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2013年文綜地理試題(全國卷Ⅱ)為研究對象,對試題內容分別從試題結構、試題形式上的變化、試題特點等進行評析,從而歸納總結此套試題考查知識、能力的特點,對教師以及考生在今后的復習備考中提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高考地理 試題評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5-0095-01
一 試卷呈現形式上的變化
1.試題結構及其變化
2013年文綜地理試卷與前兩年試卷相比,試題結構及題型大致相當,只是增加了選做題,考生可以從三道題中選擇一道更有把握的題來做,這說明試卷在趨于穩定和成熟的基礎上,穩中求新。注重考查學生學科內知識的聯系和梳理,也注重對學生學科間知識遷移、拓展能力的考查。另外,人文地理知識與自然地理知識的考查大致相當,整個試卷沒有偏題、怪題,難度適中。
2.試題內容變化
可以說地球運動是高中地理中難度較大的一部分內容,平時做的習題占用了老師和學生大量的精力與時間,效果卻不是很明顯,但是依舊作為地理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來看,已經弱化了這部分內容的考查。2013年地理試題注重考查考生對地理學科的學習能力及考生的人文素養,突出了學科區域性、綜合性的特點。
二 試題特點分析
1.立足于基礎知識,強化對地理基本能力的考查
重在考查能力,雖然題的難度不大,但要想得高分還是有一定難度。本試題將所學知識點、方法及原理有機結合起來,采用能力立意的題目,突出了對解決問題思路的宏觀整體認識和把握,考查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選擇題7題,考查降水量少的地區(地勢平坦,位于山脈的背風坡);又如選擇題9題,某地區附近海域夏季多霧的主要原因。本試卷突出了地理空間思維和綜合分析問題能力的考查,充分體現了以能力為主旨的命題思想。
2.以圖例為基礎,考查考生讀圖、識圖、解圖的能力
地理試題考查的圖例是多種多樣的,在第Ⅰ卷的四個模塊中,有兩個模塊考查區域地形圖,一幅是依據經緯網判斷某地區年均氣溫分布圖(6、7、8題),一幅是根據S市附近海域圖(依據經緯網)回答問題(9、10、11題);第一個模塊是一幅人口遷入遷出圖,并依據圖例回答相關問題(1、2題);只有第二個模塊沒有圖例,主要考查地膜與農業的關系(3、4、5題)。由此可以看出,第Ⅰ卷中有一半的試題是考查區域地形圖。
在第Ⅱ卷中,一共四幅圖,其中兩幅圖是關于等值線圖,其中一幅是經緯網與等高線相結合,考查沙源豐富的原因以及H縣城冬春季節風力強勁的原因,另外一幅是關于神農架周圍地形等高線圖(經緯網)。
在第Ⅱ卷必答題中,一幅是樹木與地下水位圖(37題);選答題是關于太湖及其周圍5個泉的示意圖;只有43題考查低溫對東北地區農作物產量與質量的影響,沒有圖例。
通過以上分析,要求考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培養讀圖、識圖、解圖的能力,并依據圖例來解決實際問題,注重區域圖與等值線圖的識圖訓練,以提高考生分析和解決地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 對今后備考的建議
1.以書本為載體,重基礎,并強化對綜合分析能力的訓練
比如第Ⅱ卷37題(4)就降水條件簡述我國西南地區不適宜大面積種植速生桉的原因,這道題以降水條件來回答,西南地區屬于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分旱雨兩季),旱季時間較長,降水較少。此題變相考查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這要求考生在平時備考過程中要依據大綱教材,夯實基礎,準確把握主干知識體系并用聯系的方法去識記、理解其他相關知識點,注重對知識的理解與貫通,并強化對試題的綜合分析能力的訓練。
2.強化讀圖、識圖、解圖的能力
地圖是地理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載體,重視區域地圖識讀的訓練及了解空間定位,今年的地理試題考查了區域圖,這要求在備考過程中,要注重掌握一些重要的經緯線,如南北回歸線、(90°E、30°N)是哪一地區、40°N經過哪一地區以及臺灣島的經緯線、四川盆地的經緯線以及赤道、0°經線等等,還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比如三大階梯、季風與非季風區、干旱與半干旱區、秦嶺—淮河等一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另外還要重點掌握中國各地區(東北、西北、東南、西南)的地理特征,包括地形、降水、氣候、土壤、植被、河流、湖泊等。
3.要把地理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并學以致用
實施案例教學,使學生領會問題的實質,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高考試題越來越趨向于考查考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備考過程中考生不僅要立足于教材里的基礎知識,還要學以致用,把所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并將其落實在實際的地理區域上。比如沙漠化原因,要根據所在區域具體分析,是自然原因還是人為原因,依據考題信息具體分析。
此外,教師要加強教學的創新性、開放性,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研究能力,使考生對待問題在基于傳統的思考模式上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專業術語的理解,在本套地理試題第Ⅱ卷36題(3)中有了充分的體現,兩種觀點,選擇其一,理由合理即可得分。考生不僅要學習地理知識,還要掌握學習方法,這樣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考生才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張建國.2004年高考文綜地理試題的評析(新課程/西北地區)[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4(Z2)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