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辦高校的專業建設突出靈活的機制、體制優勢,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搭建校企產、學、研結合的工作平臺,構建具有民辦特色的素質與能力并重的課程體系,人才培養采用“行業協會+企業+學校”的模式,突出實踐性、應用性。建設教學、科研、行業能力協調發展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和教學團隊,積極探索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方法。
【關鍵詞】民辦高校 專業建設 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5-0067-02
民辦高校專業建設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發展需要,準確定位,走內涵、特色、科學發展的路子,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和辦學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為了引導民辦高校進一步加強專業建設,現結合本人近年來在民辦高校的工作實踐進行探討。
一 民辦高校專業建設的目標
1.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通過建立高校學生培養和市場需求直接聯系的有效途徑,讓企業參與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進一步明確和完善“牢基礎、重實踐、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富有特色的實踐體系,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構建素質與能力并舉的課程體系,推進教學資源建設
首先,加強核心專業課程建設,再通過核心課程建設帶動和推進課程群的建設,形成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教學資源。在課程設置上,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突出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堅持課程體系的動態建設,不斷根據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變化和行業的發展趨勢來調整課程體系。
3.建設教學、科研、行業能力協調發展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和教學團隊
對外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對內鼓勵中青年教師繼續學習深造,逐步建立一支年齡結構、學歷結構、職稱結構、學員結構均比較合理,學術水平較高的精干、高效、創新、敬業的“雙師型”師資團隊。
4.建立遞進式、不間斷、層次化的專業人才創新實踐體系
構建人才培養的校內創新實踐體系和校外實踐創新體系建設。校內創新實踐體系支持課程實驗、開放性實驗、創新性實驗;校外創新實踐體系,與企業合作建設,能支持多層次的產、學、研活動。通過有效地創新實踐體系,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
5.教學模式與方法的改革
積極探索具有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的,能融課堂教學、課程實驗、校內實踐與社會實踐的“教、學、做”于一體的教學新模式。以教學模式的創新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系列教學研究活動帶動教學方法的改革,同時定期培訓,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二 民辦高校專業建設的方案
1.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
在對社會和行業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確定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規格,調整專業方向和人才培養方案的架構。在廣泛征求用人單位意見的基礎上,邀請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課程體系、實踐創新體系的構建,聘請行業專家、專業人士、專業骨干教師、學校相關領導等人員成立專業人才培養指導委員會,共同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和完善工作。
2.構建素質與能力并舉的課程體系,推進教學資源建設
第一,在調研的基礎上,與企業合作設計課程體系。對專業人才的目標工作崗位群進行分類,并詳細分析工作崗位群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明確從業人員的核心能力。
第二,構建民辦特色精品課程群。首先,進行精品課程的建設;其次,帶動課程群中其他課程的建設,主要包括課程開發、課程內容建設、教學方法和手段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驗教學內容建設、教學評價體系建設和機制建設;再次,構建起具有民辦特色、符合課程體系設計、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的精品課程群。
第三,加強教材建設,在教材建設上突出實用性與適用性。要選擇適應課程體系以及對能力和素質要求的教材,并根據行業發展,及時更新教材。
第四,課程體系的動態調整和優化。根據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變化和行業的發展趨勢,不斷調整和優化課程體系,主要包括科目、理論課時和實踐課時的比例等方面的調整,以保障課程體系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的一致性。
第五,建設并完善優質課程網絡資源。網絡資源包括課程介紹、師資隊伍、教學大綱、教學進程、實驗教學、在線交流、電子課件等,旨在拓展師生交流平臺,豐富教學內容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3.建設教學、科研、行業能力協調發展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和教學團隊
第一,做好人才引進工作。引進有較強科研能力、有較強實驗組織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同時把校外專家和行業翹楚以兼職教師的形式引入到教學活動和專業建設之中,使專業特色建設緊密依托行業實踐。
第二,加大專任教師培養力度。鼓勵教師考取專業資格證書,通過參加省內、外師資培訓基地的培訓等方式進行繼續教育。簽訂“傳幫帶”協議,定期開展行家指導和講座,加強專任教師的科研能力。
第三,建立教育界與職業界的聯系與交流機制。一方面聘請實踐能力嫻熟的企業技術骨干,指導學生的實踐操作訓練,并通過“師徒傳幫帶”的形式培養專業實習指導老師。鼓勵教師到實踐中去增加閱歷和實踐知識,積累實際工作經驗,充實和豐富教學內容,同時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第四,加快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隊伍建設。結合重點專業和骨干專業建設,遴選和培養一批理論功底扎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專業帶頭人和“雙師型”骨干教師,設立骨干教師和專業帶頭人獎勵專項經費,制定和完善考核管理辦法。
4.專業教學管理制度建設
第一,在現行校級、院級、系級(專業)教學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專業教學管理及考核制度,加強基層管理。
第二,保障制度的實施,及時對現行制度的執行進行總結。對制定的各項制度應保障其順利實施,對現有的和新制定的教學管理制度的運行進行總結,及時了解制度實施的效果,以便及時更新完善。
近年來,筆者所在的四川師范大學成都學院高度重視、重點扶持專業建設工作,在切實做好專業建設規劃、科學評估和理性自查的基礎上,對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適時調整專業建設方案,大膽改革課程教學內容,加強了教材建設、教師隊伍建設和實踐教學環節,取得了顯著成效。以上便是我校專業建設實踐經驗的簡要闡釋,希望對同類院校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康、熊璐.職業技術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內江科技,2010(1)
[2]賈勇.“辦學以人為本”為何難以實現?[J].教育與職業,2005(28)
[3]賈勇.對民辦高校專科層次定位于高職教育的反思[J].職教論壇,2006(8)
〔責任編輯: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