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思維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在解決某些數學難題、競賽題時有著出奇制勝的功效。逆向思維與通常的思維程序相反,它不是依照事物產生的原因或條件去推知判斷結果,而是從其相反的方向展開思路,換個角度分析問題,探求否定方面,從而得出結論。在解數學題時,按照常規思路或模式分析解決問題,固然重要,然而有時候巧用逆向思維作些嘗試,不僅能使一些棘手的問題迎刃而解,而且還可激發學生探索問題的濃厚興趣與靈感,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一 利用定義的可逆性
數學定義既可作為某一概念的判定用,又可作為性質用,注意定義的這種雙重性會對定義理解更深刻,運用更熟練。
二 公式、法則的逆向應用
很多數學公式和法則都是可逆的,在解答數學題目時,為了簡化問題,提高解題速度和質量,有時需要逆向應用公式或法則。
三 逆定理的應用
數學中許多定理都有逆定理。如韋達定理和它的逆定理,勾股定理和它的逆定理等。某一圖形的判定定理與性質定理,往往也是可逆的。解題時要善于合理利用逆定理,重視對逆定理的應用。
四 命題結論的逆向證明與思考
當命題的結論不能直接證得或證明很困難,但是它的逆否命題卻比較容易證得時,就可換成證明它的逆否命題。因為逆否命題成立,原命題也就成立,這樣就間接地證明了原命題。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反證法。
綜上所述,逆向思維在數學解題中有重要作用,我們不但要熟練地從左到右思考運用定義、定理、公式、法則、已知條件、命題結論以及解題的思想方法,也要能夠適時地從右往左進行思考和運用,以提高思維的靈活性,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責任編輯:肖薇〕