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學管理創新是確保高校教學水平不斷提升的必要手段之一,藝術類高職院校的學生與其他類型高校學生相比,有著不同的特點,這就要求高職藝術院校在教學管理創新中應注意照顧到藝術類學生的獨特性,這樣才能確保教學管理創新更加有效。本文針對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的不同特點,在分析藝術類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基礎之上提出了具體的創新策略,希望能夠給我國藝術類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做出有益探索。
【關鍵詞】高職藝術院校 教學管理 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5-0038-01
隨著我國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藝術類高職院校的招生規模以及辦學數量自從本世紀初到現在取得了巨大的發展,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藝術專業人才,促進了我國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近年來,社會對藝術類畢業生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創新方面的滯后直接導致了學生培養質量與社會要求之間的差距不斷拉大,如何針對藝術類學生的特點開展教學管理創新,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實現藝術類人才培養目標,成為了廣大藝術類院校教學管理者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
一 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特點
教學管理的對象是學生,教學管理創新的目的是提升學生培養質量,只有準確地把握了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教學管理創新才能夠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本文對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概括如下:
1.追求自由,紀律性差
藝術類高職院校的學生自由意識強烈,不喜歡被約束,對于組織紀律的認可度偏低,這一點可以從學生的穿著打扮、行為舉止方面略窺一斑,標新立異,將出位看成前衛,將正統看成僵化,一味追求與眾不同,缺少組織紀律性,總是希望通過一些出位的言行引來關注,不希望受到過多的管制。
2.思想活躍,文化薄弱
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非?;钴S,對各種社會問題比較關注,具有強烈的愛國意識,“憤青”是很多藝術專業學生的標簽。大部分選擇藝術專業的學生文化基礎都比較薄弱,學習成績較差。
3.注重自我,忽視他人
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非常關注自我,合作意識比較差,總以自我為中心。盡管這一點在很多獨生子女身上都有所體現,但相對來說,藝術類的學生自我意識更加強烈。
4.感性強烈,缺少理性
藝術類高職院校學生感性思維強烈,理性思維比較差,這意味著學生的心理感受更加敏銳,對于事物的觀察能力比較強,想象力豐富。但是理性的缺乏也意味著藝術類學生更容易沖動,理想主義情節過于濃厚。
二 藝術類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存在的問題
藝術類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僵化,不能適應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對一些藝術類高職院校進行調查發現,其在教學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教學管理理念僵化滯后
大多數藝術類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者在教學管理理念方面比較落后,不能夠做到與時俱進,及時更新,這大大地限制了教學管理創新工作的有效開展。管制這一教學管理理念還普遍存在于藝術類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者中,很多教學管理者都抱怨藝術學生難管,卻沒有樹立起服務理念,在錯誤理念的引導下,教學管理工作難有起色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2.教學管理方式保守單一
從教學管理方式來看,藝術類高職院校在教學管理方式上非常保守以及單一,教學管理模式并沒有體現出藝術院校的特色,同時也沒有做到多元化。教學管理方式保守單一,沒有考慮到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以及要求,更沒有與時俱進地根據教學管理的需要進行不斷調整,其結果就是藝術院校的學生對于教學管理的抵觸情緒蔓延,加劇了師生之間的對立情緒,影響了教學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 藝術類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創新策略
藝術類學生的特點是教學管理創新的立足點以及出發點,對于教學管理來說,關鍵是要如何做到順勢而為,力求教學管理與學生特點之間的匹配。根據藝術類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的問題,本文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來進行教學管理的創新:
1.及時更新教學管理理念
教學管理創新首先要突破理念層面的瓶頸,藝術類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者應徹底摒棄傳統的以“管制”為核心的理念,樹立以服務為中心的教學管理理念,教學管理活動各項工作的開展應始終圍繞學生的特點、需求來進行組織。教學管理者內心深處應切實地將學生的需要作為指導教學管理工作開展的最高原則,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服務為載體,引導學生管理工作更上一個臺階。
2.教學管理手段彈性多元
在教學管理手段方面,藝術類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者應不斷地去進行探索創新,采用彈性化以及差異化的教學管理策略來推動教學管理水平的提升。教學管理手段的確定不應該是管理者閉門造車,而應是教學管理者與學生之間一個良性討論決定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學管理者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偏好以及心理規律,制定出更加合適多元的策略。
教學管理創新不僅僅是一項技術,同時也是一門藝術,需要教學管理者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圍繞藝術類學生的特點不斷去調整創新,確保教學管理步入一個良性的發展通道之中。
參考文獻
[1]鄭宇.關于藝術院校的教學管理及人才培養方面的探討[J].中國科技信息,2005(22)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