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病人迅速增加的勢頭不容忽視。達州渠縣地處四川盆地東部,據當地調查研究發現糖尿病是當地的高發病之一。此次調查旨在探明四川省達州市渠縣人民對糖尿病知識掌握的現狀并宣傳糖尿病的防治知識。
【關鍵詞】糖尿病 現況 預防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5-0195-02
一 調查對象與方法
2013年7月11日至17日,在達州市渠縣隨機發放調查問卷950份,回收917份,回收率達96.53%,有效問卷882份,有效率達92.84%,符合統計學標準。采用自制的《達州市渠縣糖尿病問卷調查》,調查采用面對面詢問調查方式進行。數據由筆者錄入WPS表格,進行統計分析。
二 調查結果與分析
1.基本情況
本次共882位研究對象,30歲以下共583人,占66.10%,30~60歲共209人,占23.70%,60歲以上共90人,占10.20%。
2.糖尿病認知情況
第一,糖尿病與癥狀。對于糖尿病的基礎癥狀——多食、多飲、多尿及身體消瘦,在研究對象中有60%的人能夠辨別出來,對于食欲不振、精神不佳及手腳麻木疼痛等癥狀,知曉率竟分別低至15%、16%、9%,而以上都是糖尿病的常見癥狀。隨著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及當地患病率的增加,當地超過一半的人群對糖尿病的基礎癥狀有所了解,但盡管如此,該地人群對糖尿病的了解仍然不夠深入。對于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如糖尿病腎病、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心肌病及糖尿病足等,更是了解甚少。
第二,糖尿病與治療方式。就治療方法來看,飲食治療占研究對象的35%,藥物治療占28%,運動治療占23%,心理治療占14%。由此可見,當地人群更加傾向于通過飲食來控制血糖。當問及糖尿病人應該如何選擇含糖高的食物時,回答能吃的占31%,其余的則認為應適當吃甚至是不能吃此類食物。部分人認為糖尿病是因為吃糖太多造成的,這可能是導致在研究對象中控制飲食在糖尿病治療中占首要地位的原因。其實,糖尿病應以長期的藥物治療為主,合理飲食、適當運動、積極心態為輔的綜合治療效果會更佳。
第三,糖尿病與降糖保健品、長壽、根治(見表1)。882位研究對象中,超過一半的人認為降糖保健品不能根本改變糖尿病人的健康狀況,認為能根本改變的有154人,僅占17%。保健品是經濟發展帶給人們的附屬品,人們現在有經濟能力購買保健品。調查過程中發現,當地部分人認為保健品只有在未病時作為預防之用,而在患病后只有通過選擇正確的治療方式才能根本改變患者的健康狀況,如改變飲食習慣、吃藥、運動等。對于糖尿病通過飲食治療能否與正常人一樣長壽的問題,在研究對象中,接近一半的人答案是肯定的,而認為不能一樣長壽的有165人,僅占19%。此外,對糖尿病能否根治的問題,回答能、不能與不確定的研究對象幾乎各占三分之一,對此各年齡段的看法卻不盡相同。15~30歲的研究對象中,45%的人相信可以根治,而30~60歲和60歲以上的研究對象看法截然不同,50%及56%的人卻不相信可以根治。出現這種情況可能和是否患過糖尿病有關。糖尿病的高發年齡是中老年,與青年人比起來,他們更加關注與健康有關的知識,更加關注糖尿病。他們可以從醫院、宣傳講座或已患過糖尿病的中老年中了解此病。但從數據上可以看出青年人對此病的預后抱有很高期望(見表2)。
第四,糖尿病與藥物。對于一款治療糖尿病藥物的四個方面,即價格、療效、副作用及療程,研究對象最關心的是藥物的療效,占49%,其次是藥物的副作用,占32%,藥物的價格,占12%,而藥物的療程僅占7%。由此可看出,隨著當地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當地人對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他們關心的焦點不再是錢的問題,而是通過何種方式、何種藥物能夠使他們的疾病好轉、病痛減輕、生活更好。
第五,糖尿病與預防。在882例研究對象中,僅有4%的人沒有采取任何措施來預防糖尿病發生,其余大部分的研究對象都采取了一定的預防措施,如飲食規律、適量,不吃含脂肪量高的食物,經常進行體育鍛煉,保持積極的心理或早期監測血糖等。可以看出,隨著糖尿病知識的普及,人們的保健意識有所加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糖尿病的患病率應該有所下降才符合邏輯,但實際上糖尿病的患病率不降反增。當地的經濟在發展,當地人的生活習慣在變化,高糖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搖身一變成為主食,蔬菜水果高纖維食物卻成為輔食,再加上來自社會、家庭及工作的壓力,使當地不少人處于亞健康狀態,因而導致糖尿病的患病率居高不下。
三 關于糖尿病的防治小知識
第一,預防糖尿病的生活習慣包括:減少高糖、高脂肪和高固醇食物的攝入,限制總熱量,選擇高纖維食物,定時定量進餐,肥胖者適當減肥,堅持適當運動,合理安排工作,保持心情舒暢,保證良好的睡眠等。
第二,關注身體健康,及時就診。如有多食多飲多尿、體重不明原因下降,經常頭暈乏力、甚至昏迷,視力急劇下降、眼前有黑影飄動、看東西變形,有水腫癥狀、肌肉酸痛,皮膚(特別是足部)潰瘍、壞疽,厭食、惡心、嘔吐,腹部脹氣,血壓升高或降低,心率加快,流涎,呼吸困難,呼出的氣體中有爛蘋果味道等癥狀時,應及時就診。
第三,治療期間的注意事項。本病為慢性代謝性疾病,需堅持治療,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飲食治療、運動治療等。本病有較多并發癥,注意相應并發癥的癥狀,早發現早治療,定期按時查診。
參考文獻
[1]操儒森.2型糖尿病早期預防策略[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13(1)
[2]邵惠梅、劉昌霞、于影.糖尿病足危險因素及預防對策[J].醫學信息,2012(5)
[3]劉繼霞.糖尿病患者飲食與運動的健康教育[J].中國美容醫學,2012(10)
[4]李強.肥胖促進2型糖尿病發生的研究進展[J].臨床內科雜志,2012(3)
〔責任編輯:肖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