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當前的新課標背景與素質教育模式,歷史課程的教學在高中課程中亦屬于重要任務,如何提高其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成為歷史教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本文簡單介紹了活躍高中歷史課堂氣氛的意義及重要性,結合目前高中歷史課程的實際教學情況,并針對如何營造活躍的高中歷史課堂氣氛提出了相關的教學方法,以便在歷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營造出活躍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興趣,提高其學習的能動性與主動性。
【關鍵詞】高中歷史 課堂氣氛 教學方法 活躍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5-0091-02
在高中教學中,歷史課程的教學占據較大比例。歷史課程的學習,不僅符合高中生的應試需求,而且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與閱歷,使其了解我國的悠久歷史與傳統美德,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從而有助于培養出全面發展、高素質的人才。而活躍歷史課堂氣氛對于改善學生學習歷史的效率與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現針對如何活躍歷史課堂氣氛進行具體分析。
一 活躍高中歷史課堂氣氛的意義
1.改善學生學習歷史課程的效果
隨著高中階段學習的深入,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標準將高于初中階段,其學習的重難點也隨之拓展,學生的學習難度會逐漸增加。大量的文字述說使得歷史課程不僅枯燥乏味,而且難以理解,導致越來越多的高中生對歷史課程產生排斥與厭煩情緒,無法提起學習的興趣。而活躍課堂氣氛,不僅可以使高中生處于較為興奮、積極的狀態之中,而且可以增加歷史課堂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提高其學習的注意力,進而改善其學習歷史課程的效果與提高學習效率。
2.符合高中生自身特點
高中生的理解力與思維能力都已逐步發展,并趨于成熟,其自身特點使其進行更多思考,有其主觀的思想及認識,高中生希望能與任課教師有更多的溝通,包括情感、思想、觀點等方面的溝通,而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有助于高中生更好地表達其觀點,跟隨教師授課的節奏,掌握重難點知識,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
3.便于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
高中歷史教師的教學任務是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相應的重難點知識,并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熟練運用。若學生處于低迷的學習狀態,將極大地增加了教師的教學活動難度,而且不利于學生吸收、掌握知識;而活躍的課堂氣氛將有助于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在學生心情愉快、學習狀態最佳的時刻授予其歷史知識,將大大提高歷史課程的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
二 營造活躍的高中歷史課堂氣氛的教學方法
1.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第一,設計有趣的課堂導言,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有趣的課堂導言對于提升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與學習的主動性,吸引其學習歷史的注意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好的引言,引出本節課所要講授的知識內容,新穎、有趣、幽默的引言可以在課堂的最初便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其注意力集中于教師所講授的知識點上,跟隨教師的講解共同思考、理解,吸收知識。如教師可以在講解“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中的相關知識點時,向學生展示相關圖片——英國現任首相卡梅倫和伊麗莎白女王,然后再向學生提問:當前是誰正在統治英國,英國真正的統治權是掌握在誰手中等,結合實際及相關時事新聞,引起學生的興趣,然后自然而然地過渡到君主立憲制的知識點講解上來。
第二,結合創新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結合各類先進、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投影、錄像等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授課,不僅使得枯燥無趣的歷史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而且更便于學生理解與掌握,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教師在講解“新航路的開辟”知識時,可以播放相關的視頻,如哥倫布到達美洲新大陸時的視頻,結合相關課堂討論活動向學生布置課題,讓學生以小組形式討論哥倫布等航海家對世界及美洲的人民帶來的影響,促進學生充分發揮其想象力與創造力,促使學生真正參與到歷史知識的學習中,強化其學習的主動性。
2.巧妙提問并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第一,巧妙提問。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的特點,從學生學習的實際出發,并適當、巧妙地提出疑問,在學生心中形成一定的懸念,使知識點更為有趣,以便讓學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及濃厚的興趣投入到課堂學習。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提問:(1)巧妙布局,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教師在授課前應當通過備課,合理設計相應的問題。其中,教師可以巧妙地應用歷史故事,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及學習興趣去探索知識,可以有效地為學生學習歷史奠定良好的基礎。(2)結合重難點內容提問。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課前預習,由教師在課堂上結合重難點內容提問,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共同探討,促使學生更好地投入歷史課程的學習中,提高其思維的活躍性。
第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應當有意識、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通過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從歷史知識中發現問題并大膽提出疑問。在學生提問時,教師應當耐心認真地聆聽,不管學生提的問題是否有價值,教師都應用賞識、鼓勵的目光注視他們,提高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其次,可以引導學生多閱讀課外歷史讀物,豐富學生的知識層面。最后,教師可以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篩選和整合,重點講述關鍵問題,并引導其他同學共同討論、解決問題。
3.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
第一,組織編排歷史小品劇進行表演,培養學生學習、探究歷史知識的主動性。通過所學的歷史知識,由學生自編自演歷史小品劇,不僅可以有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歷史知識的探討與學習,而且可以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了解與掌握,使歷史課程的學習更為生動、有趣,可以增強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學習興趣。
如在講“新中國的外交”一課時,可由學生表演相應的歷史短劇——尼克松總統訪華。即由學生在靈活的歷史場景中扮演歷史人物,將歷史的教學從課本體現到現實生活中來,通過感受兩位偉人尼克松和毛澤東歷史性的握手那一刻,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第二,開展課堂討論活動,培養學生思考與合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組織一些討論或辯論活動,能大大激發學生們在歷史學習中積極向上的競爭意識,不但提高了學生的思辨能力,活躍了他們的思維,而且鞏固深化了對所學歷史知識的理解掌握。如在學習“科舉制的創立”一課時,可以設計以“你對古代科舉制有什么看法?你所期盼的考試改革是怎樣的?結合現在的考試制度,提出對考試改革的意見和建議。”為主題的討論活動,有助于引導學生關注教育改革,培養學生的思考與合作能力。
4.加強與學生的課堂互動
第一,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可以通過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為平等的個體,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人格、意志、學習需求、個性差異,營造寬松的環境氛圍、自由的心理氛圍,并鼓勵學生勇于思考、踴躍發言。
第二,結合課文內容與學生產生互動。教師應當多關注歷史知識掌握較差的學生,結合課文內容與學生產生互動,提高其學習的積極性,關注學生,尤其是對歷史課程興趣不佳的學生,教師更應當與其多溝通,可通過提問或眼神交流等方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才能更好地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使得學生真正理解、掌握教師教授的知識點。
三 結束語
高中生處于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的階段,通過活躍歷史課堂氣氛,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與主動性,而且便于教師教學活動更好地開展,從而實現其授課目標,幫助學生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其成為一名符合我國現代化要求的先進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漢須.如何活躍高中歷史課堂氣氛[J].學周刊·C,2011(11):108~109
[2]甄會連.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歷史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1(22)
[3]茆曉敏.新課改下的高中歷史教學創新[J].課外閱讀(中旬)2011(7):199~200
[4]王麗麗.如何活躍高中歷史課堂氣氛[J].教育教學論壇,2011(3)
[5]陳浩.高中歷史課堂情境創設有效性思考[J].課堂教學,2010(7):45
〔責任編輯: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