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升學生“多元化的語文素養”是語文課程設計和實施的重要核心,但如何在實際教學中體現這一課程目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筆者結合蘇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一單元《沁園春·長沙》這篇課文,從巧妙導入、整體感知、多媒體教學以及總結課文等方面談談新課標下如何上好高中語文課的教學體會。
【關鍵詞】新課標 高中 語文課堂教學 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5-0104-01
高中語文新課程目標全方面、多層次體現了語文課程改革的方向,適應了社會對多樣化人才的需要,同時也展現了社會各界人士對語文教學的期待,充分體現高中語文課程追求實踐性、開放性和多元化的變革目標。“突出語文知識”,到“語文知識與能力并重”,再到現在的“突出多維語文素養” 是新課標的新要求,這種目標理念的演變,不是簡單的概念上的更替,而是其內在理念的更新。仔細揣摩,我們不難發現,這種課程目標理念的演變,是引導語文新課程不斷發展的根基。因此,教師應深刻領悟新課改的目標理念和滲透在其中各層次目標的具體要求,精確把握高中語文課改的方向,促進高中語文課程改革向健康、穩定、長久方向發展。
一 巧妙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沁園春·長沙》選自《毛澤東詩詞集》,作者通過描繪長沙的秋景和回憶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的生活抒發革命青年以天下為己任的壯志情懷以及蔑視反動派的革命戰斗精神。因此,在導入新課時,教師應采取一些能激發學生斗志、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導入方法,引導學生迅速進入新課的學習中,促使學生和作者產生共鳴。導入新課的方式多種多樣,有講故事、談背景等。在教學《沁園春·長沙》這篇文章時,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人們常說:名人少年多立志。中國科學院人才學研究小組也曾經對50位名人做過一些統計和研究,他們發現:在50位名人中,有90%的人在20歲之前就立下了自己的志向和目標。如岳飛的‘精忠報國’、魯迅的‘我以我血薦軒轅’以及周恩來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等,這些宏偉的愿望是名人在青少年時期所確立的志向。那么,你的志向是什么呢?”等學生說得差不多的時候,我說:“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沁園春·長沙》,表現了作者毛澤東青少年時期的志向和抱負,你們知道他和你們差不多大的時候在想些什么嗎?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學生聽了之后便七嘴八舌地講起自己的愿望,學習熱情空前高漲。這樣的導入,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以最佳的狀態進入到學習中,優化教學效果。
二 創設情境,整體感知文本
喜歡聽故事是學生的天性,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抓住學生的這種天性,創設故事情境,以故事帶動學生學習。如《滿江紅·怒發沖冠》是岳飛北上與金國開戰時創作的,主要表現的是一種愛國愛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以收復山河為己任的英雄氣概。由于這首詞離學生的生活太遙遠,學生不能正確理解文章中所描寫的情懷。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關于岳飛的小故事,如岳母刺字:岳母把“精忠報國”四個字刺在兒子背上,激勵兒子到前線殺敵,擊退侵犯我河山的敵軍;三拒詔書:岳飛反對議和,力主抗戰金軍,議和達成后,為表痛心,不顧個人安危,三次拒絕高宗的大赦詔書,并再次聲稱要收復中原;十二道金牌:為保宋朝江山,岳飛以性命為賭注,不回應皇上的金牌召回,堅持在前線殺敵等。在學生心中激蕩著岳飛愛國主義情感的情況下,引導學生朗讀并背誦這篇文章,幫助學生理解這首詞所展現的奮勇殺敵時岳飛的思想感情和期盼,準確把握文章的主旨。
三 多媒體教學,營造學習氛圍
多媒體教學是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方式之一。合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可以使教學事半功倍,還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更全面地了解教學內容。在教學《沁園春·長沙》這篇課文時,很多學生不知道《沁園春·長沙》屬于哪一類詞,更不知道詞牌名和題目是什么。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簡介詞的分類、別稱等,給學生演示詞的發展歷程,讓學生掌握“沁園春”是詞牌名,“長沙”是題目這一教學重點。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一些關于毛澤東的視頻資料,演示1911年18歲的毛澤東來到長沙開始他在此地長達13年之久的求學和革命斗爭的生活,讓學生充分了解這首詞的寫作背景,促使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優化教學效果。
四 總結課文,做好課外延伸
在傳統教學中,總結課文一般是由教師告訴學生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學生被動地記憶,不僅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也不理想。教師應引導學生自主總結。如在教學《沁園春·長沙》后,讓學生自己總結課文,可以說說課文的主題,也可以說說寫作特點。學生經過討論能總結出“造像寫意”“借景抒情”“深沉發問”“懷人憶事”等教學重點。最后我告訴學生:“詩人毛澤東的代表作有很多,除了本首詞以外,還有《沁園春·雪》等,大家不妨課后找到《毛澤東詩詞集》這本書,多讀讀毛澤東的詩詞名句,然后總結一下,談談從青年時期的毛澤東身上學習到了什么,有什么樣的感悟。”總結課文,可以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課外延伸,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真正實現“突出多維語文素養”這一教學目標。
總之,教師一定要加強語文課程與學生實際生活的銜接,結合學生實際,關注學生的需求和興趣,巧妙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單元整體感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多媒體教學,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總結課文,積極做好課外延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