲與外借過程中也缺乏完善的管理模式,不像紙質文獻的借閱具有成熟完備的專業工作人員和借閱程序,導致負責人往往無法迅速準確地找到讀者需要的音像資料,最終使許多文獻資料長期處于閑置狀態,利用率較低,這就要求音像資料的管理實現網絡化管理模式。
二 圖書館音像資料管理現狀
以前的高校圖書館館藏音像資料以幻燈片、錄音帶和激光唱片等載體形式為主,隨著高校圖書館的現代化發展,圖書館館藏文獻數量增多,規模日益擴大,用戶個性化需求增加,使現代化高校圖書館音像資料館藏在原有的載體形式之外,還增加DVD、CD、VCD等光盤載體形式,具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數量眾多等特征。在音像資料的管理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專業工作人員的明顯缺乏
由于音像資料的管理不同于傳統的紙質資料借閱和整理,高素質的專業管理人員的缺乏是一個較為明顯的特征。館中音像資料管理人員對資源熟悉程度不高,應用經驗不足,不管從數量還是質量方面都有缺陷,在音像資料的清點、分類、掃條碼和上架維護等工作中都難以勝任,管理工作較為粗糙,無法滿足館內需求。
2.資源儲存傳播設備尚待更新
音像資料的儲存和傳播需要完善、有效的設備保障,然而圖書館的現狀明顯無法滿足這些需求,音像資料的存放標準尚不統一,隨著文獻資料的長期使用,儲存環境條件不足——溫度、濕度的控制不力,資料的保管條件簡陋,由此導致了音像資料的載體物理形式發生開裂、變色、被磁化、出現霉點等現象,以至于文獻資料無法讀取使用,加之這些數字化的資源往往只是簡單地儲存在DVD、CD光盤中,沒有及時更新于網絡,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音像資源管理中的缺陷
圖書館藏的音像資料因為缺乏及時的更新和完備的管理體系,導致其資源全面性不足、內容陳舊、管理手段落后。由于圖書館的購書經費有限,無法及時地更新和補充最新的資源,無法將優秀的影視資料作品、講座論壇資料等展現給廣大讀者。同樣,由于音像資料室規模較小,硬件設備差等客觀條件的不足,也影響到音像資源的利用率。另外,由于缺乏專門的宣傳和指導,讀者對于音像資料的了解不足,使讀者無法了解音像資料室中儲藏大量的優秀專業作品資料,不利于讀者的接受和資料價值的體現。
三 音像資料網絡化的實現策略
目前,許多高校圖書館都引進了先進的網絡集成系統,實現音像資料的數字化,讀者可便捷地從網上檢索瀏覽和下載使用所需的資料。在音像資料網絡化管理體制建立過程中,應根據圖書館的自身特點和讀者需求,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高品質資料管理體系,它的實現包括以下幾方面:
1.咨詢服務
音像資料的管理首先需要有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因此圖書館應當選擇具有高文化水平、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的工作人員,并注重館員的學習和培訓,從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要實現音像資料咨詢服務的便捷化,可以選擇多種手段,如采用分期發布最近的音像資料的方法,不斷地更新信息資源的傳送,建立BB平臺,建立網絡意見箱便于收集讀者需求,公開圖書館的負責人聯系電話,便于服務的完善和改進,提升服務水平。咨詢服務宗旨:盡量將最新的資訊以最快捷的形式發送給讀者,將虛擬資料與實體資料相結合,提供有效的快速服務。
2.檢索服務
檢索服務體系的科學化,與音像資料的利用有著直接的影響。在音像資料的流通和上架過程中,首先,確定音像資料的檢索方法,制定清晰有序的上架、排架體系。具體做法如下:根據中圖法分類,結合本館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索取號排架方案,將雜亂無章的音像資料分門別類地歸納上架,科學管理。此外建立資料導航目錄(含電子版和紙質版),力求給讀者提供檢索便捷性和操作簡單化的服務平臺,有能力的館員還可根據讀者需求提供各個學科專業領域的資源檢索服務。
3.音像資料庫
圖書館應利用多種渠道積極開發和利用互聯網的便捷,及時更新館藏資料,收集有用的系列音像資源,充實館藏文獻質量。首先,以電子的方式建立圖書館音像資料庫,制作專門的資料網頁與Internet相連接的平臺;其次,應當引進先進的技術,實現對音像資料的數字化加工和使用,包括把模擬音像資料轉化為數字音像資料,以及將已經數字化的音像資料轉化為需要的多種形式(如WAV、RMVB、MP3等),同時可以引進VOD(在線視頻點播系統),實現視頻的多人使用、隨時隨地播放,使讀者自主點播和收看節目。將有利的音像資源通過錄制等手段制作成內部資料以供需要的讀者學習使用,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音像資料庫平臺可以建立如同紙質資料閱覽室一樣的電子閱覽室——具備圖文、聲音并茂的多媒體設備場所,為讀者營造寓教于樂的圖書館文化氛圍。
4.資源共享
將紙質書本中所附光盤整理建立成數據庫,將光盤壓縮為ISO等數據格式供讀者下載使用,以實現網絡共享,這樣讀者就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通過互聯網提供的網絡平臺實現音像資源的使用價值。此外,還可以追求館際、地區甚至全國的資源共享的實現,單個圖書館的音像資料必然有限,因此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館際資源的共享可以為讀者帶來更大的便利和更豐富的資源。作為資源共享的一方,當然前提是要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館藏系統,有選擇性地充實相關的音像資料,資源共享有助于讀者面對包羅萬象的世界擁有更多的選擇。
此外,在圖書館音像資料的管理過程中還要注意認真貫徹國家的相關規定,同時加強設備管理,注意資源的長期保存,提高館員的服務水平,開展多種多樣的宣傳活動,充分發揮管理工作中人的主觀能動性,本著以讀者為本的原則,發揮音像資料網絡化的應有價值,切實做好圖書館影像資料的開發和利用工作。
參考文獻
[1]張慧茹.淺談高校圖書館的音像閱覽服務[J].科技信息,2011(1)
[2]李少貞.新形勢下高校圖書館采編工作的變化及對策[J].河北科技圖苑,2009(2)
[3]周金玲、楊飛雄.音像資料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蘭臺世界,2009(2)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