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經濟的進步,國內外環境日趨復雜,全球一體化趨勢逐漸增強,加之電子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普遍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政治信仰。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當代大學生出現了嚴重的政治信仰危機,需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本文簡要分析了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危機產生的原因,然后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大學生 政治信仰 原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5-0041-02
要想確立信仰,并不是朝夕之間的事情,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并且經歷人生的很多個階段。大學生是我國社會發展以及民族振興的未來,并且他們正處于青年時期,各方面都還不成熟,正是各種價值觀養成的黃金時間,那么,形成的政治信仰是否正確,不僅會對大學生個人的發展產生影響,還會對國家的發展以及民族的振興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一 政治信仰概述
政治信仰指的是認同既定的政治形態,它是一種對政治的終極關懷,是對政治理性和政治安慰的反映。經過長期的發展,歷史和人民決定著我國的政治信仰是以馬克思主義信仰為核心的。目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在逐步加強,市場經濟體制在逐漸成熟,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大學生的政治信仰,開始出現政治信仰危機,需要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并應采取一系列的對策來進行解決。
二 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危機產生的原因
目前的大學生大部分都是“90后”,他們生活在市場經濟體制確立之后,時代背景以及環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信仰狀況,具體來講,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世界環境的影響
傳媒手段發展迅速,經濟一體化趨勢逐漸增強。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不僅經濟市場逐漸開放,文化市場也逐步放開;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一直在實施著對中國的分化圖謀,我國大學生在網絡上接觸到了西方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這在很大程度上沖擊著我國的主流價值觀,從而影響到大學生的政治信仰。
2.我國國內環境的影響
經過近些年的大力發展,我國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全國經濟總量越來越高,但我們需要清晰地認識到,在一系列成績的背后,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物價較高、收入差距較大、沒有健全的保障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具體來講,物價越來越高,會加大老百姓的生活壓力和心理壓力,導致恐慌;收入差距過大,格局分配嚴重失衡,少數人集中掌握著社會的大部分財富,存在著嚴重的兩極分化狀況;保障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目前我國最低保障的覆蓋面還需要進一步擴大,在養老保險以及醫療保險待遇方面很不平衡,如我們經常聊的上學貴、看病貴、就業難等問題,這就會對國家的安定和團結產生影響,嚴重沖擊到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信仰。
近年來,我國的社會誠信不斷缺失,存在著諸多的失信行為,如不守信用、弄虛作假等;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我國雖然經過了大力的教育體制改革,但依然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局限,人們普遍重視應試教育的分數,這樣,學生雖然有較高的分數,卻出現了諸多的素質問題,如自私、孤僻等,這將影響到學生的政治信仰構建。
3.黨的建設因素
近年來,公眾視野中出現了大量的事故,如躲貓貓事件、喝開水事件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政府的公信力。人們開始普遍質疑政府的公信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黨和政府的形象,這對大學生的政治信仰也會產生影響。并且,如今的不正之風也開始在黨內出現,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完善,金錢和權勢的誘惑越來越大,很多干部不能抵抗這種誘惑,就會出現如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僅會對黨的形象產生影響,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導致政治信仰危機的發生。
三 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危機的應對措施
1.對社會環境進行大力的優化
第一,只有大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才能將科學發展觀牢牢地落實下去,在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上,解決民生問題;緩解嚴重的兩極分化問題,縮小貧富差距,對各種社會保障制度進行完善,讓老百姓感覺到幸福。只有處理好民生問題,才能夠有效地緩解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危機。
第二,要牢固落實社會主義文化體制改革。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精神旗幟就是社會主義文化,要想保證社會能夠和諧、穩定的發展,進行社會主義文化體制的大力構建是必不可少的。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但文化建設卻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存在著嚴重滯后的情況。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大力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以堅定大學生的政治信仰。
2.強化黨的自身建設
要想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就要強化黨的自身建設,處理黨內的各種不正之風。具體來講,包括對黨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等進行強化,對黨內干部和組織成員進行思想教育,并且進行大力整頓,提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充分發揮先鋒和示范作用。在黨的建設中,需要落實反腐倡廉工作,目前,黨內存在部分腐敗現象,這對于黨的建設產生了惡劣的影響,這就需要大力整頓黨內腐敗問題,取信于民,解決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危機。
3.對應試教育體制進行大力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
我國長期處于應試教育體制之下,這雖然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成績,但卻造成了其他各個方面的缺失,出現了很多問題,如學生比較自私、集體意識薄弱等。近年來,不管是教育主管部門,還是家長和老師,都在呼吁改革應試教育,但就目前來說,素質教育依然無法全面推進。那么,首先需要對教育思想進行改革,更新教育觀念,培養正確的人才觀,不能只將升學率作為唯一的衡量因素,進行素質教育運行機制的構建,從而堅定學生的政治信仰。
4.加強學生的黨建工作
政治信仰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立足于長效。一是進行入黨啟蒙教育,對學生的入黨動機進行端正。二是要對入黨之后的教育和管理進行強化,鞏固教育成果,定期、經常地進行黨性教育,保持黨員的先進性,牢固地掌握黨內的基本理論知識,嚴肅黨內紀律,清除不法分子。
四 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得知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危機的產生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需要從多個方面來共同努力,這項工作不僅是社會和學校的任務,還需要家庭和孩子的積極配合。眾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因此需要進行學校、家庭以及社會三位一體的構建,堅定大學生的政治信仰,解決當代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危機。
參考文獻
[1]譚黎明.當代大學生信仰危機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9(2):123~125
[2]曲寧、張淑華.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危機成因與對策[J].航海教育研究,2012(2):87~89
[3]盧海琴.試論當代大學生信仰危機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新學術,2008(5):134~135
[4]劉晶.當代大學生信仰危機現狀、原因及對策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09(23):145~147
〔責任編輯: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